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的扩张之路 Qs007 2001年 27期 7月3日,我国台湾地区的联华电子公司宣布,关闭两座8英寸晶圆厂,加强技术换代,引进目前全球最先进的12英寸晶圆制造设备。联电如今旗下拥有1个6英寸晶圆厂、7个8英寸晶圆厂,另有2个12英寸晶圆厂正在建设当中。   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不景气,半导体业尚未看到回升的曙光,台湾地区半导体业25年来首次出现衰退,过去业内引以为傲的巨额投资和增产扩张的举动如今也偃旗息鼓。不过联电集团董事长曹兴诚当年运用围棋中“以眼养眼,攻城略地”的奇招,一跃成为“合并大王”,这已经使今天的联电有充足的实力来面对全球半导体业的新挑战。正如管理大师克拉克所说:“处在剧烈变化的时代,我们无法驾驭变化,只能设法走在变动之前。”   这几乎就是联华电子公司风格的写照。   联电与台积电并称为台湾省半导体芯片业界双雄。从1995年到2001年的6年时间里,联电从一家从事自有产品生产的整合元件制造(IDM)厂发展到了全球仅次于台积电的第二大芯片代加工厂,在这个利润丰厚的产业确立了自己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   回顾联电的发展历史,一直都致力于扩张、合并的路线。第一步,早在1995年,联电曾一口气吃掉11家芯片设计公司,后来,当芯片抢手之际,联电的主要对手台积电欲行购并之举时,市场上只剩下一家芯片厂了。第二步,1999年,联电以4亿新台币的价格,收购了日本新日铁半导体公司160亿新台币的资产,还夺得一座8英寸晶圆厂,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联电重组为联日半导体,从而在日本市场立稳了脚跟。第三步,1999年,联电得到了上市公司合泰半导体15%的股权,可以直接融资。第四步,2000年初,联电与日立公司合资,组建一家生产300毫米硅晶圆的企业,将在今年开始批量生产晶圆。第五步,去年底,联电出资25亿美元,与德商Infineon公司、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等共同投资36亿美元,在新加坡建设12英寸晶圆厂,并拥有这家企业15%的股份。   另一方面,联电也致力于尽快将旗下的联电、合泰、联瑞、联嘉、联诚等5家芯片厂合并,打造成一艘冲击国际市场的“芯片航母”。   2000年5月3日,还不到60岁的曹兴诚提前交棒,主动退位,把联电集团旗下的联华电子、联友光电及欣兴电子3家公司董事长的位子,都交给了职业经理人。副董事长宣明智接任联华电子董事长,董事刘英达接任联友光电董事长,总经理曾子章接任欣兴电子董事长。曹兴诚退居二线,目的是为了推动联电更快向国际化迈进,他说,“联电早就不是我个人的了,它属于全体员工,把联电交给更杰出的人去经营,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联电人事变动之后的5月8日,“联华电子”一时成为台湾的热门股,股价上扬2.4%,每股单价达到106.5元新台币。   目前,联电把投资重心放在较先进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但对内地这个全球最大市场并未掉以轻心。6月中旬,曹兴诚率领联电集团高层及旗下智原、联咏等多家IC设计公司高层以及台湾创业投资的合作伙伴,秘密访问内地,在上海与有关方面进行了会谈,为联电集团内地布局展开先期作业。据悉,上海张江工业区已为联电保留一块专区,供联电进军内地使用。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资本运作速度加剧,要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既要吃掉竞争对手,又必须保持良好的消化状态。这就像玩战略游戏,若不扩张或扩张慢了,是死;如果扩张太快,战线太长,对手一进攻也是死。有统计数据表明,70%有希望的企业都是倒在过速扩张的进程中。联电利用购并壮大自己,成功地掌握了“快”与“不要太快”的要领,堪称业界快速成长的一个标本。   新世纪的联电已成功实现未来20年的全球战略布局。在台湾,联电集团的地位和气势已经确立,业界普遍认为,没有联电的强势竞争,台积电不可能如此高速成长,我国台湾省的芯片代工产业也不会夺得世界第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