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的故事——远程合作的虚拟办公室 Netbug 1999年 第37期 33版 #1 陈晨的故事 陈晨是涿州一所中学的数学教师,当教师有一些好处,就是每年有两个带薪的假期,而且工资也不算低,但总觉得要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还差那么一点点。无奈,小城市发展的机会几乎就是零,没办法,陈晨先生只好在网络中消磨自己的时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梦想着会有那么一天利用网络挣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的网络处在零星建设的状态中,网络中的赚钱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于是,指望着在自己的网页里放点广告挣钱(一开始大家都有的想法),可实际上包括当时个人主页访问量最高的个人网页,也没有从国外的网站广告上挣到一分钱。在这种情况下,陈晨所能做的也只能是,等待…… 1998年底,电信部门要免费为当地政府制作网页,为此找到陈晨。陈晨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好的机会。在熬过了几个节假日后,网站建成,反响不错。可惜半年后,合约取消,陈晨又开始等待了…… 100公里外,铁杆网友周大虎的公司正好包下了保定热线的娱乐休闲板块,人手不够,陈晨听到消息后,乐颠颠地跑到朋友那里,搬回一台P166,继续开工。 电脑的问题解决了,上网也不是问题了。新的工作方式令陈晨工作十分愉快,每天通过网络和朋友交流看法,所用的工具也就是ICQ、OICQ,不时也用NETMEETING或者MEDIARING-TALK直截了当地谈谈心得体会,一起合作的伙伴有3个,大家每天都在自己的家里从事着大家喜爱的事业。日子一天天过去,陈晨的ICQ快乐地与朋友们交换着网站制作的构想、规划,一封封E-MAIL传来合作伙伴的网页信息,合作栏目的计数器也快乐地每天增加着,陈晨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而他们的工作室——蓝河网站也越来越多地被更多的人知晓和认同,慢慢地一些网络服务商和客户开始找到工作室,更大的ISP找到他们寻求合作栏目。终于在立秋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陈晨与周大虎来到北京的一家居国内排名前三位的网络服务商处,签订了一份新的栏目合作计划的意向,新的工作开始了…… 每天的早晨和下午,陈晨愉快地到学校里给可爱的初中生传道、授业,中午和晚上他更是全心全意地坐在电脑的面前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远程合作虽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显得特别深奥和时髦,对于陈晨他们来说,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花点时间呆在网络上,利用大家都有的工具软件,通过网络展示他们的作品。自然,陈晨的电话费已经达到了以前不敢想象的数字,他心里有数,有出才有进啊。 正当陈晨穿梭在中学生与网络的时尚男女之间,心情像北方的秋天一样爽的时候,新的工作机会又来了。一个叫做cityhot的网站想与陈晨的“非常时尚手册”做友情链结,这个中文网站是属于一家国际公司的亚洲总部的,这个公司在台湾经营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网站,现在又想到大陆投资。这样,陈晨又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为这个网站充当客户服务,使之能够适应国内网友的上网习惯。 于是陈晨又开始了在国标码与大五码中不停游走的新生活。现在,陈晨一回家就打开电脑,利用cityhot的网页里可以保密的社区,互相传递信息,下达工作指令,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家总部设在卡门群岛的公司,仅仅是把服务器放到了北京,一帮工作人员来自天南海北,北京的办公室还没开张,员工们就在台南、台北以及总部通过网络相互联系,办事效率非常高。这几天陈晨正摆弄着他家里用来唱卡拉OK的话筒,据他说,装上一种对讲机软件后,就可以若干个人一起开会了。想象一下,世界各地的员工使用同样的工具进行联络,定是省时省力又省钱…… #1 姜丁坤的故事 与陈晨相比,住在保定的姜丁坤是最不利的,他从小就因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坐在了轮椅上。21岁的姜丁坤在上完中学后,就通过自学考试学完了计算机专科的全部课程,聪明的姜丁坤非常好学,善于钻研。但坦率地说,在没有接触到电脑和网络之前,姜丁坤基本上没有什么就业的机会。1994年,富有远见的父母为姜丁坤买了第一台电脑,并在1997年上网,这以后,姜丁坤愈发地展现出他与众不同的风采。 他先是制作了所在城市的第一个个人主页,再就是主动请缨,协助当地的热线制作了许多不错的栏目,更主要的是,姜丁坤在网络上交了很多的朋友,其数量之多是一般网虫难以达到的。 网络给姜丁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地,他不再弱小,不再以弱者的面貌出现,熟悉他的网友都认为他是NO.1,在这些网友眼里,他和其他的网友没有什么区别。在网络中,他获得了空前的自信、成熟,同时,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话又说回来,与他大开眼界、成熟自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双双下岗的父母的钱包迅速地瘪了下去,每月高达800元的网络使用费让任何一个熟悉内情的朋友在感到乍舌之余,都在想怎样帮他一把。其间尽管有网友DAVE为他提供了一个制作企业主页的机会,但是,杯水车薪。姜丁坤的父母顶住下岗带来的压力,全力支持儿子这项大家一致看好但又不知出路何在的事业。 姜丁坤与陈晨的结识是在1997年底。不久,二人便惺惺相惜,共同谋划网络上的宏伟蓝图,无奈,没有通晓商务的朋友,二人只能是动动笔,写点东西,然后紧跟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在网络的诱惑中,等待着自己的机会。 就在这个时候,经营电脑硬件的周大虎出现了,敏锐的商业头脑,使他很快与姜丁坤形成了合作伙伴的关系,于是姜丁坤开始了为自己打工的生涯,到1999年初的时候,他们就做成了好几个网站,到了6月份的时候姜丁坤所在的蓝河网眼工作室与保定热线签约负责维护娱乐休闲版块,同时,也把正处在困境之中的陈晨拉到旗下,新的合作方式便形成了,白天周大虎在自己的公司打理,陈晨则和他的学生混在一起,到了晚上,三个人才可以在网络上碰碰头,相互切磋切磋。只有三个人在姜丁坤家里聚会的时候,才会感觉到距离的存在。 网络,给予姜丁坤的不仅仅是自信,还是生存之道,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工作室的业务越来越多,而姜丁坤也越来越忙,但他没有抱怨工作的繁忙,因为他知道,他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这样的工作机会,他完全有能力在家里很好地为社会服务,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 周大虎的故事 周大虎从河北大学毕业后,就被分到一家外贸公司做职员。不久,充满冒险精神的他就自己开了家电脑公司,公司不大,他是经理,销售电脑硬件使他挣到了一些钱,不过在竞争激烈的硬件市场拼杀之余,他总在寻找一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现有资源的投资渠道。网络风行国内后,周大虎预见到了其间广的前景,开始了对网络运作的探索。 没有大公司充裕的财力,没有大公司雄厚的技术力量,周大虎另辟蹊径,利用网络的优势,把坐在家里上网的姜丁坤和100公里外的陈晨集合到一起,成立了蓝河网眼工作室,为企业制作网页。他们的运作模式是这样的:周大虎的公司门面作为总部,工作室的成员不定期集合(由于距离相隔的比较远,几个人并不能经常见面),平时周大虎主要在公司,而陈晨白天要给学生上课,姜丁坤的时间要充裕些。由于上网的经验都比较丰富,所以网络上彼此之间的联络根本不存在问题。考虑到几个合作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一定同时上网,每天的工作计划除了以电子邮件或者ICQ的形式告知外,紧急的时候,坐在家里的姜丁坤还可以利用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的网页寻呼功能,直接把信息打到BP机上,这样,无论是否上网,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工具达到联络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工作室的效益还不错,所做的网页在当地的企业网页中特色鲜明。低成本的运作方式,使蓝河网眼工作室有很强的竞争力。国内一家比较有名的网络服务商看中了他们的实力,于是便开始了新的合作方式,为ICP制作娱乐休闲栏目,结果一炮打响,工作室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业务也从保定做到了北京。 在周大虎眼里,现在的运作方式虽然收益不是很大,但是办公成本相当低,这种远程合作的方式,允许合作者同时从事多项工作,而且,工作室也是根据具体的业务量实施利润的分配,而合作者的食宿,全都由合伙人自己在家里解决。如果招收一个全职的员工,成本则要高出5~10倍。这是一个刚刚兴起的领域,办公网络化、异地化,使自己公司的发展没有了地域的限制。对前景,大虎非常看好,毕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招兵买马,广纳贤良,工作室会有更大发展的……(^373301a^) 网络远程合作形成的虚拟办公室,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网络没有距离只有时间的特性,决定了合作对象的多样性,也彻底摒弃了固定办公的模式。目前,国内的一些ICP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从大的网络公司并购热门的个人主页,到与成熟的网页工作室在栏目建设上进行合作,双方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这种新型的合作方式将使中国网络服务越发注重功能化的同时,出现更加丰富多样的局面,因为上网的个人、小公司、大公司都从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付出呢?相比之下要小得多:个人和小公司得到了发展的机会,而大公司,则明显地降低了经营成本,从容地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