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Acer 78C 电脑报评测实验室 2000年 第20期   自从Acer成功地推出了77e显示器以来,便以“专业的性能,平易的价格”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这条成功的道路给了Acer巨大的鼓舞,之后又针对目前大陆的消费市场推出了另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显示器——Acer 78C。 #1 外 观   Acer 78C的外观设计与我们以前常见到的Acer 79 外观类似,都是采用前面板上宽下窄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目前采用栅距为0.25mm的飞利浦显管。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柱面显示器在水平方向上图像会有轻微形变的现象。与这种独特的造型相配合,OSD调节按钮也被设计成上宽下窄的按钮,提供了比较完整调节功能。显示器的控制面板设计很简洁,在屏幕的前面有四个控制按钮和一个开关。Acer 78C使用的是Acer自己的iScreen On Screen Display (OSD) 技术来调节显示器的设置参数,操作简便、功能丰富。(^20070202a^) #1 试 用   在显示器中带宽的大小一直是相同或相近规格的显示器比较的重点。在相同分辨率下,带宽越高,则可提供更高的刷新频率,图像显示也就越稳定。带宽的大小和分辨率、刷新率密切相关,行频和场频也是两个相关的性能指标,场频即我们通常说的屏幕刷新率,而行频则是指显示器电子枪每秒钟所扫描的行(线)数。我们可以根据简单的计算公式算出带宽及行频的理论值以及与场频、分辨率之间的关系:   设分辨率为(x)×(y),则 行频理论值=(y)×场频   带宽理论值=(y)×(x)×场频=(x)×行频理论值   例如一台显示器以1024×768的分辨率,85Hz的刷新频率工作,则这时它的行频的理论值为: 768×85=65.28(KHz),带宽的理论值为768×85×1024=66.85MHz。   但实际上,为了避免信号在扫描边缘衰减,保证图像的清晰,显示器在工作时电子束水平扫描的图素个数和扫描频率均要比理论值高一些,大致上水平扫描的像素个数理论值(x)约为实际值的80%,每帧画面的扫描线数(y)约为实际扫描值的93%,这样实际的计算公式如下:   行频=(y)/0.93×场频   带宽=(y)/0.93×(x)/0.80×场频=(y)×(x)×场频/0.744=带宽理论值/0.744   这样上例中的实际带宽值约为66.85MHz/0.744=89.85MHz。   在Acer 78C中,用Powerstrip可以调到1600×1200,刷新频率为69Hz。也就是说,其实际带宽为1600×1200×69/0.74即168MHz左右,这与Acer 79G几乎处于同一带宽范围内。要知道当年三星的500P和500S之所以会有200到300元的价格差距,主要就是因为带宽的不同所造成的。不过Acer在其技术白皮书中称其带宽为135MHz,如此可见其余量留得是相当多。Acer 78C的宽带宽可以支持最高1920×1200的分辨率,在1024×768的常用分辨率下可以实现100Hz的屏幕刷新率,这让我们觉得视觉更柔和、明亮。其文本显示清晰,字体棱角分明,亮度均匀性好,但是在左边边缘会呈现轻微的色度不均匀,有点偏蓝。其控制功能包括常见的亮度、对比度、枕形失真等。色温有常见的11500k、9300k、7100k、6500k、5500k五种调节方式。但是对“R”、“G”、“B”三色的独立调节居然放在色温调节里面让我们开始颇为琢磨了一阵。因为它一般的调节都是先按P键调出菜单,再按S键进行调节。而调节RGB却是连按两下P键,进入色温调节后还要再往里面选入一层菜单。为什么不直接这个选项作出来?看来厂商需要多留意其界面的设计能否让普通用户一目了然。(^20070202b^) #1 小 结   采用飞利浦超高对比显像管,让Acer 78C在保持其一贯的图像表现能力的同时,也将价格拉近了用户。使得普通的用户也能享受到和特丽珑一样的图像表现。无论是欣赏影音图像,还是网上冲浪,对家庭用户来讲,这的确是一款很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