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海量存储的未来──新一代存储技术AFC 刺客 2001年 22期 作为数据存储介质的硬盘,它在整个PC系统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硬盘的容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业内人士统计,每五年硬盘容量就会增加1倍,以确保存储成本最小化。不过,以目前的存储技术来看,硬盘很快就会达到高容量的物理极限。因此,对存储技术的变革势在必行。   最近,在存储业领先的美国IBM公司终于在这一领域有了重大突破,该公司成功研发出了一种能将硬盘的数据存储密度提高4倍的新技术,在不久将来,高达数百GB的硬盘将随处可见。   #1新技术的特点   IBM此次开发出的新技术被称为AFC(Anti-Ferromagnetically-Coupled,反铁磁性耦合)介质技术。此项技术的关键是一层厚度只有3个原子的钌(Ru)金属(一种类似于钚的稀有金属)层,这层钌金属涂层夹在两个磁层之间,形成一个由磁性层、钌粉层和磁性层组成的三层结构。由于钌元素层上下的磁性层之间的反铁磁性结合的作用,记录数据的磁性层的热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现有硬盘中由于使用长形记录方式的记录介质而存在的热波动影响。   IBM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表示:“使用AFC这一新技术后,到2003年硬盘每平方英寸的数据存储量将高达100GB,这样将更有助于实现硬盘向微型化和存储简单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够减小硬盘的耗电量,提高磁盘存储器的性能”。(^22030201a^)   与此同时,日本富士通公司也开发出了相同的技术,并已经将其用于表面记录密度为56.1G位/平方英寸的新产品中。由于目前避免硬盘的热波动问题的强有力的候选技术是数据的垂直磁记录技术,而且在此项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日立制作所,表示将把该技术运用于表面记录密度为100G位/平方英寸左右的产品当中。因此,IBM公司AFC技术发布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IBM公司即使不采用垂直磁记录方式,暂且使用现行的长形记录方式也是可以全面提高记录密度的。   如果没有新技术出现,随着硬盘存储面积的减小,数据存储的持久性将会变得很差,这一SPE(Super Paramagnetic Effect,超常磁性效应)现象将导致现有技术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存储密度,只能是40G位/平方英寸,这就给现有的硬盘技术所能提供的最大容量留下了一个“隐患”。不过随着AFC存储介质技术的问世,容量限制问题将迎刃而解。   #1新技术的未来   对广大用户来说,数据存储密度的提高将加快家庭娱乐从被动的模拟技术到互动式数字格式过渡,而数字化数据(音乐、照片、图像和视频信息)的存储方式也将大大简化。同时,对存储业来说,新技术将加快产品向耗能更少的小型硬盘驱动器发展。   据悉,IBM公司将于5月底开始全面推出应用AFC介质技术的笔记本电脑硬盘──TraveStar(移动之星),其中有容量为48GB的Travelstar 48GH、20/30GB的Travelstar 30GB及15GB/10GB/6GB的Trvelstar 15GN等三个系列的产品。IBM公司计划将AFC 介质技术应用于今后推出的所有硬盘产品内,因此预计两年后容量高达400GB的台式机硬盘(相当于400000本书的信息)、200GB的笔记本电脑硬盘(相当于42张DVD盘或300多张CD盘的容量)及6GB的微型硬盘将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