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侃电脑 1999年 第2期 01版 尽管冯小刚反复说他并不太会使用电脑,仅仅是用来打字,然而,他对电脑的看法却让我们感到吃惊。 #1 1.使用电脑的经历: “我现在已经不太习惯用笔了” 冯小刚是从使用文豪、文慧文字处理机开始电脑历程的,当时圈内流行“换笔”。他说,电脑的使用对文字处理来说是一种改革。作为编剧,他充分意识到电脑在文字处理上的优势,“比如调整段落,这个段可以随意地调到另一个段落;再比如,以前写好的剧本,有时为了换一个名字,过去就只有全部抄一遍,不然剧本就给改得非常零乱。现在,电脑一次就能把需要更换的几十个字全部找到,自动就给你换掉了,再打出来仍能保证整个剧本版面干净。就是这个,就带来很多方便。”(^020102a^) 对于刚换笔时的感受,他说:“一开始,是觉得它太难,这就容易让人排斥它,但是,只要你走了进去,就发现它非常方便。” 他用电脑和文字处理机打的第一个剧本是《北京人在纽约》,其后的剧本就全是用电脑写的了。他说,“我现在已经不太习惯用笔了。” 冯小刚最常用的输入法是五笔字型,不过,他并不“墨守陈规”,他说,五笔输入法一段时间不用,便容易忘,有些字的拆法就忘了,这时就用拼音。 因为两种输入法常常来回换,所以对电脑输入法的转换,冯小刚颇有微词,“文字处理机上有3个转换键分别是五笔/双拼/拼音、中文/英文、简体/繁体,转换起来特别方便,笔记本电脑要用鼠标打开一大串,找半天,挺麻烦。” 另外,他对电脑的启动时间也不够满意,他觉得:“启动的时候大概要5~6分钟,不如文字处理机来得快。(记者注:冯小刚的笔记本可能实在是太“老”了)而且,进了电脑老是让你一会儿打开这么一个文件,一会儿输入那么一个命令,且不说你不能快速打字,等你一项一项的做完了,要写什么也给忘了。” 其实这两个缺陷并不如他说的那么厉害,然而他的方法论就是直截了当,他现在用电脑就只是用来打字,其余的功能对他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他觉得笔记本电脑不如文字处理机方便、快捷,“不如把电脑中很多可有可无的功能比如VCD功能给省了,把这部分钱用来增强文字处理功能。” #1 2.对电脑游戏的看法: “我没到玩的年龄” 由于用电脑的目的就是写剧本,是工作,也因为冯小刚是个惜时如金的人,所以他说:“我不喜欢电脑游戏,我的剧组里要有人玩游戏,我就马上把他给‘开’了。我还没到该玩的年龄,我还得工作。” #1 3.对电脑的看法: “电脑对大家来讲其实就是用它,就是工具” 也正是他的方法论决定了冯小刚并不认为电脑有多神秘和神圣,他说:“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能使用和学习使用工具。电脑对大家来讲其实就是用它,就是工具。原来是从原理开始学,再学使用,现在是拿来就开始使用;比如你们用的相机,以前得调焦、对光圈,现在用不着了。” 对于工具而言,人们只要能用它、用好它就行,不用对它顶礼膜拜。“比如用计算器,现在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你只要用一个星期,就能教会他加减乘除,再用一个星期,就连乘方、开方都能教会他;但是你非要等到六年级再教这些东西,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那就是浪费。” #1 4.对网络的犹豫: “上网后特别容易上瘾,所以我不敢上网” “有人给我说上网挺有意思,的确,网络使人的视野变得开阔;就是上网后特别容易上瘾,所以我不敢上网。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这就为大家提供了非常多的发展的可能性。不过,网上的外文太多,上网对于——比如我们,就比较困难。” #1 5.电脑技术在影片中的应用: “太贵” “电脑技术在中国电影上已有应用,马上要公演一部电影,是葛优主演的(记者注:《不见不散》),片头就是用电脑制作的,16秒,是一个花瓣,上面有水滴慢慢流下来,聚集成1999的字样,然后我们的镜头穿过9字的洞,向前飞去。不过,电脑制作太贵,每秒钟是1500元,一个镜头得花6~7万。” 对于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冯小刚说:“我从来不反对使用任何新技术,只要能表现我的创作思路,我就会用。但是,我不会成为一个工具的奴隶,不会为了拍片而拍片。” 关于电脑,冯小刚如是说。(^020102b^) 冯小刚:著名青年导演,现任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导演。曾任《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等电视剧编剧,任《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