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 辛易 1993-01-08 一、英俊少年 1937年2月5日,当北国大地还是银装素素的时候,地处江南的世界名城__上海,已是春意融融了。衡山路964弄15号的门前,户主王守其春风满面,他今天又喜得贵子,乐不可支。 王守其在南洋大学读过跌路管理专业,毕业后就职于新通工程贸易公司。公司做机械工程的国际贸易,效益很好,王守其在公司提任会计师职务,后任高级职员。他是一个正真而严谨的知识分子。 王选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座落在徐家汇天路200号,一座南洋风格的楼房,乳白色的墙壁,乳白色的柱子,曲径通幽,花拥喷泉。它是当时上海最有名的两所学校之一,校长就是著名教育家沈同一先生。“南模”聘请了一大指引高水平的各科教师任教,不少是大学的副教授和骨干讲师,它以其学风之好,教学水平之高而著称于世。 王选4岁进“南模”幼稚园,5岁上小学,11岁上初中,14岁上高中,直到54年高中毕业,王选在南洋模范学校整整渡过了13年,成为在“南模”学历最长的毕业生之一。王选曾回忆道:“南洋模范学校的教学法是可取的,老师们的学术水平都很高,很有经验,讲得非常生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我们对学习的确也都很自学,并不觉得念书是一种痛苦的事情,而觉得是一种乐趣。”王选始终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小学五年级的一天,老师在讲台前庄严的宣布:“同学们,今天我要在咱们班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选举。选出一名品行最好的人;请大家酝酿一下,然后举手表决。”选举结果:王选以压倒多数票被选为“品行最好的人”。 小学毕业考试,王选位居全班第二名,被保送升入南洋模范初中。 高一时,社会工作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以致有的好朋友戏称他是“社会活动家”。但王选毕竞是王选,他的成绩在班上仍然名列前茅。数学成绩是令人瞩目的,语文、英语也很突出,这对他后来事业上的成功起了很好的作用。 高中毕业在即,王选填报的高考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数学系,那时的青年并不留恋上海,都愿自己到外面去闯一闯。1954年8月,17岁的王选揣着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走向了人生新的里程。 二、北大骄子 风华正茂,鹏程万里,怎不令人陶醉!王选踏进了北大校门,进入了全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深造。他要向神秘莫测、奥妙无穷的数学王国挺进,数学王冠上那一串串明珠已在他眼前忽隐忽现地放射出令人炫目的光彩。 北大54级数学系总共录取了200多人,都是全国各地的数学尖子。马寅初校长在开学典礼上,面对朝气蓬勃的新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他仿佛已经预料到本届新生中必将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马寅初在办学上和他的人口论一样,很有卓识远见。北大把数学重点放在基础课上,抽调校内著名的学者教授任基础课教师。 王选融汇了老师们不同的治学风格,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他看参考书坚持少而精,以一当十,看书的目的是为了鉴别对比;做习题对他也从不不搞题海战术,做题前先把基本概念搞清楚,做完习题认真总结。时过三年,王选学会了科学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养成了严密的、精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大大提高了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搞计算机,不论硬件还是软件,都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精确的数学思维方式。王选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发现世界上获国际计算机最高奖__图灵奖的20多人中,几乎都是学数学出身的。至于国内计算机界,1988年前荣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的,又绝大多数都毕业于北大数学系。 1956年9月,王选升入大学三年级。当时数学系共分三个专业:数学、力学和计算数学专业。大学生们对专业的选择历来是非常重视的,它对一个人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的作用。王选在认真思考:到底选哪个专业好呢? 数学专业当然是诱人的。这是一门古老而又成熟的科学。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们,用非凡的智慧已为人类开拓出无数令人惊叹的数学领地,产生了一套套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宛如一朵朵令人惊叹的奇花异卉。志向远大的高材生们,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数学专业。 王选却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思考:新建立的计算数学专业,在当时确实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可学,但新生的专业总是代表着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广阔。他留心于报刊上有关的报道,钱学森关于电子计算机与航天工业的论述;胡世华关于计算机在未来的国防工业及航天工业中的作用;周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把无线电及计算机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这些对他选择专业方向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终于拿定了主意:就选计算数学专业! 在大学期间,王选在学习上始终是一帆风顺的。不论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攻克科学堡垒的征途中,王选不愧是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战士。当进入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时,学校把调试“北大一号计算机”列为计算数学专业的实习课内容。主持研制工作的张世龙老师在确定了主要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路之后,大胆地把具体设计任务交给了一名学生,这正是王选。 当三十年后有记者向张教授提起这个话题时,张教授说:“这并非偶然。王选当时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他勤奋好学,头脑聪明,心胸开阔,具备科学家的良好素质。”张教授在三十年前就看中了日后的栋梁之材,真是好眼力! 王选跃跃欲试,投入了紧张的设计、调试工作。有时半夜起床到机房接班调试机器,直到第二天吃午饭才跑到食堂去吃饭。“北大一号”计算机最终虽因工艺技术原因没能调试成功,却使王选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艰难岁月 1958年盛夏,王选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了,他留校在无线电系当助教。 五十年代末,期技术革命已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欧美各国的电子计算机已经由实验室转入工业化批量生产。我国制定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中,把发展电子计算机作为国家的紧急措施之一。在科技界及高等院校掀起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热潮。 北京大学决定搞一台中型电子计算机---红旗机,设计水平达每秒一万次定点运算。这在当时足以列入世界上最快的20台计算机之列了,就连英国当时的高水平计算机,也不过刚达到每秒一万次定点运算水平。红旗由张世龙老师率领一批年轻人进行研制、调试。张世龙只提出大的框架方案,至于确定指令系统,进行逻辑设计和画图等具体设计工作则由王选等几人负责。 王选除了搞逻辑设计之外,还承担了部分电路设计、工程设计、画接线图、布版、制作插件等其极繁琐的工作。他独出心裁地把原来一位位串联进位的方法改成四位一组的成组进位方法,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1959年春天,王选初露锋芒,完成了红旗机构逻辑设计。 正当红旗的研制作进入最紧张的调试阶段,我国的国民经济陷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困境。饥饿和劳累终于把如醉如痴的计算机迷击垮,王选得了严重的浮肿病,红旗的调试工作也随停顿下来了。尽管红旗机没能最后调试完毕,但在艰苦的研制和调试过程中,王选已经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和可贵的拼搏精神。"没有王选,就没有红旗的逻辑设计","王选是被红旗累垮的。"久治不愈的王选,只好离校回家乡治病,直到63年春天他的病情才出现转机。 刚一离开病榻,强烈的科研欲望马上占据了他的心头。他已经确定了学术上的主攻方向: 一、研究新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二、研究高级语言 为完成计算机高级语言系统的研究计划,王选为收集资料四处奔波。正当他焦急万分时,北大数学系一位年轻的女助教从千里之外,托人给他带去了一本珍贵资料---"ALGOL60"修改报告。这是参加计算机国际会议的ALGOL小组为专家们写的,每句话都十分严格,在当时被认为是相当复杂的高级语言,两年后才出现了介绍这一语言通俗文章。王选要研制它的编译系统,该是何等的困难。 王选以惊人的毅力,逐字逐句地弄懂了每一个细节。艰难的学习,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但这也大大提高了王选的自学能力和在软件方面的理论修养。 ALGOL60编译系统是王选负责总体设计的大型软件项目。它虽受到了"文革"的冲击,没达到尽善尽美、一鸣惊人的初衷,但它毕竟是一项颇有特色的科研成果,为在我国推广计算机高级语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被列入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大事记中? 四、“748工程”中国的主要文字是汉字,它的结构复杂,文字量达6万之多,最常用的字也接近4千个,远非西文的几十个字母所能比拟。如何将这大量的文字信息在计算机上实现输入、处理、输出,成了举世闻名的难题。中国乃至世界的计算机专家们都为此感叹、伤脑。王选早在1972年就对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案作了迷。好几个月的时间,他伏在台上一笔一划地分析、统计着汉字的偏旁结构和部首的规律,研究用几十个键将数以万计的汉字输入计算机,写出了《用小键盘输入汉字的办法》的论文。 汉字作为了电子计算机的处理对象,输入机内后的还将进行处理,更重要的是还要能将它输出、显示、打印出来,还原成标准的印刷体,体现出仓颉造字时留下的富涵哲理的结构和具有神韵的笔划。这真难,可又如魂丽的梦境引人向往。一项宏伟的事业逐渐吸引了这位年方35岁、却又劳累成疾的助教。1974年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注下,国家电子、机械部、科学院、新华社和国家出版局五个单位共同发起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国家计委将这一方案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命名为“748工程”,它包含三个子课题: 1、精密汉字照排系统; 2、汉字情报检索系统; 3、汉字通讯系统和汉字终端。 在近20年后的今天,我们对当年国家高等决策层的这种远见卓识也是十分称道。“748工程”本与王选毫不相干,可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心和专业知识上的许多共同点,使他对此方案十分感兴趣。最使他中意的课题还是“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的作用是将高精度汉字进行照相排版,专门用于书刊和报纸的偏辑排版工作。王选闻之,已沉浸入美好的幻想之中,这其实也是他多次在病床上设想过的美好前景。将电子计算机技术用于中文出版印刷行业,用计算机对汉字进行编辑、排版、制版,对于提高我国的印刷出版技术、加速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历程,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王选激动地喊出:“应该给发起这一工程的人记一大功!”仓颉、毕升的后代觉醒了。 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的核心是照排机。从1946年第一台手动式照排机在美国问世以来,照排技术已发展到第四代。王选在选定自己的科研项目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第一代手动式照排机的字模是做在透明模版上的,其基本原理是打字机加照相机,效率低,改版麻烦;第二代光机式照排机把文字刻在圆筒上, 当要排的文字转到一定位置时,打开照相机快门在底片上曝光;第三代是阴射线管照排机, 将字模点阵存储在计算机内,扫描到荧光屏上,靠底片感光成像;第四代是激光照排机,用计算机存储字模,输出时用受控的激光束在底片上直接扫描打点。 西方的照排技术从第一代机发展到第四代机用了三十几年,使用的字符仅一百多个。而汉字量数以万计,基础是从头开始,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国内在汉字照排技术上开展了激烈的竞争, 当时已有五家院校与科研所在研制精密照排系统。王选对各个方案的创造性、先进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它们都存在严重的缺陷,能否改变这五家的技术方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呢? 王选决定参加竞争,而且要一鸣惊人。 他直接瞄准了国外正在研制的最先进的第四代机--激光照排机。他要使中华民族在印刷技术上一步就越过外国人四十年才走完的现代化历程! 横在王选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汉字字模的存储量问题, 这也是国内外研制汉字照排系统时公认的最大技术难关。 汉字的常用字在3千字以上。印刷用的字体、字号繁多,每种字体起码需要7 千多字。每个汉字从特大号到七号,共有16种字号。考虑到不同字体和不同字号,印刷用的汉字数高达100万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存储量将达200亿位! 200亿=2×10 10,约合1万6千兆个存储单元,好吓人 的天文数字!即使不考虑制作工艺水平的限制,制成了超容量的巨型磁盘,其缓慢的存取速度和高昂的代价也足以使它丧失实用价值。 王选另辟蹊径,从研究汉字的笔划和笔锋规律入手,经过几个月呕心沥血的奋战, 终于研制出一套高达1:500的高倍率汉字字型信息压缩方案。在此同时,他又推导出一套递推公式,用一连串逼近直线的临近点,准确而迅速地把压缩了的信息复原。 王选象神话中的魔术师,运用神秘的数字符咒, 使庞大的汉字字模队伍在缩减了五百倍之后。终于能自由自在地跳入电脑之中,随时听从主人的召唤。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扫除了最大的障碍。导出一套递推公式,用一连串逼近直线的临近点,准确而迅速地把压缩了的信息复原。? 六、不到长城非好汉 1975年11月,一场规模空前的精密照排系统论证会在北京拉开了序幕。会议由北京出版局与新华印刷厂主持,大会除概括介绍了日本的照排系统外,还介绍了国内五家研究单位的方案。这实际上是一次比武大会,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五家都将登台现身说法,看谁的方案最好。 虽然北大的研究项目不属于国家“定点”的五家之内,王选还是抱病参加了会议,由于身体虚弱,讲话困难,北大数学系的陈俅老师--王选的妻子代他在会上介绍了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全电子照排的方案,并用计算机展示了模拟实验的结果。 在会上介绍的所有照排系统方案中,北大的方案新颖奇特,独放异彩。其中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及汉字点阵还原技术轰动了会场。但由于我国出版界人士长期接触的都是二代机的机械原理方案,对突然冒出来的数学方案能否变成现实深表疑虑。很多人认为北大方案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有些人干脆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数学游戏。后来参加论证会的人告诉王选:“当时没有一个人相信北大能最后做出来。那玩意儿太离奇了!”王选想到和要做的事,在数年之后,甚至在十年之后才能让人理解。回到家里,陈俅开玩笑地问:“王选,咱们还干不干啦?”“干!不到长城非好汉!”王选义无反顾地坚持走自己看准的路。汉字精密照排系统是一项工程庞大的高科技项目,没有可观的经费和实力雄厚的协作工厂,项目是很难获得最终成功的。但北大这对令人敬佩的科研伴侣却毫不气馁,他们每天依然废寝忘食地完善自己的方案,使方案日益具体化,同时他们耐心地等待着机遇。 到1976年初,王选的高倍率汉字信息压缩技术、高速还原技术及不失真的文字变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一系列发明,后来都成为华光机的核心技术及欧洲专利的主要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王选在完成这些令世人惊叹的发明时,年方38岁。 机遇从来都只偏爱那些勤奋而又有准备的人。尽管精密照排系统论证会的主持者没有上报王选那套迷人而又离奇的“数学游戏”,但它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电子工业部“748”工程办公室里。他们到北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向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作了汇报。局长郭平欣是我国电脑方面的专家,他学识渊博,对世界科技界的风云变幻了如指掌。他决定对王选方案的可靠性进行全面考核之后再最后拍板。郭平欣进一步听取了汇报,还要亲眼看看模拟实验的效果。他提笔写了十一个结构和笔画风格迥然不同的字,要求在1个半月内完成模拟实验工作。 1976年6月11日,模拟实验在一片赞扬声中通过了考核。9月21日,经电子工业部批准后,郭平欣亲自签发通知,把“748工程”中的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任务正式下达给北京大学。北大的方案终于正式上马了。 七、尺幅小报动京城 中国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 王选的一系列发明,巧妙地消除了阻碍汉字印刷术腾飞的拦路虎。 但汉字精密照排系统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高科技系统工程,继汉字字模的存储问题之后,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科技难题。王选的第二个大目标是设计出高精度的输出装置。 他结合报纸传真机(第三代机)与美国正在研究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机, 将传真机中的录影灯光源改为激光源。在控制系统中采用文字逐段生成的方法,用较小的半导体存储器控制激光扫描输出装置,解决了整页报纸点阵信息量巨大的问题。为提高输出速度,他设想出了提供四路激光平行扫描的方案。经过多次努力,终于使输出装置的分辨率与速度达到了实用标准。 从1975年到1976年, 王选一直致力于实现高倍率信息压缩存储及高精度快速输出方案。妻子陈 则为研制排版软件而奔忙。这位体态娇弱,但又意志坚韧、 智力过人的女性,是中国第一代计算机软件科研人员,为使落后的汉字印刷术能早日腾飞,她独挡一面,承担着激光照排系统中大型软件的总体设计。 当时美国和日本的排版软件大都只能出毛条,再用毛条拼成版面。 只有极少数排版系统能整页输出、自动成页、自动添页码。陈 设计软件时, 目光瞄向国外的最新水平、不但要整页输出、自动成页、自动加页码,还增添了联机修改的功能,以便在荧光屏幕上显示出修改后的小样。 1977年底,周培源校长把郭平欣、 新华社及首都各大报社的负责人请到北大实验室,观看了一场独特的表演。来宾们手持高倍放大镜兴致勃勃地观看着从传真机中输出的底片。底片上没有迷人的山光水色,更没有影视明星的倩影,只有一串串“羊”字。但它却像一块强磁铁,牢牢地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底片上端庄的字体和秀美的笔锋引起了一片赞美声。这场整片独字表演,实际上是一次令人振奋的新闻发布会。它向人们宣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实验模拟阶段已圆满结束! 下一步工作就是把实验室的技术方案变成样机。这是一场空前的硬仗。 1978年,王选把全部时间都花在逻辑设计和工程设计上了。 照排控制机上共有20多块控制板,其中半数由王选具体设计。 当时我国尚未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所有零部件都无法进口。由于没有大、中规模的集成电路,28块大插件板不得不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也只能采用效率不高的磁芯存储器。用落后的零部件去组成有先进思想的产品,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大大加重了工作量。 就在王选紧张研制样机时, 听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全球闻名的英国蒙纳公司正在加紧研制具有汉字排版功能的激光照排系统,并筹备1979年初在上海举办展览会,向中国输出汉字照排系统。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王选感到形势相当严峻,但他一点儿也没有惊慌。 他沉着地分析了双方的长短之后,狡黠地笑了:“他有他的优势,我有我的优势!” 在王选看来,汉字的活字印刷术就是中国人发明的, 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奥妙。用照排系统对付26个英文字母,英国人驾轻就熟,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数量惊人、字形复杂的汉字面前,在掌握中文排版的规律和特点方面,中国人就处于优势了。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领域里,绝不能让外国人占领中国市场,否则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王选和他的同事们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默默地投入了工作。1979年春天, 他们研制出了样机,又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把样机调试完毕。 1979年7月27日清晨,北大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的机房里洋溢着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大家围在样机的四周,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它,安静的机房里只有敲击计算机键盘发出的嗒嗒声。 转眼间,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了一张八开报纸的胶片,王选抑制着心跳, 用苛刻的目光扫视着底片上的每一个文字。 报纸的样张很快印了出来。在这张八开的尺幅小报上, “汉字信息处理”六个大字赫然占据着报头的位置,横竖标题错落有致,大小十来种字体,配上精心安排的表格花边,使版面更加美观大方,端庄悦目。这张貌似平凡的八开小报向人们宣告:北大研制成的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主体工程是成功的。尺幅小报很快就轰动了京城。 《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喜讯, 在国内印刷业引起了一片喝彩声,在国外亦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八、华光系统问世 北大研制的计算机汉字编辑排系统不但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也吸引了许多国外厂商的重视。 1979年8月,英国蒙纳公司正计划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激光照排展览会,把他们的产品打入中国市场。他们听见北大研制成功的消息后,好象并不十分惊慌,派代表团到北大后竞有人提出疑问:“你们真的搞出了第四代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是不可能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中作出什么成绩的。在日本、诸如日立、松下和三菱这样的大公司,一谈起汉字精密照排,都认为十分困难。日本电气公司的一位技术员在给王选谈到这一问题时,摇着头连说了三遍:“很难,很难,很难?” 由此可见,北大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样机在当时已处于世界科技的尖端水平了,可王选还很不满意,他认为机器体积大,可靠性差,硬件工艺没真正过关,离实用商品化还有一段艰苦的历程。 1980年初,继激光汉字编排系统的主体工程后,汉字终端校改系统也研制成功了。它是激光照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汉字显示器、汉字键盘、汉字文字库和终端控制机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文章的编辑校对和实现人机对话。编辑出版所需要的软件,也基本上调试完毕。 1980年夏,软件的核心部分全部调通,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成功地排出了样书--《伍豪之剑》。这本书从文稿输入、编辑出版、校对修改、加添页码等一系列工序都是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运行的。它没有动用一个铅字,也没有经历铅排所必不可少的捡字、拼版、打纸型、浇铅版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更没有熔铅、浇铅这类有毒作业。它是中国印刷史上第一次完全甩开了铅作业,用激光照排系统印成的图书。 周培源校长见到样书,高兴极了。他把它作为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了方毅副总理。方毅爱不释手地翻看了样书之后,又把《伍豪之剑》带到中央政治局,分赠给每位政治局委员。这本貌似平凡的绿色小册子,向中国最高领导层传递了一则重要的信息:北京大学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助教,已经引发了一场划时代的汉字印刷术革命! 借助王选的发明,古老的汉字又一次向全世界显示了它的神奇功能和顽强的生命力。王选为创造了方块字的中华民族争了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后来被命名为华光系统,实在是最恰当不过的。 1981年7月,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原理样机(即华光Ⅰ型机)在教育部和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的主持下,通过了部级鉴定。鉴定会肯定了华光Ⅰ型机在汉字信息压缩技术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激光照排机的输出精度和排版软件的某些功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评价性的鉴定不过短短的六十多字,王选却反复读了几遍。在世界范围内能达到一个“领先”,两个“先进”的水平,实在太不容易了!1975年5月写出“全电子照排系统初步内容”,到1981年已整整六个年头了。王选和他的同事们在此期间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耗费了多少心血啊! 激动之余,王选清醒的认识到,眼前的华光系统离目标还很远。华光Ⅰ型系统虽然通过了鉴定,但它仅仅只是样机而不是商品。一项科研成果,不管将来有多大的社会效益,外观有多气派,眼前的名声有多大,只要它还没有走出实验实,没有跳下展览台,那它的成果不过是迷人的海市蜃楼罢了!王选挥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圈:“华光系统在成为实用商品之前,我们的成果只能算作零!”他又夜以继日地投入了华光Ⅱ型系统的逻辑设计和微程序的编制。 1983年夏天,华光Ⅱ型系统研制成功,并被新华社大胆采用,这是华光系统第一次进入试用阶段。从1985年2月1日起,新华社用华光Ⅱ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系统连续运行排印出《新华社新闻稿》日刊和《前进报》旬报。华光Ⅱ型系统果然神通广大,它不但支持4台组版终端,还能同时校改文稿,仅用了几个人就能完成每天14万字的日刊工作。 1985年5月,中国计算机界、新闻界和出版界的一百多名专家,出席了国家经委主持的鉴定会,专家们对华光Ⅱ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审查之后,郑重宣布,华光Ⅱ型编排系统是我国研制成功的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它开创了我国印刷技术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我国各大报刊都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并宣布华光Ⅱ型系统即将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九、永别了,铅排工艺 华光Ⅱ型系统问世之后,《北京日报》和《中国电子报》先后发表了“科研战线的‘中国女排'”及“锲而不舍,众志成城”等长篇通讯,详尽报道了华光Ⅱ型系统诞生的艰苦历程。王选成了风云一时的新闻人物,赞美之词象五彩缤纷的花瓣儿,从四面八方的大小报刊飘向王选和他领导的研究室。 在一片赞美声中,王选却冷静地宣布:如果把华光Ⅰ系统的样机视为零的话,那么华光Ⅱ型系统只不过是开了一朵小花,结了一个小果子。他和伙伴又马不停蹄地发起了新的攻坚战___发展小型化的华光Ⅱ型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增强排版软件的功能。 1985年11月,华光Ⅱ型系统通过鉴定不过半年时间,北大在潍坊计算机公司的支持下,向用户提供了第一套华光Ⅲ型系统。不到两年的功夫,就在我国新闻出版及印刷系统售出了四十余套华光Ⅲ型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用户的反映很好,尤其是Ⅲ型系统所配备的科技排版软件,在科技界和出版界赢得一片赞誉。 1985年夏天,当华光系统已在国内应用的时候,王选听到一个消息:《人民日报》已和美国HTS公司签订了引进价值430万美元的HTS报刊照排系统的合同。王选沉思之后宣布:“我们华光系统的售价只及这个价格的八分之一,而且我们要先出报纸!”王选的话到底是狂言还是豪言?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用激光照排系统输出整页中文报纸,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大报纸跟一般书刊可不一样,它的日发行量高达几十万甚至数百万份,万一卡了壳___哪怕只延误一天,也会引起读者的骚动,谁敢担当如此巨大的风险? “我们第一个上华光!”首都报业界中第一个站出来的勇士是《经济日报》印刷厂厂长夏天俊。这位记者出身的老厂长富有开拓精神,他决心用华光系统把原始的铅排印刷厂改造成全国报界最先进的照排印刷厂。 1987年5月22日,在共和国首都,在《经济日报》印刷厂的激光照排车间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整页输出的中文报纸。 在明亮的照排车间里,听不见铸字机单调乏味的咔咔声,看不见乌黑的排字架和毒雾弥漫的熔铅炉。只见身穿雪白罩衫的操作员坐在电脑前,轻巧地按动键钮输入文稿;组稿员在转瞬间就把标题和正文安排妥贴,组成漂亮的版面;组好的版面输入激光照排系统的主机,即可输出一张与报纸版面一模一样的胶片;用胶片制成PS版或树脂版,置入印刷机即可大量印刷了。 紧张而又繁锁的排版出报过程竟变得如此轻松愉快,报社工作人员和印刷工人都被这种神奇的新技术陶醉了。 不料,好景不长,华光报纸排版系统仿佛要存心跟人们捣乱,几天后连续发生了好几起事故。有时,屏幕上只能排出半个版;有时改版时已经抹掉了的字,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冒了出来,弄得编辑和排版人员哭笑不得。有一回在补救版面时,险些误了出报! 几天之内频出故障,使总编和副总编都沉不住气了。“实验可以用小报继续搞,但不能用《经济日报》的声誉冒险!”副总编向夏天俊传达了编辑部的决定:“激光照排必须在6月3日下马!” 夏天俊完全理解报社领导与编辑们的心情,他也相信那些把毕生精力献给华光事业的人有能力排除这些故障。他通知了王选和潍坊计算机公司等协作厂,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仔细研究了发生故障的原因,对华光系统进行了“会诊”,认为所有故障都可以排除。夏天俊心里有了底,当即给报社编委会立下了军令状:15天内保证消除故障,否则甘愿下马! 几经奋战,半月之后华光系统在运行中所出现的故障果然被一一排除。《经济日报》的印刷质量和经济效益也实现了一次令国人瞩目的腾飞。一时间,《经济日报》的版面成了全国最漂亮、最富于变化的版面。它宛如一朵亭亭玉立的奇花异卉,傲然挺立在报刊丛林之中。 1988年7月,《经济日报》印刷厂又爆出一条轰动全国的新闻:经济日报印刷厂卖掉了铅字,全废除了铅排作业,成为中国第一个甩掉铅字的印刷厂。 印刷厂的工人们发出由衷的欢呼:“永别了,熔铅炉、铸字机!” “永别了,古老的铅排工艺!” 尽管这也是一种离别,但这里没有怀故的伤感,没有别旧的恋情。人们欢呼着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欢笑着跃入了电与光的时代。 ?十、在1987年5月,当华光Ⅲ型报纸编排系统排印出世界上第一张清晰,漂亮的《经济日报》时,由《人民日报》投资430万美元,从美国HTS公司进口的两套精密照排系统也进入最后的安装调试阶段。王选在1985年曾夸下海口:一要抢在美国HTS系统之前出报;二是华光系统的价格只用美国HTS系统的八分之一。 两年之后,王选提出的这两条都变成了现实。是华光系统先出的报纸,这点无可争议;华光系统的价格比王选预计的还要便宜。两套系统加上组版与录入机等设备,总共180万人民币,仅是HTS系统的十五分之一。华光系统与HTS系统的差距还远不止这些。 到了1987年12月,华光系统已在《经济日报》连续、稳定地运行了半年,并正式通过了国家验收。但HTS系统的设备还没调试完毕。《人民日报》社在试用中发现该系统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且故障频发,常常死机。尽管美方技术人员做了不少努力也没有结果,直到1988年底还是出不了报纸。无奈之下,HTS公司只得派人找到北大,要求购买华光系统的专利技术和设备,以便把趴在《人民日报》社的HTS照排系统救活。 文质彬彬的王选教授张开手掌,用连美国人也吃惊的高价把来人吓跑了。有人问王选:“干吗要这么高的价?”王选狡黠地笑了:“我们中国自家的事,何必转手外国人?”《人民日报》的HTS系统出报日期一拖再拖,使该公司大丢面子,它的生意也受到很大影响,这也给《人民日报》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报社的领导请王选去帮忙解围。 王选欣然允诺,他带领研究室的技术骨干一同去人民日报社,对美国HTS公司的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结论是:不论总体设计及核心技术的水平,还是软件的排版功能,HTS系统都比华光系统落后两年以上。 《人民日报》的领导急忙提出了最为关心的问题: “有没有救活的希望?”王选点了点头:“可以用华光技术救活HTS系统的大部分设备。”这一喜讯在报社传开了,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社领导决定与美国HTS公司中止合同。 HTS公司岂会善罢干休?1989年1月,公司总裁带着新研制出来的软件,亲自来华解决技术故障。众目睽睽之下,HTS公司的工作人员信心十足地把第一个软件装入系统。不料,一开机就变成了“死机”!又把第二个软件换上去。谁知仅坚持了几秒钟,也成了“死机”!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机器却毫无反应。他们强作镇静地说:“没关系……还有两个最新的软件。已经让他们快邮北京。”一天之后,公司果然又寄来两个软件。第二次试机:一个出现“死机”,另一个勉强能运行,但效率太低,严重超时,无法投入实用。总裁怀着沉重的心情颓丧地说“我回国后就辞职。 今后,地球不会再有HTS公司存在了……”HTS的失败,在全世界电脑行业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外国电脑公司纷纷宣布,在汉字激光照排领域中,我们放弃与中国人竞争的机会。 北大的科技人员不负众望,经过几个月的苦战,终于把HTS公司的设备改造完毕。1989年8月,《人民日报》用激光照排设备排印出报纸,HTS系统终于获得了生机。它的效率比原先提高了二十多倍!有人说,是华光技术使HTS系统起死回生了。自1987年起,华光系统开始在国际招标中大显神通,屡屡中标。这一切都显示出华光系统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华光系统如今已是名贯中外,威名远扬了。 1987年春节,王选利用春节假日完成了华光Ⅳ型投入批量生产。由于采用了两块专用的超大规模集成芯片,性能比Ⅲ型优越得多。在一次订货会上仅三天就成交2000多万元。一年签订了200多套合同,成交额超过7000万元!华光系统早已被评为198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荣获了我国科技界最高等级的奖励--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有更多的令人瞩目的国内外金牌、金奖的荣誉称号……王选以他一系列天才的发明,结束了中华民族在汉字印刷术上长期停滞的状态,为推进中国的信息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十一、从华光到方正 1988年1月10日傍晚,在未名湖畔燕园的一个餐桌上,王选向国家经委印刷装备协调小组副组长沈忠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北大直接作为生产单位参与自己发明的激光汉字排版系统的开发和生产。多年以来,用户和协作单位的呼声,独家生产的弊端,产品垄断的不妥,这些都促使王选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个中缘由,沈忠康当然也十分清楚,他面对王选期待的目光,终于点了头。王选当即向北大校长作了汇报,北大决定把王选的专利转让给正处于发展之中的北大新技术公司。新的历史从此开始了。 一位极有影响的人士在谈到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历史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这条街上,一个企业发展的历史,也同时是这个企业的一个英雄和某几个英雄个人奋斗的历史。”四通如此,联想如此,北大方正亦如此。 北大物理系的张玉峰、晏懋询和北大计算机所的宋再生,组成了方正创业的三驾马车,方正的历史开始大踏步向前迈进。他们首先组织人马重新设计了激光汉字排版系统中的最核心部件___控制器。从华光Ⅳ型的专用照排控制器,到华光Ⅴ型的控制卡,最后形成了方正系统独特的照排控制专用芯片,北大方正的开发班子将过去的设计进行了彻底的翻修。 很快,从东北三省到中原大地,几乎全国2/3以上的报社都装上了北大方正生产的激光汉字排版系统,告别了铅与火,走向了光与电的时代。 短短的两年,北大方正的声誉与财富直线上升,不断出现的新技术使北大方正能立于不败之地。王选的北大计算机所就如同一块肥沃的土地,不断地培养出新的人才,开发出新的技术。在北大计算机所,激光汉字照排系统的发明者王选有着崇高的威信,一个王选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队伍。1992年5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来到北大方正大厦,高度评价了科技人员的创造力,给正处于兴旺发达之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有力的支持。 1992年9月26日,亚太报刊与科学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王选在会议开幕当天下午所作的题为《中国报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展望》的报告,引起了海外华人报人的巨大回响。会议接近尾声时,全体海外华人代表在新华社新闻大厦顶层参加招待会,纷纷找到北大方正的总经理晏懋询,表示愿意与北大方正合作,革新中文报业技术。 1993年2月,北大方正集团宣告成立,一个宏伟的方正蓝图正在构成。这就是重整中国文化,让具有5000年文明的民族,在这个由计算机武装起来的现代世界重现奇光异彩。伴随着这个发展,方正将使其经营的领域推向全方位,在国际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道路上走下去。其最终目的,是建设一个能与世界上有声望有实力的大公司一比高下的方正集团。 毕升的后代无愧于列祖列宗。 毕升的后代要远超过列祖列宗! 编者注:本文根据《王选传》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