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了好奇心之后是什么? ——回首’95中国电脑市场的“多媒体热” 著名评论家 蒋白俊 1995-12-08 多媒体主要热了这么几样东西:声卡、视卡(包括电视卡和解压缩卡、MPEG卡或它们的集成卡)、CD-ROM,以及VCE小影碟、光盘读物、麦克风和防磁小音箱。 电脑展览会恐怕是今年在各大城市开得最多、开得最热闹的展会了,在电脑展览会上,几乎所有的硬件厂商都将其PC机的多媒体功能作为吸引参观者的特别手段,几乎所有的机器都无一例外地在放映着VCD上影碟上的欧美港台电影。能够看电视、通过VCD小影碟看电影、能够唱卡拉OK、可以替代家中的音设备是兼容机整机经销商和多媒体板卡经销商用来号召用户的最大的一面旗帜。 创通是市场上多媒体产品的旗帜,这家新加坡公司来到中国已经三年了,只是从去年底、今年初才开始了它中国大陆消费市场的“火红的岁月”。从年初起,“声霸卡”、“视霸卡”、“创通多媒体升级套件”就成为报刊上大幅广告的内容,成为许多大大小小电脑企业商店门前的招牌。可喜是许多招牌上的“霸”字不久就消失了,变成了“声卡”、“视卡”,因为经销者终于明白了“声霸”、“视霸”原是新加坡创新公司注册过的商标而非一般通用的商品名称,不论出于良知、对秩序的尊重还是怯于官司,他们在95年究主动停止了“盗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侵权行为。 年初被炒得火爆的多媒体热潮或许会使创通有一种今年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可是,不久爱捷特来了,产品同样是声卡、视卡、多媒体升级套件,只不过名称稍稍不同,叫“声佳卡”、“视佳卡”,比创通的产品少了一些“霸气”。这两爱新加坡公司拥有世界多媒体市场的绝大部分,它们在中国开始的竞争无疑是1995年中国多媒体市场热潮的一个原因,也是一个结果。当然,由于爱捷特来的稍迟,用创通某人士的话说是“我们已经等了他们三年”,所以,实质上的市场撕杀还有待于1996年。 世界普及型声、视卡产品虽然被新加坡人抢了个先手,但中国厂商却并没有象他们制造销售PC整机的兄弟们那样“只争代理”或只努力仿制,不少国内有影响有个性的电脑企业根据中国的国情和老百姓的文件生活特点开始研制PAL制或全制式的“电视卡”、“电视录相卡”,有的还将这样的功能与MPEG卡、声音、视频功能结合起来,推出了几合一的多功能卡。这些商品很快就推上了市场,在成为发烧友的玩具的同时,成了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深怀兴趣的新闻记者们“爆炒”的热点。 多媒体热的另一个重点是CD-ROM热。 CD-ROM本来并不是专为多媒体应用而发明的,在国外的电子计算机领域,CD-ROM驱动器在PC上更多的是为了扩展容量。因为它的可靠性,不会在使用中染上病毒,因而可以用来装载数据量大而且比较重要的软件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它至今还没有完全替代磁带机,然而,多媒体技术是声音、图象、动态影像方面数据量极大的特殊需求在CD-ROM的成熟中找到了“依靠”。 95年中国电脑市场的CD-ROM驱动器热,追踪起来最根本的推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它加上MPEG卡看VCD小影碟;二是可以方便地使用CD盘上的多媒体工具图书。这两条实际上更多地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愿望中。究竟有多少真正有价值值得看的VCD小影碟呢,了解电脑市场的人都是十分清楚的,起码现在还缺少基本能够供使用的小影碟;至于多媒体的工具书如字词典、百科全书一类,就更薄弱之极。能够搞到、买到的,还仅是一些“玩闹级”的、花拳绣腿一样的东西,其作用最多就是能够演示给你看所谓现代电子多媒体工具图书是怎么回事,有那些便利和可能性。而一心向往“电脑多媒体化”,踊跃购买CD-ROM的多数用户们似乎并没有仔细考虑和考察短时间里有没有足够的合适的CD盘片供自己使用,而是“先搞它一套再说”地给自己的电脑装上了CD-ROM。而在实际上,使多媒体热迅速升温的动力来自CD-ROM的大幅降价。年初,两倍速的CD-ROM驱动器还要一千五百元人民币以上,到了四五月就降到了一千多一点儿,进入八月降到了八百五十元左右。十月份以后,四倍速的CD-ROM驱动器开始大量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体的广告和计算机展示会上,很快成为电脑配置CD-ROM的主流,其价格也由年初的近三千元降低了一千三百元左右,而两倍速的则跌到了五百元上下,不及年初三分之一。这样的价格落差对于那些整天没事就想去电脑商场多媒体柜台前耗着的发烧友们来说当然是时时刻刻充满诱惑力,稍稍忍耐不住就搬了一台回去。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推动”是盗版VCD的泛滥。尽管大部分光盘的内容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意思,许多人还是因其过分低廉的价格而时时刻刻心里痒痒,而最后买了一台CD-ROM驱动器回去。国家不断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出台实施,打击盗版工作的不断深化也促使不少电脑用户担心“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大量买盘,买到最后就干脆买回一台CD-ROM驱动器装上,否则,他回家看到自己那越堆越高的CD盘片会觉得自己有病! 1995中国多媒体热中商家卖出的CD-ROM的主要品牌是索尼、宏基、松下三种,日本、韩国、欧洲和东南亚一带的其它品牌在市场上也有,但没有在销售中成为主流。 声卡的价格95年一直是“一落千丈”,3、4月份还在800~ 1000元俳徊的16位声霸兼容卡,进入10月份,已经跌到了300元左右的“低谷”,且看不到起死回生的半点希望。这种“商家痛、用家快”的市场走和进一步加热了多媒体这锅“汤”。其它的多媒体商品都是依附在声卡、视卡、CD-ROM这两大类多媒体的“硬件基础”上的,其销售情况基本上是跟着这两类产品的热而热,趋热的原因和态势与这两类商品基本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