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绝不言退 信海光 贾双林 2001年 6期 春节刚过,爱立信中国总部的媒介负责人周茜小姐就几乎成了整个北京IT业者中最忙的一个,一周之内,她的部门接连组织了两个新闻发布会。同时,周小姐每天还要接无数咨询电话、回复大量E-mail,问题都围绕一个:爱立信的手机生产怎么了?与此同时,各大媒体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爱立信宣布从今年4月1日起,爱立信设在巴西、马来西亚、瑞典和英国的手机制造工厂以及部分美国工厂将由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一家公司接管经营。”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猜测与分析“悲情爱立信”、“霸王别‘机’”、“爱立信走啦,国产手机有戏啦!”等排满了IT媒体的重要版面。   而实际上,爱立信既没有停止手机生产,更没有放弃手机这块大市场,只是换了一个生产方式。正如可口可乐公司自己从不生产汽水,而只是提供浓缩液给合作伙伴一样,爱立信也不过是采取了一种被人们称为贴牌生产(OEM)的国际通行做法,虽然在生产环节上公司不再直接参与,但生产前的研发阶段和生产后的销售阶段,还是牢牢地被爱立信所控制。据悉。爱立信将手机生产和供应两个环节转包给了在该领域有所专长的Flextronics公司,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是一家端到端电子元件生产服务供应商,也是该领域最大、盈利状况最好的企业。(^06010501a^)   为进一步阐明情况,2月7日,在爱立信中国总部所在地北京汉威大厦,负责手机业务的执行副总裁苏德瑞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在爱立信手机业务做出调整以后,中国媒体的反应异常激烈,这是为什么?在手机第一大市场美国也是这样吗?   苏德瑞(以下简称苏):其实采用OEM的形式在很多行业都是非常普通的商业行为,中国反应激烈可能是由于这里的消费者还不太了解这种生产方式吧。在美国,市场的反应就比较平静,只认为是一般的业务调整。   记者:我曾经采访过中国的一些手机生产商,他们告诉我,手机生产领域的变化非常快,新产品从研发到投产对速度的要求非常高,但采用外包的形式往往很容易导致沟通不利。   苏:Flextronics公司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司,在手机的生产和供应领域,它们做得比爱立信好,因此,这种合作方式将有利于我们的手机生产的发展。   记者:如果调整不波及中国的话,中国的业务将会有什么变化吗?   苏:我们正准备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正在研究怎样扩大。   记者:在来采访您的路上,我用我的爱立信手机打电话,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说:“你怎么还在用爱立信手机呀,它们已经停产了,听说它们的手机亏损了十几亿美元呢!”我的意思是说,调整已经在中国的普通消费者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你能够估算出这个损失有多大吗?   苏:这是因为我们的沟通有问题,损失现在我们还没办法估算,但要消除消费者的误会,还是需要你们媒体的帮助,把事情真实的一面告诉消费者。   记者:即使爱立信不做业务调整,市场的竞争对手也会越来越多,您是怎么看中国的国产手机厂商的?   苏:我们对此早有准备,没有哪里的市场会一下子宽松下来,市场永远是竞争越来越激烈。   记者:业务调整以后,爱立信的员工怎么办,会不会裁员?   苏:我们的手机业务部分原来一共有16000名员工,业务调整以后将留下大约7000名员工,其他的一部分被Flextronics公司所接收,一部分被爱立信其它部门吸收。   记者:爱立信手机业务的调整和最近在第三代移动通讯设备业务上的成功有什么关系?   苏:现在,爱立信是全球第2代和第3代移动系统的领导者。到目前为止,我们已获得全球50%以上的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即通用天线分组服务,是基于GSM的无线分组技术,提供端到端的门域的天线IP连接)和第三代系统订单。在向第三代系统演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已占据了有利地位,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怎么把大量的订货按时兑现。我们庞大的用户群,领先的技术优势及大批量系统供货能力是我们获得市场优势的保证。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代系统的投入力度来保持这种优势。减少在手机业务上的投入,实际上有一部分原因是要加强我们在GPRS和第三代系统上的投入。   记者:那么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有多少呢?你知道,今天上午,日本松下研究院刚刚在北京成立。   苏:爱立信在中国的科研投入是2.9亿美元,研发人员一共有400多人,今年将增加到5.72亿美元以上。在全球,爱立信每年在研究开发上的投入都不低于总销售额的16%,去年,爱立信全球的收入一共是320亿美元,用在研发上的费用不低于40亿美元。   苏德瑞(StaffanSoderqvist)简介:   苏德瑞自2000年12月15日起担任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负责制订消费通信部业务的整体战略规划及推动其在中国的发展。苏德瑞先生曾担任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公司总裁达两年,它曾在亚太区多个国家工作,对亚太市场有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