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网与我家 黄健翔 1998年 第21期 17版   最早听说因特网是在三四年前,一些搞网络的朋友大力推荐,说对我的工作会大有帮助,信息多且快,了解国际体育赛事十分方便。朋友的描述令我怦然心动。因为我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国际足球的各种赛事展开,获取信息的方式对工作的影响很大。   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个人经济实力不够,住宅面积小得可怜,且时常处于房东涨价的威胁中,总是在做搬家的准备,因此上网的想法就一直只是在规划之中、行动之外。这几年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靠一些搞体育情报的朋友帮忙,其中有些人有条件,可以在单位或家里上网;或是有外电的通讯稿。总之,靠这样一些同道,我支撑了好几年,居然被很多球迷认为是国际足球的“专家”。   去年,女朋友家里分了一套一居室,我们终于可以结婚了。对我来说,居有定所的另外一大好处是我终于可以在自己家里拨号上网了。这让我体会到了“安居乐业”的含义。   时代的进步也体现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局域网也逐步建立起来了,比如说我们的新闻机房,就已经开了专线,上网速度极快,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是没有时间和机会在新闻机房里上网畅游的。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说每周六晚上转播德国足球甲级联赛之前,我必须上网去搜索一番,查找各种有关信息,以便在解说中更好地为观众服务,而此时,相应的办公室是不会有人的。因此,自己家里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显得不仅方便,而且十分必要。比如即将到来的世界杯,为了准备好解说工作,我从现在就开始跟踪了解32支参赛球队的情况,并争取多了解一些这些国家的人文、地理、体育事业发展情况等等。但我不可能在白天上班时间守着办公室的公用网络去搜罗材料,别人也得工作呀。类似的例子有不少,但是说多了会让人觉得有点儿虚伪,好像因特网就是为了工作。其实大家都知道,因特网对于使用者的个人和家庭,都有着特殊的、难以一言以蔽之的作用。^211701a^   对于我和我太太而言,因特网进入家庭之后,突出的问题是每天晚上争夺电话的使用权。因为我们住的地方手机信号极差,电话线一占上,就失去了同外界联络最重要的手段,有时寻呼机响了半天,我还不肯下网,妻子就只好抱着手机在屋子里四下走来走去,试图找到一个信号稍好的角落,那样子就像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四处寻找无线电信号的特工。我总是恋恋不舍地断线,怀着一分歉意,把电话线让给她。   有那么一次,妻子下班后很累,早早睡了。而我还在旁边兴致勃勃地泡网,难免弄出了些响声,睡觉怕吵的妻子气急了,提出“你是跟网络过还是跟我过”的严正声明,吓得我赶紧关机。第二天早上,为了表示歉意和自己的远大志向,我向妻承诺:“我下半年就出本书,咱们好早日买房。等将来咱们家有了大房子,我就不会吵着你了。”谁知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妻更加气愤:“到时候,你就可以天天在另一间屋泡在网上过了吗?”   不过,因特网带给我们家的,更多的还是乐趣。当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时装站点,我总是招呼妻过来同看,她的感慨总是相同的,什么时候可以网上购物,不知实物是否如图片一样好看等等。我在此时最能表现,总是一张张空头支票开出:“没关系,你先看着,记住了,明儿我出国转播时给你买回来。”另外,自从我加盟四通利方体育沙龙,成为那里的“顾问”之后,每天都有大量的网友发来电子邮件,妻便喜欢与我一起读网友的来信,各种各样的意见都有,夸的当然令人高兴,骂的也让我们仔细琢磨,想想有没有道理,有时妻会很得意地说:“看,我说你还不承认,人家也说了吧。”有时妻则会对一些失之偏颇的指责批评大为光火,坚决地站在我这一边;不过更多的时候,她也会被一些很幽默的文章逗得笑作一团。阅读这些东西成为我们每天共同的乐趣。但是由于我刚上网时对因特网的认识还很差,有些问题总解决不了,比如起初在操作中就是解决不了邮件回复的问题,总是发不出去(好像是设置的问题),不单我急,妻也急。这时总赖四通利方的朋友们赶来帮忙,才解决问题。   妻对上网并无太大兴趣,但就如当初对足球一样,也是因为我而接触,并因我而喜欢。对于上网,她兴趣不大,理由是自己外语不够用,得先补补外语才行。我呢,心里既希望她尽快迷上因特网,这样就不会限制我没日没夜的上网;但又怕她迷上后会跟我争着上网,真是矛盾。   上个月妻去电话局缴费,回来后看了我半天,最终还是没说出什么责备的话来。我大为感动,赌咒发誓说:“以后我每周只上网两次,决不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