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在美国 本报记者 陈宗周 1993-10-15 在美国访问,感受最深的是电脑文化在群众中的普及,这一点,从美国家庭的电脑普及率可反映出来。 美国有多少家庭拥有电脑呢?我在国内看到好几个资料,都说大约在25%左右。到美国后,听我说到这一数字,朋友们笑着说,那是前几年的黄历了。目前,美国家庭的电脑普及率已达到35%,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脑。 在我们接触的美国华人朋友中,家里没有电脑的不多。司机邹先生、导游金先生都有电脑,而他们原来的专业是美术;联络员文小姐,是搞舞蹈的;翻译沈先生,是研究经贸的访问学者,他们家里也有电脑。至于搞技术的尤其是搞电脑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对电脑感兴趣的,远不止是知识分子阶层。一天,赵三平博士请我在纽约ChinaTown(唐人街)的肥仔餐馆吃饭,顺手把我与《电脑报》编辑曾跃龙先生等合著的《怎样用电脑写文章》一书放在餐桌边上,Waiter(服务员)先是一次又一次好奇地俯身看书名,最后竟忍不住拿起书来翻看,看他那兴致勃勃的样子,也许是个电脑迷。 电脑在美国农村的普及情况又如何呢?9月14日,我们驱车从美加边界的水牛城到纽约,出水牛城不久,高速公路两旁阡陌纵横,漂亮的农舍、牧场不时掠过,一派秋色中的田园风光。这一带,应该算是很标准的美国农村了。听说我们想实地看看美国农户,司机临时把车停在一家农户的外面。这家农户的男主人不在,年青的女主人和两个女儿正在屋边自己的儿童乐园玩。听说我们从中国来,女主人热情地和我们谈了起来。她说,她先生养了600头奶牛,算是收入中上水平的农户。随后,又热情地请我们到家里参观。在她宽敞且富丽堂皇的客厅里,我一眼看到桌上有一台PC机,我问这台电脑是不是她女儿用的,女主人摇摇头,说这是大人用的。一边说,一边又揭开另一张桌上边的盖子,桌上又是一台PC机,这台电脑才是她7岁的大女儿用的。随意选择参观的农户家里有两台电脑,使我们很开眼界。仔细想想也不新鲜,美国的“城里”和“乡下”原本就没有太大的差别。 美国的家庭用电脑来干什么呢?朋友回答道:最主要的用途是打字和整理资料。 在美国,我到过不少城市,没有见到我国城市中遍地可见的“电脑打字”的招牌。想想也不奇怪,越是普及了的东西,人们越不刻意宣传。就好象人人都有手表后,从来听不到有人告诉别人:我有手表。在美国,打字都是用电脑,也就用不着再挂“电脑打字”的招牌。 由于用电脑作文字处理在美国普及,文字处理软件也特别好销。在美国,每年销售的软件中,用于文字处理的软件要占60%。联想到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用PC机作文字处理是大材小用,也许美国的现状能给我们一点启示,用电脑作文字处理,本身就是意义深远的一场大革命。 电脑在美国家庭中另外的重要用途是子女教育和娱乐。此外,由于美国的通信十分发达,电脑网络和数据库业也很发达,把家庭电脑用于通信,包括PC-FAX(电脑传真)、E-MAIL(电子信箱)、BBS(电子广播广告牌)等也不少,这些,笔者将在后面的《美国见闻》中陆续向读者介绍。 飞机、汽车与电脑 有人说,在美国、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电脑。此话,并不算夸张。在吃的方面,只要到超级市场走一趟,就会看到各种食品的包装上都有条形码,自然是由电脑对生产、销售进行管理;在住的方面,我们所到的大小酒店,都是用电脑对旅客进行管理;在行的方面,电脑起的作用就更大了。 在美国旅行,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和飞机,火车倒很少有人坐,据说,火车的票价比飞机贵,一般是有钱人作豪华旅行时才乘用。 在美国乘飞机,的确是太方便了。机场多---许多大城市都不止一个机场,纽约市有三个机场;机场大,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有上百个登机口,这样规模的机场在美国还不少;航班多,许多机场每一两分钟就有飞机起飞,路过机场,总见各种飞机鲫鱼过江似地一架接一架地起飞、降落,形成很动人的景观。 美国如此发达的航空网,是靠着一双有力的手在支撑,那就是电脑网络,从旅客管理、后勤供应到飞行调度,都依赖于电脑网络,有了它,庞大的美国航空系统才可能繁忙而有序地运行。 第一次乘美国航班时,我们也象在国内一样,提前一个小时到机场办登机手续,朋友们说不必,提前20分钟就足够了。后来发现果然是这样。把机票交给检票员,他在电脑键盘上噼噼啪啪敲几下,一两分种后,座位确定了,打好旅客姓名的登机牌也递到手中。在美国乘飞机随到随走,真象乘公共汽车一样方便,而这种方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广泛用电脑进行管理而带来的。 美国还被称为“装在车轮上的国家”,这是因为它们的公路运输也十分发达。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实在是很惬意的事,道路宽阔---单向四车道、六车道;路旁草坪、林带把大地遮盖得严严实实,不见尘土飞扬。汽车车速很快,一般每小时跑60-70英里(1英里=1.6公里),我们的车速经常开到每小时90英里(140多公里),为此还吃过罚单。 车行飞快,一是路况好(包括管理好,高速公路的管理已电脑化了),二是车况好,美国生产的新款汽车,都用微电子技术武装起来,自动化程度很高。我们在纽约的皇后区参观了有名的标准汽车零件公司,使人惊讶的不在于这家工厂大量采用了CAD(电脑辅助设计)和CAM(电脑辅助制造)技术,而在于它竟有自己的集成电路车间,生产汽车上的专用集成电路。隔着超净室的玻璃墙看进去,穿白大褂的女工在无尘环境中紧张操作,使人禁不住发问:这是在汽车零件工厂里吗?这个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出电脑渗入汽车业的趋势,这种趋势还正在加速发展。 ? “摸月球”---电脑在教育、娱乐中的应用 美国的博物馆很多,据说,仅在首都华盛顿,就有十多个科技博物馆,我们只参观了其中的航空博物馆。航空博物馆很壮观,数万平方米装有空调的展区(我们去过的美国大小博物馆都有空调)内,从莱特兄弟飞机到阿波罗登月飞船,人类航空航天史上的各种飞行器实物都在这里露面,十分壮观。在进门处,一块由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采来的石头更引起参观者兴趣,都好奇地伸手去摸,把这块月球石摸得光亮、晶莹。伸手就摸到月亮,这给人以奇异的亲身体验和终身难忘的印象。 美国的教育和娱乐,很注重这种“摸月球”式的直观、生动的方法,电脑在这种直观教育方法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西岸的落杉矶,有两处著名的娱乐场所,那就是好莱坞电影城和迪斯尼乐园。我们在参观中发现,那里设计的各种“摸月球”式的娱乐活动,好多都离不开电脑。 在迪斯尼乐园,我们有一次惊心动魄的“摸月球”式体验,那是一个叫“星球旅行”的娱乐活动。早就听说这个节目很剌激,但当我们走进场内,在座位上坐定、系好安完全带后,面对银幕时仍想象不出剌激到什么程度。灯光一熄就紧张起来了,我们从“轨道车”进入“发射中心”,轰轰隆隆之间就进入“太空”。太空遨游,景色怡人,可惜,厄运马上就到,眼前出现流星群,一块块石头笔直向我们飞来,我们下意识地躲避,吓出一身冷汗。“飞船”在流星群中左冲右突,“座舱”翻江倒海似地颠簸,眼前光亮眩目,响声震耳欲聋,仿佛是在劫难逃。好不容易回到了地球,真有谢天谢地的感觉。同行的一位女士是被扶着出来的。其实,在整个节目中我们都在原地未动一步,是电脑调动声光电各种效果,造成如此剌激的体验。 在纽约麦逊大道上的IBM科学与艺术中心,我们又有另一种“摸月球”式的参观。这里的多媒体技术使我们进入一些未曾经历过的境界。在一部关于考古的多媒体电脑旁,我手在触摸屏上一指,庞贝城毁灭的悲壮历史就展现在眼前,再看屏幕上被火山吞没的城市及人群,历史就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我活生生地“摸”到了历史。我又选了绘画艺术、环境、科学史等几个主题,都是用触摸屏技术方便地“摸”出来的。 在IBM科学与艺术中心,我还揭开了一个迷底。美国好莱坞今年最走红的科幻片《侏罗纪公司》的制作过程,在这里展示出,那以假乱真象活的一般的恐龙,都是用电脑三维动画技术创作出来。那些惊险的场景,也是电脑特技的杰作。没有电脑,《侏罗纪公司》这样的巨片不会问世。没有电脑,人类不会有“摸月球”式的经历。 ?图书、期刊与电子出版物 美国纽约是世界出版中心之一,出版业发达,书店就不少,而曼哈顿区,又是纽约书店最多的地区。在曼哈顿,我特意去逛了一家著名的百年老店---Barmes&Noble公司(简称B&N书店)。这家书店的门楣上用斗大的金字写明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书店,进门后,我发现这个“世界之最”名不虚传。 书店太大,我们只看电脑部分。重庆大学的访问学者刘鸿健副教授和我估计了这部分书架的总长度,大约有200多米,如果每米书架(5层)有20多种书,这里的电脑书籍种类应在5000种以上。美国电脑书籍种类如此之多,一是由于这门学科发展太快,分支学科太多;二是由于新软件层出不穷,配合每种新软件出台,往往会出版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新书。难怪电脑图书汗牛充栋了。 不但电脑图书围着热门软件转,连期刊也围着热门软件办,象DOS、DBASE、Windows这类的新老软件明显都有自己的“私家刊”。紧扣着热门软件出书办刊,这是美国电脑界的一大景观。 书出多了,读者当然受益。我对电脑史有兴趣,但国内这类书极少。在B&N,我很快找到七、八种这类书。我还正在收集关于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资料,在这一下子找到三种关于他的传记,而且都是93年出版的新书,真叫人喜出望外。 当然也有让人遗憾的事,那就是美国的书价实在不便宜。就拿三种比尔·盖茨的传记来说,两种纸皮书都是13美元左右一本,另一种精装的为每册35美元。一本仅260页的《Welcome to CD-ROM》,价格为20美元。购书付款时还要加上8%左右的税金,这样的书价对美国读者来讲也不是很轻松的,常有美国报刊报怨书价上涨太快。大陆去的留学生就更觉书价昂贵,为省钱,干脆托人在中国买中文书替代英文书。内容相近,价格要差几十倍。 美国的印刷版出版物价格不断上扬,而电子出版物的价格却在不断降低。B&N书店隔壁几家就是在曼哈顿也颇有名气的电脑书店,在这家电脑书店,可看出电子出版物的辉煌前程。 美国的电子出版物分为磁盘出版物和光盘出版物两种,前者一般称磁盘软件,后者一般称光盘软件,目前最多的是CD-ROM。在这家电脑书店磁盘软件很多,种类有上千种之多,主要是游戏和教育软件。CD-ROM虽然目前的种类还不及磁盘软件,但由于两者价格已很接近,而光盘容量远高于磁盘,实际价格更便宜。我在这里看到一张光盘,是小孩用百科全书,售价仅6美元。这价格目前也许不典型,但是,这反映出一种趋势:在美国以CD-ROM为代表的电子出版物,已经向传统的印刷出版物挑战了。 ? 秀才不出门,能办天下事 美国几十年前就普及了电话,现在又普及了个人电脑。个人电脑加上电话,就与一个精彩的大世界搭上了线。 美国这两年的FAX(电话线传真)普及很快,我在美国的朋友,差不多家里都有FAX。与打电话相比,FAX传递信息更准确,有白纸黑字保存,而且也更省钱。难怪,大家都趋之若鹜了。电脑玩得熟的朋友,喜欢用个人电脑加上FAX卡来传递信息而不用专用的FAX机。好几位热心朋友给我推荐高速FAX卡,说卡上的Modem(调制解调器)速度达14400bps,一分钟就可以传送一部几万字的中篇小说。这样的FAX通信方式,此邮递更快且更合算。 还有一种流行的通信方式是E-MAIL(电子信箱或电子信函),E-MAIL只能在电脑网络中进行,不过,美国已电脑网络化了,电话线把本地的、全国的,甚至全球的电脑网络联在一起,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脑网络。为了说明美国电脑网络的无孔不入,我举一个例子。有位朋友在康乃尔大学的纽约医院工作,他告诉我,他们医院连病房里也有电脑,医生查房或护士打针发药,都可直接在病房的电脑里向医院的局域网调用或输入有关信息。美国的电脑网络常常有几万、几十万的用户,有名的Internet网有上千万用户。有这样发达的电脑网,E-MAIL当然方便、畅通。电脑网络中的个人电脑用户,只要申请一个电子邮址(一组密码),知道你电子邮址的人就可以往你的电子信箱里送电子信函了。美国的许多人,一起床或一到办公室,总习惯于先打开电脑里的电子信箱看看有无电子信函。 有了电子信箱,办电子期刊或电子报纸就方便了,只要在电脑上编好报刊,从电脑网络里向读者的电子信箱里投递就可行,所以,美国的电子报刊越办越多。目前,中文的电子期刊也在美国出现了,如《华夏文摘》。除了单向交流(从编者到读者)的电子期刊外,又出现了多向交流的电子刊物。1992年7月,美国的Usenet网中又冒出一个叫ACT的多向交流中文电子刊物,目前已有上万个读者兼作者,这些人遍布世界,利用ACT发表小说、新闻,讲笑话,侃大山,所以有人说ACT的侃爷遍世界。比ACT这类多向刊物更普及的是BBS(电子广告牌),它是电脑网络中开辟的可公共使用的空间,供大家发布各种信息。 在美国,借助电脑网络,还可联机访问各种数据库。美国的数据库业在全世界很有地位。目前共有上千家数据库公司,远远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数量的总和。美国可联机检索的数据库超过3000个,每次检索费用平均5美元左右。靠电脑网和数据库,全球信息瞬间可取,不但做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而且进而达到“秀才不出门,能办天下事”。这,是电脑搭上电话线所创下的奇迹。 ? 硅谷与华人 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是美国高技术产业的摇篮和代名词,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微电子技术基地。作为《电脑报》的记者,我对访问硅谷有极浓厚的兴趣。 从旧金山国际机场驱车南行,沿着101高速公路向圣何塞方向急驶。开车后几分钟导游告诉我们,这已经是硅谷了,从这里到南面的圣何塞市,东临旧金山湾,西靠太平洋沿岸山岭的一大片谷地(1000多平方英里),都属硅谷的范围,硅谷实际上是旧金山湾区西部的城镇群。 由于旧金山多地震,硅谷的城镇里多是二、三层的房屋,布置也不太拥挤。从车窗里望出去,在加州的明丽阳光下,漂亮的小洋楼与参天的大树、如茵的草坪、姹紫嫣红的鲜花构成一幅怡人的硅谷风景画。 硅谷环境的优美,即使在公司林立的区域也如此。我们下榻的酒店位于森尼维尔市的蒙特大道,这里应算硅谷的心脏地区了,不远处,就有HP、Apple、Intel、AMD、sun、Tandam这些赫赫有名的跨国公司,南面稍远处,还有IBM公司一家很大的工厂。这么多大公司云集森尼维尔附近,并没给城市带来高楼群和喧闹。如Apple公司占了很大一片园区(当地人叫Apple村),但多是二层楼的房屋,Apple总部大楼,也不过是一幢五、六层的淡黄色办公楼。企业周围都被草坪、鲜花、林木包围。说硅谷是个大公园,也许并不算过分。不过,在硅谷牧歌一般美丽而恬静的背后,是高技术企业间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竞争。Intel公司以制造PC机的微处理器而称霸于世,可是,隔着一条高速公路,几乎是与Intel门对门的地方,崛起了另一家生产PC机芯片的AMD公司,看见两家公司在这么近的地方进行芯片大战,不禁令人哑然失笑:真好象贴身肉搏战!硅谷公司竞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许多硅谷公司也大量裁员。我们到硅谷前不久,Apple公司在南面圣何塞的一个车间就裁员不少。 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硅谷华人近年来却引人注目地扩大了影响。 在硅谷,华人处处可见。导游翟先生告诉我们一句当地的名言:硅谷的一家公司里,如果找不到一个美国人并不奇怪,因为老板可能并不是美国人;如果找不到华人就很奇怪,因为一般的老板不可能不雇用华人。华人聪明、勤奋,很受雇主的赏识,常常被提升到重要的岗位,而遇到裁员,往往轮不到中国人。而且有的华人在硅谷开始开办起自己的公司来。随着大陆、香港、台湾的中国人数量在硅谷增加并扎下根来,现已形成很有影响的硅谷华人社区。在森尼维尔,我们逛了一家规模很大的由华人办的食品超级市场,里面的食品主要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看到琳琅满目的贵州茅台、福建粉丝等中国商品,真有点恍如在中国的感觉。在圣克拉拉图书馆,我捡到几张纸片,竟是专为华人办的小学、幼儿园的招生广告。为华人服务的各项事业,在硅谷兴隆起来。 华人在硅谷的影响不断扩大,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华民族将要在世界的高新技术领域内写下更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