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我比窦娥还冤 王岳山 2001年 46期 2001年11月14日中午,瑞星总经理刘旭和副总经理毛一丁来到本报在嘉陵江畔的新大楼,刘旭对报社社长陈宗周表示,请《电脑报》给读者和用户捎个话,“瑞星绝对不带毒,广大用户尽可放心。”   #1诺顿报出“瑞星自身带毒”   11月中旬,《中国青年报-数字青年》和南方某信息报突然爆出了诺顿杀毒软件查出瑞星杀毒软件2002版可能带毒的消息,一时间舆论哗然。瑞星坚持认为是诺顿误报,强调所查出的“欢乐时光”病毒代码只藏于脚本文件当中,绝不可能是病毒文件。诺顿方面虽言之谨慎,但却说“有这种可能”。刘旭要求对方出来澄清,诺顿方面以“需美国方面批准”来拖延。   据了解,尽管在国际市场诺顿成名甚早,但诺顿杀毒软件到现在都还未获得公安部检测通过,也没能拿到在中国境内的销售许可证。   最着急的显然是瑞星,自2002版发布以来,一路顺风顺水,此事一出,难免动摇消费者的信心,瑞星百口莫辩,自然难以承受。   国家计算机安全应急处理中心,一纸检验证书替瑞星解了围。该中心以惊人的速度给瑞星回复:“瑞星2002版virus.def文件未染有计算机病毒,该文件是瑞星杀毒软件(2002版)的病毒定义码”。算是还了瑞星一个清白之身。然而,此事只是一年来反病毒软件争霸的一个花絮,杀毒软件厂商间的明争暗斗,就像浮冰下的潜流,依然奔腾不息。如果这次被“误报”的不是瑞星,公安部会这么帮忙?媒体会这样帮忙?   #1警惕“病毒经济”沦为“病态经济”   今年众多的网络病毒让杀毒软件狠狠火了一把,杀毒软件市场也成为分外抢眼的一块肥肉。   上半年,瑞星江民两强相争,下半年,新的“入侵者”不断涌入,金山公司8月份携《金山毒霸2001》发起强攻,“辑毒烽火”燃遍全国;一向以“金山能做什么,我们就能做什么”自居的实达铭泰,也放出口风要介入杀毒市场──它的杀毒软件叫《东方卫士》;诺顿虽未拿到销售许可,但也积极筹划由北京华彩出面进攻大陆市场。   一时间,各路杀毒英雄在技术、产品、价格、渠道、品牌各个层面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媒体上也充斥着无以计数的“率先查杀”、“全球领先”、“以一当十”之类的宣传之词,而某著名晚报刊登一个数字,居然宣称中国信息安全市场每年有1000亿元的规模,而专家估计这个市场规模实际只有几十亿元的水平。也许正是因为市场过分被夸大,各厂商恶招迭出。   对国内的杀毒软件之间的竞争,瑞星总经理刘旭认为,竞争靠的是实力,通过新闻媒体来给对方“下药”的做法,很不规范,也是不正当的。新经济的教训,大家还记忆犹新。一些不规范的竞争害苦了互联网行业,搞得大家都灰头土脸,都没有饭吃,有什么好?   反病毒是个特殊的领域,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来完成。中国不缺乏技术人才,在技术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也不大,但管理跟不上。大家都说“杀毒软件是中国软件市场的最后一个亮点”,是“病毒经济”,但如果厂商间一味地恶性竞争,“病毒经济”早晚会沦为“病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