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式机器人一瞥 浩子 2001年 33期 #1“863成就展”的明星   2001年2月,我国第三代智能服务机器人“青青”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研制成功。该机器人是基于PC机开发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它克服了以往机器人带电缆行走的诸多不便,采用独立行走方式,并可自动躲避障碍,在一定范围内还可实现人与机器人间自由对话交谈。第三代智能服务机器人可用于商场、酒店、科技馆等场所的迎宾、导游、导购或企业产品宣传服务。该机器人在北京召开的“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览会”上大获好评,观者如潮。   #1深海蛟龙   1995年9月,中国在大洋试验成功6000米水下机器人,使中国具备了对除海沟以外的占全世界海洋面积百分之九十七的海域进行详细探测的能力,对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具有重大意义。这个水下机器人由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设计并制造,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六千米深海机器人的能力。   #1考古专家的好帮手   2001 年5月28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制造的一台“金鱼”系列轻小型机器人出了一次不小的风头。该机器人参与了考察云南省抚仙湖中几千年前沉入湖底的古滇聚落群的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   这个水下机器人非常小巧,长不到1米,宽不到半米,仅重40多公斤,可以水下自动定深、自动定向,最深可下潜100米,工作人员在水面上通过监视器接收小机器人传输上来的水下图像资料。   #1神州“先行者”   2000年11月30日,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运动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这台定名为“先行者”的类人型机器人,高1.4米,重20公斤,不但具有类似人一样的头部、眼睛、脖颈、身躯、双臂与两足,行走频率每秒2步,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能。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1“木牛流马”美梦成真   2000年11月,在沈阳金杯客车公司轻型汽车总装生产线上的9台智能移动机器人,身着黄色“服装”,带着一双“火眼金睛”,在调度台的指挥下,将汽车发动机、后桥、油箱等部件自动导引、运输、装配在“海狮”面包车身上,使这种车的生产速度由过去5分钟一台提高到3.9分钟一台。   这种具有动态跟踪、自动对位提升功能的机器人,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科研产品,已经在一汽轿车的“红旗世纪星”、柳州微型汽车厂总装生产线上大显身手,为企业提高柔性自动化水平做出了贡献。装配工人们说:“过去,在安装发动机、后桥等部件时,都是几个工人抬、举到汽车车身上安装,劳动强度非常大。现在可好了,这机器人真灵活、快捷,咱工人一按电钮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