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四位“父亲” 叶平 2000年 第20期 仅有30年历史的Internet,时间虽短,谜团甚多。“因特网之父”就是另一个众说纷纭的疑点。因特网究竟有几位“父亲”呢?   Internet三十年诞辰纪念盛典,会议组织者干脆一并请来四位曾被媒体称作“因特网之父”的杰出人物——雷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拉里·罗伯茨(Lawrence G. Roberts)、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文特·塞尔夫(Vinton Cerf),郑重其事地为他们合影留念,让这一珍贵的镜头,永远定格在互联网络的史册中。(^20010502a^照片从左至右为:塞尔夫、卡恩、克兰罗克和罗伯茨)   《今日美国》杂志对此发表题为《荣誉归于谁——四位不同的祖先》署名文章,文章评论说:“虽然在因特网建立过程中,他们全都担任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谁最适合戴上‘因特网之父’的桂冠至今尚无定论。”   第一位“父亲”,雷纳德·克兰罗克,为阿帕网第一节点远程通讯试验亲自“接生”的UCLA教授。本报在《互联网诞生》一文中有详细介绍。   第二位“父亲”,拉里·罗伯茨,Internet前身“阿帕网”(ARPANet)项目技术负责人,无可争议的“阿帕网之父”。1938年出生的罗伯茨,父母均为耶鲁大学的化学家。他早年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从学士、硕士直到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在林肯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靠自学进入计算机领域,继而成为行家里手,甚至为TX-2电脑写作了操作系统和分时系统。   有趣的是,罗伯茨是受到“勒索”后,才被迫前往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任职的。1966年,ARPA信息技术处处长(IPTO)鲍勃·泰勒申请到100万美元经费实施联网计划,多次上门请他“出山”。屡遭拒绝后,泰勒向ARPA署长赫兹菲尔德求援:“你不是掌握着林肯实验室的经费吗?难道你就没有办法让拉里来为我们工作?”赫兹菲尔德听后立即拿起电话,不一会儿就笑着回答:“让我们等着瞧吧。”   罗伯茨迫于无奈出任ARPA联网计划技术负责人,果然不负众望:1967年他提出了阿帕网的构想,正确地为阿帕网选择了“分组交换”通讯方式;1968年,他提交了一份题为《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 的报告,提出首先在美国西海岸选择四个节点进行试验;他领导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攻关,最终导致了“天下第一网”阿帕网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式进入网络时代。   第三位“父亲”,罗伯特·卡恩,阿帕网总体结构设计者,对因特网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天才科学家。1938年出生于布鲁克林的卡恩,在纽约城市大学获电机工程学士后,接连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助理教授。1969年,BBN公司承揽了阿帕网“接口信息处理机”(IMP)项目,卡恩第一个参加IMP小组,并且担任最重要的系统设计任务。IMP就是今天网络最关键的设备——路由器的前身。   1972年,卡恩前往ARPA协助罗伯茨工作。当年10月,在卡恩主持下,美国各地四十台电脑通过网络互联,向国际电脑通讯大会(ICCC)展示了阿帕网的成功,互联网络从此走向了世界。此外,1970年,卡恩设计出第一个“网络控制协议”(NCP),即网络通讯最初的标准;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设计,NII后来被我们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然而,罗伯特·卡恩对因特网的最大贡献,是与第四位“父亲”共同完成的。   第四位“父亲”名叫文特·塞尔夫,当年斯坦福大学电子与电脑工程系助理教授。1943年出生在洛杉矶的塞尔夫,因早产造成听力缺陷,助听器伴随了他的一生,成名后曾写过一篇《一位有听觉缺陷的工程师自白》 的论文。有趣的是,他的夫人也有听力障碍,两人平时说话都大声嚷。后来,塞尔夫考进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主修数学,但很快迷上计算机,导致他后来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有幸在克兰罗克手下参加了第一台IMP的安装调试,经常与卡恩一起工作并结为密友。   1972年ICCC大会决定成立国际网络工作组,计划以阿帕网为基础连接全球大大小小的网络,文特·塞尔夫当选为工作组主席。他与卡恩绞尽脑汁地思考网络规则,不约而同地想出一个术语“协议”(Protocol)。1973年年底,塞尔夫和卡恩合作完成了著名论文《关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协议》,俩人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排名先后,结果塞尔夫的名字排在了前面(这也造成他被媒体更多地承认为“因特网之父”的原因)。由塞尔夫和卡恩首先提出并逐渐完善的网络规则,即两个关键协议: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合起来叫TCP/IP。就像闪电划过太空,正是TCP/IP协议,标志着Internet正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