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M手术记 程广云 1999年 第47期 21版   有一天,电话噪声突然变得很大,我以为是天下雨影响线路,后来一查,原来是调制解调器出了问题。既然有噪声,那就首先屏蔽一下看看,于是找到家中三孔带安全接地的电源插座,接到电脑上以此来作屏蔽。我拎起电话听筒,好!噪音没了,不过正常该有的拨号音也没了,看来动手术是难免了。   根据以上现象分析,极有可能是某元件通过安全接地把电话线路短路了,所以电话什么声音也没了。断开安全接地,电话线路中有十几毫安的短路电流,对于电话机来说就相当于并联了一个回路,在护墙板内,电话线和市电线路靠在一起,难免会感应出较高的噪音。那么是什么元件,位于哪个部分呢?   于是先看25孔的接口部分,用MF47型万用表×1K档进行测量,7脚与外壳相连,8脚、6脚、5脚、3脚、22脚黑棒接地,红棒测量有明显的电容充电,反向测量,电阻在12K~22K之间不等,视充电程度不同而不同,4脚、2脚、20脚正反向都在7K左右,其余是空脚。显而易见,应该是正常的,在WIN98控制面板中诊断调制解调器,其结果也是正常。   于是打开MODEM的后盖,首先观察有无明显烧坏或其它毁损的地方。我发现双稳压集成电子元件没有加散热片,也没有和下方线路板上的有效部位接触,但通电一量也正常。于是再仔细观察,发现了一个重要情况,电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字处理部分,另一部分是电话接入接出部分,并有明显的隔离元件,两只光电耦合器,两只继电器,一只变压器,一只编号为D1A050000的器件。因此两部分很显然在电气上应该是隔离的,如果不隔离就无须用光电耦合这样的形式,因为电话振铃电压实测在120 V左右,如此高的电压不经隔离直接加在5V的TTL电路上,是难免会出问题的。于是将该部分电路按实物绘出线路原理图(如^472101a^所示),测量两部分间的电阻才5K,说明问题就在这里,用×100Ω档测量则更小,只有800Ω左右,问题清楚了。隔离元件共5只,2只继电器一般不会出问题(因为是机械结构,触点非此即彼),不用检查。那么从光电耦合器着手,拆下一量,两边间电阻无法测得,指针看不到偏转,现在重点只能是那个不知为何物的D1A050000的器件,它和双列16脚集成电路IC的大小一样,但只是双列8脚(两边中间各有2脚位置空余),拆下该器件,板上的两部分间的电阻,成了无穷大,再测量该集成电路,原先测得的阻值,就出现在这片集成电路上,就此找出了原因。   既然是极间有较小的阻值,说明内部有局部短路,就先用高压激一下,极间输入1.25V到24V的渐增电压,直到24V电流也没能陡增,再输入5.25V到48V的渐增电压,到39V时电流骤增后突然减小到2mA,有点行了,欧姆档一量,电阻值增加到330K,想想离M级较远,就再试试增加电压,2mA的电流不足以烧断短路点,于是再增加到45V,电流急剧增加到130mA,持续3秒多还没有下降的迹象,心想只有用电容高压放电法,正在思考之际,一阵青烟,元件被烧出了裂痕,完了,只有换新器件了。   该调制解调器是上网时免费赠的,包装盒,驱动盘、readme等均无法找到实际厂商名及地址或电话,只有香港制造的英文标识,还是自己琢磨琢磨算了。   在线路板上标有K2的字样,据此推测可能是开关问题,因为光电耦合器在印刷电路板的标号是U开头,而本器件和继电器一样用的是K开头的标号,如是集成电路开关的话,极可能是参数继电器。问题出在电话线路端,既是开关,那么用导线短路就算了,电话线路即使短路也不可能有大的损害,脉冲拨号就是靠一次次时钟来实现的。接上去后,一拨号果然通了,还收发了Email,下线后再拨号又不动了,错误警告:电话线未连接,请重接一次线。后来又发现,接上线后两秒钟内不拨号就再拨不上号了。   就此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受控制的开关,采用继电器是极可能的,于是找了光电耦合器取代。开始时为了保证原驱动电路的安全(因为是贴片元件,料想驱动能力有限),采用的光电流是15mA,输入端(原控制端)串联了330Ω的电阻进行限流,上网下线再上网拨号,一切正常。后来在下载台湾网站上的BIOS文件时,每秒只有几百个字节,连1K还不到,以往虽然也达不到33.6K/s的速率,但一般也在2K~3K左右,有时还能达4K以上,开始以为是线路不畅,后来在下载无锡网站上的免费文件时,也是如此,想想不可能,又怀疑是MODEM缘故。只能是那个换上的光电耦合器,于是加大光电流到50mA(将原来限流电阻330Ω改成100Ω),再次上网,一切正常。就此手术成功结束,至今已有四个多月,没有发现错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