永远的教育网 黄俊瑞 2001年 31期 第一次上网是在几年前刚进大学那会儿,方圆几十里大概就只有学校信息中心的12台MⅡ可以上网,已经算是很高档的机器了。   全校经常上网的有两三百人,争十几个位子。   冬日里,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有要好的同学吆喝开了:“起床,懒猪,八点钟开门,晚了等死你。” 于是一惊弹将起来,很快穿好衣服,一溜烟地跑到图书馆三楼信息中心机房的铁栅门前等候。 门口已经聚起了一小群人,一边跺着脚,呵着气,一边互相招呼着。捱到8点正,门终于开了。于是蜂拥而入,捷足先登者坐定开工,享受这惬意的清晨;晚到半步者则望网兴叹,恨不当初。争抢中难免磕碰,后来居上也是有的,偶生小吵,干扰气氛。管理老师见状过意不去,第二天7:50就悄悄开门,消息传开,第三天7:45即已人满为患,老师暗自再行提前,同学们却依旧保持着抢先5~10分钟的良好精神状态步步紧逼,老师只好作罢。   教育网的网速一般以两位数的字节计算,极是缓慢,只有早上因为人少所以最快。坐在座位上的当然不肯下来,一个个兴高采烈,开无数个窗口坐享其成。捱一会儿,便有旁边站着的忍不住了,堆下笑脸来:“哎,哥们,麻烦帮开一个窗口,要紧事儿。”“嗨,这位同学,能耽误一两分钟发封信吗?”天长日久,全校就那么多人,常在一个小屋里转悠,来来往往的就熟悉起来,每天上网的不亦乐乎,旁边看的人却也兴趣盎然,互相切磋交流,玩笑揶揄,以网名互称,乃至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无话不谈,再加上几个常挤着发电子邮件回家的留学生调节气氛,不时卖弄两句洋文,倒也其乐融融。   那时候连上外面网站的速度慢,于是在等待中,本校网站内部的聊天室便热闹起来。人就在旁边,话儿却偏从网上过一过,这才觉得有趣得紧。校园MUD战网内刀光剑影,剑胆琴心;BBS上佳作连连,或调侃,或情动于心,或不平则鸣,纵横捭阖、文采飞扬,引得回应如潮,回复中再添美文若干,其中经典篇目至今为当年同仁所津津乐道;教育网下载速度太慢,于是有热心网友说服网管,熬夜载下热门软件若干,放于学校网站服务器中供弟兄们下载;老生毕业自有网友送别,新手上网更得师哥师姐倾力帮助;节假日里网友常相约出游聚会,乃成恋人数对,高手十数,黑客个把,皆为朋友。想必中国最早的网络社会关系之好,大抵如此。   这样的幸福时光很是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163的网费降了,学校门前出现了两家网吧──10台机器用一个56k的Modem来拉,速度比学校快,拉走了第一批在信息中心里朝夕相处的兄弟。由于“163公众信息网”与“中国教育网”物理上的隔膜,学校的聊天室对于他们来说也从此遥不可及。后来,上网的人一天天多了起来,ISDN终于在网吧普及,再到DDN,ADSL甚至宽带网的时候,信息中心终于不可遏止地衰落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聊天室和BBS不再是新新人类的宠儿,他们用QQ,玩IP电话,看阿贵动画,打网络三国,搞网上赚钱,他们知道网络上有美眉也有恐龙,看过《第一次亲密接触》和《我的爱漫过你的网》,熟悉了太多的网络骗术和稀奇古怪的网址。但是不知道他们是否去过自己学校的网站,是否有能真正放心畅所欲言、能交个把知己的地方──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网络对于他们而言,也许只是冷冰冰的需要加以防备的工具而已。   又是一年花飞花落,当学校信息中心也全面更新电脑,更换了机房并全部改为了专线接入163的时候,面对灯火辉煌的上网大厅中联想17英寸漂亮屏幕上的花花绿绿,触摸着无比趁手的键盘鼠标,我却常常感到若有所失。   偶尔在校园里遇见已所剩无几的当年网友,难免驻足叙旧畅谈,感慨万千。同行的低年级小弟弟小妹妹总是十分不解:你的网友居然就在本校?居然认识好几年了,你们怎么这么熟悉? 啊,你居然敢借钱给网友?   我却只能苦笑:现在的网络已经和我们当年不一样了,在我们的教育网时代,网友们原本都是一些很单纯而可以相互理解信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