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信息产业的黄金年华 熊晓鸽 陈宗周 1995-02-24 陈宗周:晓鸽,很高兴你能参与我们的“电脑时空”栏目。上个Weekend(周末),给你打完电话后我突然想起,我这里阳光明媚,是下午五点,而你那边的硅谷却是午夜两点钟了。在这个时差区里,我曾坐波音747飞了整整十五个小时,距离不近啊。 熊晓鸽: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段距离就不是那么遥远了。从我在硅谷Sa Mateo的办公楼出发,沿92号公路,驱车越过圣克鲁兹山,就是太平洋西岸的半月湾,彼岸就是亚洲。如果打电话,距离就更近了,你的声音清楚得和Local(本地)电话一样。就算我在空中旅行,飞来飞去,也还有一条热线随时与朋友们保持联系,那就是E-Mail(电子邮件),我经常通过E-Mail得到大家的信息。 陈宗周:这正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造就的现代时空观。在我国古代有“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那时候,象外敌入侵这样的特急信息,只能在烽火台上举烽火来传递。古埃及的信使,也只能靠骑马飞奔来传递尼罗河洪水到来的情报。古代社会和现代信息社会的时空观,有天壤之别。现在,不是有“地球村”的说法吗? 熊晓鸽:在公元史上第二个千年行将结束的时候,地球村的亚洲部分奇迹般地繁荣起来了。我在亚洲各国旅行,看到到处都是经济高速增长、到处都在大兴土木的景象。与欧美国家长期的经济不景气,成很鲜明的对此。一位银行家形容,亚洲现在是“一分钟 产生一个新百万富翁”的年代。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00年,仅亚洲东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将占全世界的一半,贸易额也将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世界经济的重心,已不可逆转地向亚洲地区偏移了。 亚洲经济(除日本外)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使得欧美的投资机构对亚洲的经济与市场刮目相看。尤其是东亚国家,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商来投资高技术与信息产业。国外的投资,对亚洲国家的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原因在于国外投资者不仅带来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技术和管理的经验__这是作为附加值的投资。 今后五年中,信息产业对亚洲各国、尤其是东亚各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正象日本与台湾信息产业在80年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的经济起飞一样。我认为,今后几年,是亚洲信息产业发展一段最重要的时间,也可以说是亚洲信息产业发展的黄金年华。 陈宗周:能举例谈谈你印象最深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吗? 熊晓鸽:日本连续三年经受日元升值、出口额滑坡、国民生产总值几近负成长冲击,经济没有活力。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信息产业市场目前仍占亚洲的很大份额,不容低估。 与日本的疲软相比,亚洲其他部分倒是生龙活虎,给人印象更深: 印度的软件产业这几年正飞速发展,在称为“印度硅谷”的班加洛里高技术工业区,已建立了世界著名的软件开发和出口基地。现在,印度的软件公司已租用了72条高速卫星数据通讯线路与国外软件客户保持联系,1994年,印度的软件出口额已达4.5亿美元,软件已成为印度重要的出口产品。 中国的台湾省,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引入注目。台湾的个人电脑主机板、键盘、鼠标等的产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其中,主机板的产量1994年估计达1200万块,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大量出口到欧洲和北美、日本、韩国等。台湾已拥有世界著名电脑厂商和世界著名的电脑品牌,如宏基公司和Acear(宏基)电脑。台湾宏基公司1994年的个人电脑产量已超过100万台,营业额达32亿美元,已进入世界十大电脑厂商的行列。宏基公司的Acear电脑大量出口,抢占了不少海外市场,在东南亚和南美洲,已打败IBM、COMPAQ等,成为销量第一的王牌电脑。宏基的经验,将编入哈佛大学教材。 台湾还正雄心勃勃地挤入世界IC(集成电路)市场,在1985年召回原在美国TI(德州仪器公司,曾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任副总裁的张忠谋博士之后,经过十年创业,台湾的半导体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台湾已成为占世界第四位的半导体产地,而且正向前三位的美、日、韩发起冲击。 陈宗周:如果谈到IC,恐怕韩国的发展更为典型吧。 熊晓鸽:是的,韩国的三星(Samsung)公司在半导体存储器方面的发展的确令世界瞩目。三星公司是多元化经营的跨国公司,它的电脑显示器产量约600万台,居世界第一。但是,它在这些方面的业绩却被它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方面的巨大成功所遮盖了。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对DRAM的需求剧增。现在的一台多媒体个人电脑中,内存条(即DRAM)的价格占很大的比例。三星公司正是早就看准这一点,投巨资开发DRAM,曾创造投资8亿美元建厂,在8个月内建成投产,收回8亿美元的近似于神话般的经济奇迹。现在,三星公司是世界最大的DRAM供货商。它的DRAM占全球市场的10.8%。从1994年下半年起,三星公司每月的半导体产品出口量为10亿美元,与同年中国整个电子工业每月的出口量大致相当。 三星公司为保持在DRAM方面的霸主地位,还不断招回留学生,加大投资,开发领先的产品。1992年8月,它在世界上率先推出64M的DRAM;两年后,在1994年8月,它又在世界上首次推出256M的DAM,这块指尖大小的硅片上有2.68亿个晶体管,可存储2000页报纸或80000页16开打字稿的内容。三星公司正在向1G(1G=1024M)的DRAM进军。它计划到2000年,仅256M DRAM的年出口额就达100亿美元! 中国:风高浪急,却是千载良机。 陈宗周:亚洲各国和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真是扣人心弦。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吧。1994年,中国信息产业的大舞台上,风浪骤起,竞争紧张激烈的程度,差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回眸去年的这个时候,作为中国信息产业的旗手和风向标的北京中关村,一片“狼来了”的呼喊声。外国著名电脑厂商几乎在同一时刻在中关村抢占滩头,给人以“鬼子进村了”的压迫感。 熊晓鸽:去年春天,美国著名厂商进军中国还有一个特点,几乎都是头号人物亲临北京,如IBM、Microsoft、Intel的总裁等。这些人在美国都是非常知名的人物,他们亲自到中南海紫光阁拜会中国高层领导人的消息,在美国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引起美国信息产业界的中国热。我在美国经常要做的事情之一是应邀参加各种讲演会、讨论会,在这些会上向美国的各界人士介绍中国信息产业和市场的有关情况。这些介绍有些是ABC式的,有的却是相当深入的。例如,我收到邀请,下月10日_11日又要在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参加哈佛亚太商业研讨会并作讲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水平很高的研讨会。我讲演的主题还是中国的信息产业和市场。同时,我也准备在会上为《电脑报》收集一些资料。 陈宗周:外国人这么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当然不是为了到中国来发免费馅饼,他们是盯着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而来,他们是来寻找商业机会,是来赚中国人的钱或者是用中国人替他们赚钱。所以,去年这个时候国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他们怕“鬼子进村”会一举摧毁中国幼稚的民族信息产业。 熊晓鸽:这样看问题恐怕有些片面吧!中国不是正在改革开放吗? 陈宗周:的确,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1994年,中国信息产品市场的大开放,引来了信息产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可以说是“风吹浪打,胜似闲庭胜景”。1994年,中国的电脑市场销售突破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以上;电脑产品出口达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达66.6%。有人估计,在1994年,中国的电脑产品的出口额超过进口额,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 1994年,中国电脑销售量为70万台,从而使电脑装机数量从1993年的150万台跃升到220万台。不过,对220万台这个装机数,我个人认为是大大被估计低了。中国的电脑装机数历来被低估,这是因为统计不全的缘故。官方的统计数字主要来自工业生产部门,对全社会电脑保有量而言,这样统计造成很大的数额缺省。有大量的电脑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而不在官方统计数字之内,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我估计,中国的电脑实际装机数,应超过公布数字的50-100%,装机数在300万_400万台左右,也许还会更高。 据电子工业部经济运行与体制改革司拟定的目标,1995年,中国电子工业的微电脑产量将达132万台,比1994年将是一个飞跃。1994年电子部统计的行业内微电脑产量只不过是17.6万台,两年产量相差一个数量级!中国的信息产业,在“鬼子进村”一年之后,竟以这样大的气魄前进,这恐怕也是世界少有的大发展。按照这样的发展,我估计,1995年中国的电脑装机量会增加到500万台以上。IDG曾估计到2008年,中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脑市场,这种预言很有可能实现。 熊晓鸽:你谈的主要是硬件产品市场,其实,中国的软件产业及市场也有很大潜力。亚洲国家在80年代到90年代,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主要是在硬件方面,究其原因,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当务之急是建立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内外向市场。同时,使用者的操作技能也有待提高,因此,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熟悉工作平台(主要是硬件平台)上而不是放在Solution(解决问题)上。随着亚洲电脑使用者的成熟,他们的精力会转向选择有用的软件上,他们在软件方面的投资会大大增加。 据IDC的最新预测,对硬件系统的投资,1994年仍占亚洲信息产业总投资的70%,其中最低为新加坡,为 50%,最高为中国,约占87%。如果中国在硬件方面的投资比例降到新加坡或日本的水平(日本约占投资的55%),在软件方面的投资将会急剧增加,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软件市场。 国外的厂商是十分看好中国未来的软件市场的。在这里,我向《电脑报》读者透露一点独家消息:“蓝色巨人”IBM公司为了不让Microsoft公司在亚洲操作系统市场上一花独放,已准备用其OS/2 Warp操作系统来与Microsoft的DOS和Windows大战一场,战场就选在中国,请读者们注意3月底、4月初IBM在中国的举动。 陈宗周:中国软件市场的发展,也必将推动中国的软件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可能象印度那样形成一个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软件产业。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三金”工程,努力建设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再加上中国的通信事业也以“爆炸性”的高速度在发展。在风云际会之中,中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千载良机已经到来了。中华民族正在步入信息化社会之门,中国的信息产业正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熊晓鸽:这正是使全体炎黄子孙扬眉开怀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