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成为谈信息、信息资源及其利用 李曜明 1998年 第27期 01版   两院院士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汪成为教授就信息、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1  21世纪的人才要有和信息社会接口的能力。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第一生产力,是与生产资料中的信息属性分不开的。信息比什么都宝贵。不仅要让青少年掌握技巧,更要让他们学会使用信息资源。   有人认为,青少年只要学会打字,会玩游戏,会使用教育软件,就等于掌握了计算机。汪院士对此不以为然,“技巧性的东西太容易学了,不要以为懂点技巧就掌握了信息技术。”他主张从最基本的层次入手,给学生灌输、普及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概念,使他们对信息社会有更高层次的认识。^270101a^   “没有物质的话,什么都没有了;没有能量的话,什么都不变化了;没有信息的话,什么都无意义了。”他说,“从这点来看,信息无处不在。”   汪院士对信息自有一番理解。他说,马克思、恩格斯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第一”是怎么加上去的,它有没有科学的含义?汪院士分析说,“马、恩看到了他们生活的时代以及他们以前的时代生产三要素中生产资料的机械、化学等属性,但是,在那个时代,他们没有看到生产资料中的信息属性。其它东西是越用越少,而信息是越用越多的,越共享,越发挥作用。别的东西,比如说运煤,耗时耗力,电力在输送过程中也有损耗。唯独信息,它以光的速度去传播,传播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损耗。所以,自从有了信息技术以后,生产数据信息属性便具有了增值的作用,而且,这个增值作用发挥得特别明显,从而使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而且确确实实变成了第一生产力。这个‘第一’,是和我们信息时代的特征分不开的。”   “要让青少年从信息的本质、重要性上去认识这个问题。信息属性的含义,是指信息资源建设。从这点来理解,就不能仅仅教给孩子和成人一点点技巧,要让大家都来搜集信息、利用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制作信息、保护信息。” #1  办公室及家庭的计算机里如果没有数据,很少、甚至没有信息,那就和摆放了一套高档家具差不多。计算机里的信息资源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针对不少地方存在的只重视硬件,不重视软件;只重视买信息处理设备,不重视信息资源建设等现象,汪教授认为,这是对信息技术的误解。他说,这些年,他从南看到北,看到国家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很快,计算机普及率提高很快,非常高兴。但是,他同时也看到“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货货不好”的问题。许多单位和个人买了计算机,也建了数据库,可是里面并没有多少数据。“光纤拉起来了,计算机买了,交换机也买了,前20分钟给人的印象很好,有一个多媒体的界面、非常漂亮的主页,机器连在Internet网上。可是,20分钟以后,一查某地的数据库,或者是空的,或者还没有建。偶尔看到一个经济决策咨询系统,查出来的数据却是去年的。可见,决策部门并没有真正用这个系统做决策。如果用这个系统做决策的话,那么就糟糕了,决策非失误不可。所以,要提高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   在他看来,办公室里放置两台计算机,放一个大屏幕显示器,和摆放一套高档新家具的意义差不多。“更值钱的是你计算机里的数据库,数据库里要有真实的数据,数据要更新,并且这些数据在应用着。同时,我们每个人要积累数据。信息资源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1  教学软件不能是书本知识的图形化,而应注重启发式教育。要开发交互式、智能化的软件。系统应该开放,尽量做成基于网络的软件。   汪院士认为,人相当多的感受是从视觉获取的。“我在街上遇到一个30年前的老同学,开始我不敢认,但是,等他一说话,一做手势,这个图像就和几十年的印象匹配起来,我很快就回忆起这个同学当年的英姿。有些问题定量说不清,用定性的比喻或图像一描述,就立刻明白了。而多媒体教学信息传播快、信息含量高,视觉效果比较好。现在的教学软件,应该尽可能多地去利用多媒体技术”。   有的地方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习某种汉字输入法,汪教授认为,有些事情不要太强求一致。不必用行政命令让孩子们去学习哪一种输入法,因为中文输入的方法发展很快。国家语委决定普及汉语拼音,应更多地推广基于拼音的一些输入法。在他看来,学校培养的学生和机关的工作人员,并不都是打字员,不必去追求绝对的输入高速度。实际上,一个人使用计算机时,大部分时间是用脑去思索,真正用于敲键盘的时间很少。   谈到教学软件问题时,汪成为说,教学软件不能是书本知识的图形化,不能只把老师的教案做成光盘,而更应该注意启发式教育。应该开发交互式的软件,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孩子在用这个软件的时候,他的知识和这个系统的知识能够同步见长,也就是说,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自己的学问见长了,这个系统的学问也见长了,系统本身做得更加智能化,更加了解用户的特性,和用户更加匹配了。   他认为,系统应该开放,要尽量想办法做成基于网络的软件。光盘做得再好,也只是在一个盘上,有很多局限性,应该让全世界都能使用。“我们国家的光纤铺设比较快,我相信,早晚有一天,在青少年教育中,在成人学校中,都会尽量利用网上的知识。至于英文变成中文,问题不大,因为现在已经有不少比较好的机器翻译软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