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一种境界 林军 未央 2000年 第32期 #1  新闻回访·周志农   在周志农看来,自然码尽管经过多年的开发,依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今年的主要精力将会放在进一步完善自然码上。使它不仅只是一种汉字输入方案,还能成为一个汉字输入平台。在与周志农的交往过程之中,我自始至终都觉得他不是一个商人,也不是一个最好的程序员。而他一直在努力地追求着一些东西,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也许这些东西就是“自然”。   ——摘自《程序英雄今安在》 《电脑报》1998年第29期   我好久没有看到周志农了。他最近的一次露面好像还是在四月份正热火朝天得似乎失控的互联网大会上,没人专门邀请,也跟互联网不怎么搭界。周志农是自费来推销已经成为明日黄花的自然码的,不过只是当了一回略带讽刺性的点缀。周志农也只是作为一个传统的、落伍的软件程序员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记者在正式采访前着重说明了两点,一是第一代的成名程序员好久没露过面了,在网络潮起的时候应该有人记住你们并且站出来大声讲述你们的故事;二是无论自身状况如何,外界环境怎样变化,中国软件活着的都活得不容易。周志农听了之后欣然接受采访,并说了一些一般场合不会讲,甚至自己都没意识到的话。我相信这样的动机在其它程序员身上也会同样存在。 #1 自然的结果   自然码2000版快要出来了。这次的名字改叫“大自然输入系统”,并且可以在网上升级。周志农对发行方式稍稍地作了变通,但在价格上仍然“居高不下”。这还是从399元降到了266元之后的状况。周志农对于性价比的看法是“自然码从第一个版本起就是用来卖钱的,本小利微,没有更多的投入进行商业推广,也不会搞什么免费赠送。”有的软件制作时间短,投入少,急急忙忙地推出,结果粗制滥造,漏洞百出,用户买了这样的便宜软件也是浪费。自然码不是给人试试看的,不是商业的花瓶,而是要让用户长期使用的,只有保持适当的价位才能真正地为用户负责到底。   想起当初曾风云一时,现在却黯然失色的UCDOS、2.13A、《中文之星》等,软件的变迁实在是太快了。这完全是一碗“青春饭”。聪明的人容易发生波折,锐利的武器更容易断裂,始终挂靠在国外操作系统平台上毕竟创造空间有限,然而,这一切在周志农看来,“都是自然的结果”。 #1 临界点生存   都是“四十不惑”的年纪了,周志农看上去还是很年轻,穿着休闲,整天笑眯眯的,一副很好玩的样子。金山雷军曾对周志农评价很高,称他是“中国80年代最好的程序员”,周志农认为另外一种说法更恰当——“中国最好的、耐得住寂寞的、最执著的程序员”,并为此自我欣赏,自豪不已。   情况的确如此,周志农的办公室是在塔苑小区一幢安静的商业楼里。名片上印着“北京大自然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旗下却没有一个员工,他是“光杆司令”。参与合作的另外的朋友王磊、何公道等人在其它城市搞研发。他主要负责自然码的推广和维护。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摆着三台旧电脑,最高的也才是586,几年前花一万多元买的17英寸MAG显示器如今都降至三千元以下了。   周志农把自己的状况戏称为“临界点生存”,有好处也有不足,反正处于一个中间位置,游刃有余罢了。大企业看不上自然码这样的小软件,要投资的话,要么规模大,要么赔,从而对他威胁不大;而别人搞独立创新又比较困难,都是业余的,追随商业的。周志农本身胆子很小,不会搞赤字宣传,也觉得这样搞的必要性不大,自己慢慢发展就是了,至少比搞网站有意思多了。   在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关系上,周志农也想不通,并发了一通牢骚。他当然是有感而发的,要知道自然码刚开始曾被冠以“职务作品”而引起了一场周志农与所在公司的版权官司。他认为国内的现有软件保护条例很不规范,存在诸多漏洞。这样,损害了软件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道知识分子就注定要本分,夹着尾巴做人?” #1 性格即命运   记者对周志农作了一次简单的采访,就立刻明白他为什么能坚持把自然码做下去了,而且方向明确,不盲从大流,也不怨天尤人。周志农是个“乐天派”,很有耐心,也的确耐得住寂寞,认为输入法市场很有前景,后面的希望非常大,就像眼下正热的网络一样,将来是要盈利和发展壮大的。周志农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沧桑感,尽管也经历过挫折,遭遇过愚弄。自然码也几经变化和调整,他还是认为自己尚处于“创业的阶段”,因此能够踏实下来,乐观向上地干。   不管怎么样,周志农都不会转向,互联网再如何落英缤纷,最终也只是手段。   整天跟中国汉字打交道,周志农对文字有了更深层的、更感性的认识。在进行研发自然码的时候,周志农花很大气力研究了汉字的字根、部首、结构和造字原则,难度虽然很高,但觉得做的事越来越有意义,新的版本简繁体功能已经完备。唯一的苦恼似乎是“一个好点子总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正,新的功能就会带来新的BUG,自然码向下兼容性还比较差。”   “比WPS开发时间还长”的自然码看着一代代软件的变迁。周志农也深有感慨,他尽量做到轻松,使压力不大。他是“窝在家里码字的”人,也是“伟大的推销员”,也可以称之为“现代的仓颉”。不过,周志农现在最准确的身份是一位作家。他有一篇已经打好腹稿的小说,其实这篇采访稿应以该小说作为开头的。   “一个年轻的程序员开发了一套很好的软件,他也一直想把产品做下去,只是缺乏资金难以继续……再加上其它的一些生活和工作困难,他中途跑到一家大公司……后来他又重起炉灶……”这似乎是一篇印象派或意识流的小说。对周志农来说,这完全是一种“心理满足”,心中有抑郁不得不发,故借小说之酒浇胸中之忧愁。这也未尝不可,至少他还有一个自然码的梦,自然正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