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IT风向北 刘志明 2001年 3期 冬天的北京,白杨树的落叶在干冷的地上四处纷飞。在位居北京西北方的中关村的路上,自行车与小轿车川流不息,喇叭声中夹杂着正统京腔的吆喝声。一位年近三十岁的妇女,手中抱着一岁大的孩子,站在只有摄氏一度的大街上,逢人就问“要光盘吗?”绕过这位妇女后,一会儿,又有四五个年轻人趋前询问行人,口中念念有词地说“办证吗?要证书吗?……”   #1 为什么是中关村    在中关村路与知春路交叉口的罗杰斯美式快餐厅里,正放着约翰·列侬的音乐,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正与同学玩着最新的个人数字助理(PDA),也有些电脑工程师,拿着笔记本电脑与朋友讨论着计划。    从1980年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首先在此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科技企业开始,中关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在此创业。    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第一个科技园区。如今,在这个一百平方公里的试验区,已聚集了数千家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各式高科技产品的企业。新科技与旧历史文物,恍如时空错置的奇异风貌,在此随处可见。    在中关村常能听到两句话,一句是“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另一句是“再过十年、二十年,高科技产业将是东有美国硅谷,西有中国中关村。”话语中透露了中关村未来的发展和中关村人心中的豪情。    中关村无疑是中国版图上一块特殊的区域,这儿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六十八所高等学俯,以中科院为代表的二百多个研究所及三十八万科技人员在这儿工作和生活。有亚洲第一大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馆群落,完整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体系,成了国内知识与人才的密集区之一,这是中关村发展的资源基础。    也正因如此,IBM、英特尔、摩托罗拉、诺基亚、富士通和微软这些世界一流的信息通讯企业,相继在中关村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总数已达五十家以上。   #1 台湾精英移师北京    不少台湾厂商也在此成立了研发中心,包括威盛电子、研华科技以及即将在台湾上市的远见科技子公司金远见,都将研发重镇建在了北京这比台商在沪宁杭地区和广东的制造基地型的投资又进了一步,投资进入知识和人才密集型的研发部门。    到内地经商已超过十年的威盛电子中国公司行政长官徐滔说,“威盛将于三年内在北京上地科技园区兴建威盛大厦,占地将达五万坪,成为未来威盛电子在中国研发、行销的重镇”。    威盛电子为了挑战英特尔的地位,在未来三年的布局中,内地研发中心和市场的开发,将举足轻重。威盛将投资一千六百万美元,成立北京、杭州、深圳的研发中心,并以北京为基地,与清华、北大进行学术合作,成立了两千人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在2001年元月开始运作,初期规模达两百人。    台湾上市公司研华科技是很早到中关村设立据点的台商企业,耗资两千万元人民币建造的工厂办公室,是中关村内台商的样板。他们在美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省都设置了研发中心,可谓“三足鼎立”。在美国负责解决方案、在台湾负责硬件开发,在大陆则负责驱动程序的开发,分工合作。    在内地已成立七年的北京金远见公司,聘请了一百五十名软件研发工程师,占公司员工的四分之三,总经理周至元说,“大陆信息普及应用是近五六年的事,因此,大陆信息工程师人才虽多,但资深、有经验的信息工程师很少,相比之下台湾还有五到十年的相对优势。”    软件业厂商也纷纷到此成立据点。要在内地发展成最大软件发行商的北京天下华彩网络软件公司总经理李日源指出,华彩前年10月才在北京成立公司,主要是看准内地消费市场、企业用软件、电脑学习以及软件书籍出版等四个领域的商机。    李日源预计今年可增长八倍,达到一亿人民币营业额。   #1 IT商机一年六百亿美元    除了信息基础人才众多、受欢迎外,中国最引人遐想的,莫过于十二亿人口所潜藏的巨大商机。估计去年国内个人电脑方面的内销市场容量已超过六百万台,最高可能达到八百万台,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市场,预计今年可超过一千万台,与世界第二大个人电脑市场的日本相当。在国际大厂的眼中,中国信息产品的市场,代表了后续惊人的爆发力。尽管国内的商业环境仍有不少经商的障碍,但无数英雄仍奋力折腰,深恐错过这块全球最大、也可能是最后的市场处女地。    华硕中国事业群总经理徐世明说,“大陆一年IT产业市场规模高达六百亿美元,这么大的商机,你能不心动吗?”    1991年就到内地经商的鼎展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张学文认为,是政府政策性的引导、国营企业的民营化,造就了联想、四通等IT公司的崛起。这些国企民营的企业,越长越大,渐渐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IT公司,同时也加速了中关村的发展。    香港《星岛日报》指出,中关村的知名企业,如联想、北大方正已造就了上百个百万富翁,身价丰厚的高薪员工俨然成为买车、购房的主要客源,中关村附近的商城也因这批高消费群的汇聚而商机蓬勃。   #1 要懂“拳击”,也要会“功夫”    全球五百大企业几乎都在北京设立了据点,大多数失败的外商,原因多为与其本土总部高层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常常是“鸡同鸭讲”,导致决策错误或坐失投资良机。    相对而言,台商的方式要有效得多。徐滔说,台商能在大陆经商有所成就,绝大多数公司都派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来此“打仗”,同时总部能充分授权,让外派人员可以独立作战,成功的机会较高。    “你要懂得拳击,也要懂点中国功夫”,徐滔形容,如果你有国际化的经验与实力,内地人会佩服你,如果你又能本地化,让内地朋友有认同感,这样做事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增加认同感与本地化,其中“同学关系”的建立是很重要的资源,也是争取认同感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徐滔强调,在台湾有同学帮同学的风气,在内地同样有北大、清华同学的认同感,因此他建议在北京经商的IT厂商,应该到内地念书、受训、参加大学的课程,来取得认同,提前在感情上实现两岸的“统一”。    他本人就参加了北京大学EMBA(经营管理硕士学习)的课程,其中同班同学几乎都是各大企业的执行长(CEO)、总经理,或政府单位的官员,这些人无论在经商的经验上还是解决经营问题的方法上,都可互相交换心得。这种方式对各方都极为有利。   #1 让专家“失误”的发展速度    摊开北京的市政规划图,除了西北方的中关村、上地开发区外,尚有如亦庄科技圈、丰台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个以上性质相近的科技园区,正同步加速建设和招商的动作,俨然形成绵密的高科技群落,皆以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科学园区为阶段性的追赶目标,点缀着这座有千年历史的古城。    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的中关村会变成什么样?大概谁也说不清。专家们曾在十五年前对国内今天的发展情况做过“科学的”预测,但大多数都“失误”了,原因是中国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他们的预计。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仍然难以算准我们高科技产业今后的发展。历史将再次让他们“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