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那扇窗 陈小前 1998年 第22期 04版   整个寒假,在家里的活动不可谓不丰富多彩,可是总觉得生活中缺了点什么。返校后,便下意识地往机房走去。在走的路上,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整个寒假,我都在想念我那台亲爱的老伙计——电脑。   打开机房的门,迎面的第一张电脑桌上,它静静地站立着。我忍不住对它大叫一声:“你好啊,老伙计!”   打开电源,开机,一切正常。我随手拿起一张CD放进去,是一首英文歌。“Wherever you go,whatever you do,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无论你去哪里,无论你干什么,我都会在这里等待你)”哦,是的,你在说,你在这儿等,永远在这儿等我。我摸摸键盘,敲敲主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   什么时候起,电脑在我的生活中变得这样重要了呢?   在我进大学之前,“电脑”这两个字已经开始出现在各种报刊上,而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然而在那个偏僻的小县城,我始终没见过一台真正的电脑。只在模模糊糊的印象中,觉得它应该是有点像电视机的一种东西,对此心中充满了种种神秘的揣想。   进了大学,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告诉我们,学好电脑是如何如何重要,于是大家都期待着早点开电脑课。   终于到了大一的下半个学期,要开电脑课了。上第一堂课前,老师布置自己先看书。恭恭敬敬翻开那本厚厚的教科书,第一页就见到了一个我不明白的词汇:“回车”,往后翻翻,还有。我反复地琢磨:这是什么意思呢?学电脑和开车有什么关系呢? 问旁边的同学,他也不懂。   正式开始和计算机打交道了,闹的笑话就更多:开机了找不到自己的文件啦,关了机才想起忘了存盘啦等等。我现在还记得在电脑上第一次全程无误地操作是写了一封信给大姐,兴高采烈地告诉她:“我会使用电脑了”。写信用的是英语。虽然全信长不过二百余字,我还是把它打印下来,宝贝般地用快信寄了回去,像打了一场胜仗一样高兴。   没料到电脑技术的发展速度这么快,当我大四的时候搞毕业设计,自己竟然分配到一台386。   ……   回想起来,我在本科四年,硕士三年,直到开始攻读博士的过程中,和电脑打交道的轨迹清晰可见:从学校公共的计算机中心到自己的机房、从386到486再到586、从5寸盘到3寸盘到光盘、从DOS到Windows 3.1到Win 95;以及多媒体、Internet……   而我的生活也因为电脑而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忘却的记忆:第一次用Pascal实现了动画效果(虽然后来改用C++)、敲出自己的第一篇论文、编出第一个通用软件、在计算机旁日积月累听熟了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全部作品……   在我的电脑里,每次在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之前,首先会运行一个叫“中文之星”的软件。这个软件有一幅很有意思的画面:一个调皮的小孩子,推开了一扇窗,忽然间满脸惊喜。   他看到了什么?   我常常觉得,我就是那个孩子,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里,推开了一扇窗,从而发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