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动向 胡莉雄 1992-11-06 一、1981年在瑞士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苏联专家伊尔肖夫提出了“计算机语言及其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主张,即所谓“知识论”。这种主张,对我国自83年开端的中学计算机教育有较大的影响。教学内容是单一化的basic语言和程序设计知识。几年来,教学实践证明,简单程序设计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部分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实践意义。各个国家开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试点。 二、1985年在美国洛福克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对人才供求矛盾尖锐化反响很大。指出计算机应用不仅成了计算机普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成了推动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动力。 在学校各基础学科的教育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百分比正在明显的增长。 鉴于以上原因,英国专家提出了“工具论”(应用论)的主张,要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主要的是应该面向计算机应用的需要。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清楚地表明了,一方面计算机教育的重点已明显地由高等教育转向基础教育,并且必然地要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开始将计算机教育的模式从单一程序设计教学逐渐转各多种模式,即不仅教程序设计,而且把计算机看作工具,强调要在计算机课中增加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育软件的研究。)在机型选择方面,已不再选用低档8位机,而是采和16位PC机。 三、1990年在悉尼召开的第五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把计算机教育内容和目标推向更高层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不少专家指出: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应对青少年进行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内容应包括:通信、信息处理、模块化设计、测量与控制、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等五个方面。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大学计算机教育内容正在更新,美国计算机教育家Aiken提出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下放到中学的课程中去。 加拿大专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如果不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将会失去未来的一代(学生)。” 综上所述,从80年代初期,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体的计算机文化到80年代中期转向计算机应用工具的教育,到目前提出的信息技术的教育,短短十年间发展极快。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如果不加强研究,跟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人才的培养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