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的兴起 2001年 4期 万维网的最大贡献在于使网络真正成了交互式的。人们可以访问网站,可以给网站增加内容,甚至可以和网络上的其他人对话。   “万维网最初的设想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这就是增强个人能力,提高社会效率……在我们做出决定的时候,不能只是想着电脑和网络,我们必须想着人民。”伯纳斯利如是说。   当伯纳斯利(Berners-lee)在电脑桌前,无奈地看着似乎停滞了的屏幕,等候着数据和图像慢如蜗牛般爬上他的电脑屏幕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更不愿意承认这就是他所发明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因为正是由于这个WWW一下子吸引了太多的人涌到这个本来已经拥挤的互联网上,结果,反而使自己也无法顺利使用互联了。   #1万维之网   万维网是Internet的几大服务项目中开始得最晚,却使用得最广泛的一个。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恐怕很难想象现在绚丽多姿的网页的源文件是完全由字符组成的。这不得不感谢在1990年创建了万维网计划,并开发了相关技术标准的蒂姆·伯纳斯利Tim Berners-Lee。正是他的万维网计划,使Internet成了多媒体的海洋。   万维网计划由伯纳斯利在 CERN(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的时候开始的,包括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和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等一系列相关的基础技术。   他最初设计万维网计划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可描述的多媒体系统”。在他的设计方案里,Web是一个大型的相互连结的文件所组成,范围可以包含整个世界。HTML本来只是一种快速小型超文本语言,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网上代用语言——成为SGML(Standard for General Markup Language,通用标记语言标准)。   早期的万维网网只有文本,没有图像、声音,没有色彩,也没有类似Windows的界面。即使这样,万维网仍然受到了互联网用户的欢迎。   万维网的第一次重大改进应该算是伊利诺斯大学(Illinois)的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发明的Mosaic——历史上第一个多媒体的网络浏览器。他给万维网的超文本语言HTML增加了一些新特点,特别是可以显示图像,使用户能够十分方便地浏览万维网的内容,使原来只在技术专家之间的网络通信,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这个浏览器不但结束了万维网只有文本,没有图像、声音,没有色彩,也没有类似Windows的界面的历史,也使得万维网在Internet上通信量的年增长率达到341634%。而Marc本人,也成立了Mosaic Communications 公司(后改名为Netscape Communications 公司)并在几个月后,就推出了名冠全球的“导航者”浏览器——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Netscape。与Mosaic相比,导航者浏览器以更快捷、更灵活、更安全的优势迅速占领了70%以上的浏览器市场。   万维网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同时也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1994年6月,HTML 2.0被确定下来;10月,VRML技术规格被确定;同年,前Microsoft产品经理Rob Glaser建立了活动媒体巨人Real Networks(当时名叫Progressive Networks Inc.),为网络带来了连续的声音及影像,让网络变得更加真实;1995年,Sun微系统公司在这一年中推出了能使Web页活动起来的编程语言——Java……各种新技术的纷纷出现,使得万维网更加声情并茂,发展日新异。   对万维网带来第二次巨大影响的是可视化HTML编辑器的出现。同其他可视化工具软件相同的“所见即所得”功能使Web页的制作不再是技术人员的专利。可以称得上轻松甚至愉快的编辑过程使更多的人能够更方便的在Internet上发布信息,带来了网络信息的大爆炸。   万维网的最大贡献在于使网络真正成了交互式的。人们可以访问网站,可以编辑网站上的内容,甚至可以和网络对话。   “万维网最初的设想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这就是增强个人能力,提高社会效率……在我们做出决定的时候,不能只是想着电脑和网络,我们必须想着人民。”伯纳斯利如是说。   1990年备忘录:   ·ARPANET停止运营。   ·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在美国国防部DDN-M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从而开通了使用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   #1Visual Basic让编程所见即所得   可视化编程可以说是软件开发技术中最神奇的部分之一,它开辟了软件开发的一个全新时代。   在DOS时代和Windows 时代的初期,要想开发一些界面良好的软件,对于与开发人员来说是非常头痛的事情,即使要编一个简单的软件交互界面,也需要写很多程序代码,而且程序繁琐不易维护。   在这种情况下,可视化编程技术诞生了。可视化编程其实就是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来编程,软件开发者能够在开发过程中就看到程序在运行时的样子,使修改和调试程序变得更加简单,并且,可视化编程中开发界面只需要写极少量的代码。   在PC软件开发历程上,微软的Visual Basic是最先实现可视化编程的。它基于面向对象,在界面开发中引入了对象、事件、方法、属性的概念,开发者轻松地在界面上“画”几个按钮、输入框、选择框就能够实现软件的开发,这在当时引起了了很大的轰动。随后,不少软件厂商也开发了相应可视化的软件编程环境。可以说,Visual Basic 是可视化编程的先驱,而Delphi将可视化编程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视化编程的直观和易用是显而易见,它已经不再只是专业软件开发的专利,也正在走向大众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开发一种可视化的Web编程环境是刻不容缓的。目前,微软的VisualStudio.Net正在为此努力。相信在不久以后,开发Web应用程序也会变得很容易,Internet和Intranet上Web的应用也会越来越丰富。   总之,可视化的编程改变了软件开发的方式,随着可视化编程技术的发展,也许将来普通用户就能写出很不错的应用程序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Linus推出Linux   1990年,微软Windows 3.0发布。并在1991年,推出了DOS 5.0版本,这个版本是3.3版本后的重要版本,能够支持扩展内存和扩充内存,具有内存管理能力。也在这个时候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名在校学生林纳斯·托瓦茨(Linus Torvalds),对外发布了一款新的操作系统——Linux。这一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源代码开放,托瓦茨鼓励使用者对该系统进行改进或升级,只要他们同意与其他所有使用者共享这些改进成果。有时,生活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却是无心插柳,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成果成为了今天唯一能和Windows竞争的对手。   使用Linux有一个潜在优势,就是Linux对于内存空间、硬盘容量的要求并不太高,这使在硬件升级上的压力和浪费大幅度减少。这和霸道的Windows完全不同,它不必依赖更大容量的内存和硬盘以及更快速的处理器,同样可以提供相对优异的性能。   #1 从16位到32位的飞跃   这个时期之内,电脑速度继续提升,在CPU制造上首次应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和内部/外部频率的划分。与此同时,PCI总线也在486时代出现,并逐渐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拥有一块PCI接口的显卡是当时人们的心愿;光驱也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市场,不过由于价格的原因它当时还只能算一个奢侈品。   #2CPU和芯片组   1989年Intel公司又推出准32位处理器芯片80386SX。它的内部数据总线为32位,与80386相同,外部数据总线为16位。也就是说,80386SX的内部处理速度与80386接近,也支持真正的多任务操作,而它又可以接受为80286开发输入/输出接口芯片。80386SX的性能优于80286,而价格只是80386的1/3。386处理器没有内置协处理器,因此不能执行浮点运算指令,如果需要进行浮点运算时,必须额外购买昂贵的80387协处理器芯片。   80年代末90年代初,80486处理器面市,它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25MHz逐步提升到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在X86系列中首次使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协处理器的80386提高了4倍。   早期的486分为有协处理器的486DX和无协处理器的486SX两种,其价格也相差许多。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CPU的频率越来越快,而PC机外部设备受工艺限制,能够承受的工作频率有限,这就阻碍了CPU主频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CPU倍频技术,该技术使CPU内部工作频率为处理器外频的2~3倍,486DX2、486DX4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以后的日子里,CPU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CPU市场的多年较量中,与Intel始终相持不下的、且一直是处于下风口的就是CPU芯片的另一霸主,同是美国的AMD公司了。从486起,AMD就一直在致力于与Intel争夺在低端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   K5,这是AMD公司第一块自行设计的处理器,也采用P-Rating系统。尽管K5的浮点运算能力比6x86稍强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时由于K5的时钟频率比不上Cyrix,所以它在CPU市场并不成功,刚一推出就面临着被Intel公司淘汰出局的悲惨命运。   几年以前,当386、486级CPU处理器还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时,与之相配合的主板芯片组真是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很多读者十分熟悉的VIA〔威盛〕、UMC〔联华〕、SIS〔矽统〕、Ali〔扬智〕等。   #2显卡和内存   在386和486年代,Trident的TVGA8900,9000和94×X系列显卡曾安装在绝大部分兼容机上,显示器的分辨率也从VGA升级到SVGA,大家所看的显示器也从黑白升级到彩色显示器不过使用的却是ISA总线注定了性能不会很强。奔腾时代,随着PCI总线的大量采用,Trident的显卡升级到96XX系列,如较为有名的9685显卡,不过奔腾时代更加流行的是S3的显卡。这个时代的显卡,显存从DRAM改换成了更快的EDO RAM,显存一般也只有1MB,色彩位数和分辨率支持还是有限。1996年,衡量一块显卡的指标往往是其软解压的速度,最著名的是用XING媒体播放软件来测试显卡的VCD软解压的帧数,当时的Trident 968x和S3 765(Trio64+)就红极一时。   到了486电脑时代,内存市场出现了30pin SIMM FPM和72pin SIMM FPM平分天下的局面。按理说72pin SIMM FPM性能更加好,它毕竟是32bit,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当时72pin SIMM FPM价格相对较高。   #2光驱和硬盘   1979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展示了第一台CD-ROM光驱的原型机;1985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联合推出了第一台供PC机使用的CD-ROM光驱,相当于单速访问时间55Oms、传输速率150Kbps,售价700美元;自从个人多媒体计算机标准MPC-1(Multimedia PersonaI Computer Level-l)在1990年推出以来用于个人计算机的只读式CD-ROM光驱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磁盘介质而成为新一代软件载体。目前市场上大约有数百种CD-ROM产品,它们都无一例外地符合1985年由荷兰飞利浦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联合制定的CD-ROM黄皮书,以及1988年由索尼公司和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制定的CD-ROM/XA黄皮书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修订后正式制定的ISO9660标准。概括而言,对于一款标准的CD-ROM光驱,其技术标准最低必须包括以下要求:一是使用l20mm的标准盘片;二是光盘转动速度为CLV方式(恒定线速度);三是每片光盘容量至少可以达到550兆字节;光驱数据传输的速率至少要达到150Kbps(即150千字节/秒)。   1992年,倍速光驱问世,其数据读取速度达到单速光驱的两倍。同时,日本先锋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碟式CD-ROM光驱(可容三张盘片);1993年,日本日电(NEC)公司推出了第一台三倍速CD-ROM光驱;1994年“四倍速CD-ROM光驱面世,其访问时间降为125ms,数据传输速率则达到600Kpbs,而价格下降到175美元。   1991年IBM公司生产的3.5英寸的硬盘使用了MR磁头,使硬盘的容量首次达到了1GB,从此硬盘容量开始进入了GB数量级。   #1 网络:游戏发展的催化剂   John Carmack和John Romero在1992年拿出了《毁灭战士》(Doom),同时因为Internet初步兴起的缘故,采用共享方式发售的《毁灭战士》瞬间就引发一场轰动,第一人称的视觉配合紧张刺激的战斗过程,以及充满暴力、血腥的战斗过程,刺激着每一个玩家的好战神经。这款游戏使得约翰·卡马克、约翰·罗梅罗以及他们的id software创造出一个永远的神话,他们当年和购买的昂贵跑车更一起成为当年度著名杂志的封面人物,成为美谈。然而即使如此,人们还是无法预料《毁灭战士》的更深一层的划时代意义。   《毁灭战士》的辉煌并不是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射击游戏模式,并由此诞生出无数Doom Too作品;也不是因为其3D方面的进步使得我们开始乐观地预测虚拟真实技术的家庭娱乐意义;更不是单纯地为我们展示了局域网络对仗和广域网络的未来前景,而是相对其暴力因素,我们开始承认,电脑游戏逐渐成为以成人为主的游戏类别,这几乎成为未来电脑游戏发展的最主要特征,而未来的硬件、网路和虚拟空间都围绕着这个特征展开。   1992年Westwood加入Virgin Interactive,全心的投入和全方位的支持使得Westwood迅速生产出一系列招牌产品,包括《凯兰迪亚》(Kyrandia Book)三部曲,《黑暗王座》(Lands of Lore)。不过对于Brett Sperry和Westwood乃至全球电脑游戏业的未来来说,《沙丘魔堡Ⅱ》(DuneⅡ)才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电脑游戏。它为即时战斗策略游戏树立了崭新的标准,并且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其引擎的先进性令其它公司鲜有跟风之作。事实上《沙丘魔堡Ⅱ》虽然有非常好的成绩,但谁能预料到,这种类型的游戏将数年后,与网络的发展一起,成为电脑游戏的主题曲之一。   在1999年美国E3之夜,年度互动成就奖(Interactive Achievement Awards)颁奖典礼,美国互动艺术与科学学院(AIAS)将1999年度的最高奖项──荣誉殿堂大奖(Hall of Fame Award)颁发给文明之父Sid Meier。而在电脑游戏业,Sid Meier的名字就如同Hollywood的Steven Spielberg一样。   现在身为Firaxis Games公司董事长及创意指导的Sid Meier是最伟大的电脑游戏设计师之一,同样在1992年,当他在Microprose任职时,他的《文明》(Civilization)为电脑游戏业带来的是崭新的历史,这款当时图像略显粗糙、容量不过数兆的电脑游戏演示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在数年内都占据着销售榜的高位,累积着销售数百万的骄人成绩,而在Internet共享游戏的排名中,他一直都在《毁灭战士》之上。   《文明》的出现象征着电脑游戏文化的成熟,也表明,电脑游戏业除了暴力和战争的内容外,也可以是充满智慧和历史文化,甚至学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