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频的高温危害 李文龙 1999年 第25期 21版   超频可是现在DIYer的一个时尚,很多人都在拼命的调高外频、升高电压,非要使CPU超上一两个级别不可。但不少人却不主张超频,因为超频可能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使错误率上升,并减少CPU的寿命。随着超频“秘技”的不断出现, 现在我们已经有办法保证超频系统的稳定性。 但超频产生的高温对CPU寿命的影响却始终是个问题,其危害及危害的原因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这里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1 超频产生高温的原因 根据传统的电子学理论,频率的提高并不影响电子元件的寿命 (前提是:必须稳定)。但超频后却会产生一些热量,比如,若P200是18W的话,那么P266=18×[(1+(266-200)÷200]=24W,比超频前要多出6W。对体积很小(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小)的CPU来说,如果散热不好,就可能产生很高的温度,从而对CPU造成危害。 这里要注意的是, 高热并不会直接损坏CPU,而是因高热所导致的“电子迁移现象”(后面会讲到)破坏了CPU内部的芯片。 为了防止“电子迁移现象” 的发生,就必须保证CPU内部的温度低于80℃,这样就不会发生可怕的大规模电子迁移现象。 当然,电子迁移现象一般不会立即毁掉你的CPU,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降低了CPU的寿命。 #1 什么是电子迁移现象 “电子迁移”现象最早是50年代在微电子科学领域发现的,是指因电子的流动所导致的金属原子移动的现象。因为此时流动的“物体”已经包括了金属原子,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金属迁移”。 在电流密度很高的导体上,电子的流动会产生不小的动量,这种动量作用在金属原子上时,就可能使一些金属原子脱离金属表面到处流窜,结果就会导致原本光滑的金属导线的表面变得凹凸不平,造成永久性的损害。这种损害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当这种“凹凸不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造成CPU的最终“报销”。温度越高,电子流动所产生的作用就越大,其彻底破坏CPU所需的时间就越少,即CPU的寿命也就越短。这也就是高温减少CPU寿命的实质原因。 根据上面的分析, 我们知道了是高温所导致的“电子迁移现象”在危害CPU,所以我们只要超频时作好散热工作,保证CPU表面的温度不超过50℃ (这样才能保证CPU内部的温度不超过80℃),超频就不会对CPU造成任何危害。加大风扇功率、增加通风口、使用降温软件都能有效的降低CPU温度,当然也必须有效地降低你的超频野心。 你知道50℃是一种什么感觉吗?就是用手摸起来暖而不烫的那么一种感觉。一定要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