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TXT小说电子书下载网站http://www.txtbook.com.cn独家提供 TXT小说电子书下载网站主要提供各种类型的txt电子书,之所以采用txt格式是由于txt格式的电子书适用面最为广泛,能使用在电脑,掌上电脑,mp3,手机,电子词典等各种设备之中,能极为方便的获取各种信息。 改版而成的www.txtbook.com.cn 网站是中国最大的txt电子书资源提供商,希望您能在这里享受电子书阅读的乐趣。 欢迎加入txtbook书友会QQ群1:8104389(已满) QQ群2:33863189,参与书友交流,了解最新流行小说! 订阅TXTBOOK书友会会员期刊,每周推荐小说邮件送到您邮箱,方便,快捷!订阅地址:http://club.txtbook.com.cn 《掀开尘封的记忆:生于70年代》 作者:杨梅 黄蓉 晓月 简介:  本书是由一群普普通通的、生于70年代的人共同创作的,书中记录了他们成长历程中最难忘最经典的回忆。精美的文字是生于70年代的人曾经走过的岁月,珍贵的图片是他们记忆中最感动、最有趣、最撩人心扉的情节。   那些风靡一时的经典影视剧,那些经久传唱的青春歌谣,还有那些百看不厌的卡通片和小人书;当初最爱的零食,当初最流行的游戏,当初平凡但趣味十足的生活点滴;他们的学生时代,他们经历的大事件…… 作者:杨梅 黄蓉 晓月 自序   曾经看到过一位网友这样描述70年代出生的一代:我们无奈,因为我们存在,我们存在实在是无奈,我们生于70年代。   或许70年代出生的是迷惘的一代,我们在本该洒脱时沉重,在不该懦弱时羞怯,我们受着封闭和开放两种意识的冲击,我们成长的路上,一切陈旧的事物在毁灭,而新生的事物还没来得及成长起来。所以,我们迷惘,辩不清自己该去的方向。   生于70年代的人跨越十年,前期、中期、后期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没有任何词语能涵盖整个生于70年代人的特点。每个出生于70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这一代都有独特的认识。   我们不想去深究70年代出生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代,究竟该用怎样的词去概括这整整一代人,我们只想通过平实的语言,淡淡的笔触来勾勒我们共同的回忆。   本书是由一群普普通通的生于70年代的人共同创作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没有繁杂的私人成长经历,只是记录了我们已经逝去的共同的岁月。   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电影,那些曾经造成万人空巷的电视剧,那些启蒙了我们思想的各类图书,那些谱写我们青春篇章的歌曲,那些让我们学会了分享和满足的零食,那些让我们追逐的流行,那些所有的我们经历的一切,都让我们留恋。   本书就在这些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留恋的回忆中挑选了部分,因为版面有限,难免遗漏部分经典的回忆,敬请广大读者谅解。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文字一改再改,总希望能做到更好,历时一年多才有了今天的成书。希望你在随手翻看这本书时,能会心一笑,在书中找到你过去的影子, 能勾起你心底那尘封已久那些记忆。如果能这样,那就是我们的成功。   生于70年代,如今的我们最小的26岁,最大的35岁,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的中流砥柱。褪去情涩幼稚的容颜,走过白衣飘飘的年代,我们是否青春无悔?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掀开尘封的记忆。   著名主持人   每天工作的忙碌几乎让我们忽略了时间的意义。白天、黑夜在OFFICE幕墙的遮盖下,变成了一道匆匆而过的风景;春夏秋冬,在空调的交错中,也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们似 乎一直在追赶,追赶一个目标。我们似乎又一直在遗落,遗落一些本应该收藏的记忆。很谢谢我的好朋友在这个炎热的盛夏,送上了这份礼物。一个属于一代人,或者说值得一代人分享的记忆。它让我们觉得自己心底那片以为遗忘的角落,依然温暖、湿热。   生于70年代的人,是一个如今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或者将要成为这个社会中流砥柱的群体。相比较六十年代的兄姐,他们对新生事物更加敏锐;相比较八十年代的弟妹,他们身上中国传统的印记更加鲜明。他们的童年,虽然也曾动荡,但那种动荡更加模糊,而不刻骨铭心;他们的少年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却没有高楼大厦里防盗门的阻隔,而充满集体游戏的乐趣。尽管这种乐趣在如今看来,高科技的含量少得可怜。但它依然散发着手足交错的温暖和实在;他们的青春时代,充满太多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是国门初开时,外来文化的洗礼,更多的是来自他们的自身。他们的眼睛,耳朵还有逐渐丰满的身体,都承受着这个古老国度焕发青春光彩时,所经历的一系列阵痛和欣喜。他们需要努力去适应、接受太多新的东西,在他们心智逐渐成长的过程里,时间的风浪也把他们冲上波峰,卷入谷底。而如今,我们中大多数人在追求的目标,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悄悄地,却是极为固执地扎根在了心底。这个目标可能来自一部电影、一个电视剧、一首流行歌曲,乃至一本小说。   生于70年代的人,在他们成长的路程上,还不曾经历过网络。所以,相对而言,他们的世界比较单纯;虽然,眼界还不够宽广,却也没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所以,他们的回忆,也就较为单色却温暖如昔。这种回忆,也许不足以勾勒出一个时代成长的风貌,但是,却是一代人心灵成长的轨迹。这种轨迹,在当今这个纷扰的时代,尤其值得我们回味和追忆。 阿甘正传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个中滋味往往出人意料。   一片羽毛在空中飘荡,飞过屋顶,飞过马路,落在了一双沾满泥巴的鞋边上。那市一个普通的男人,他就像你每天遇见的普通人一样,剃着不太好看的短发,拿着一个破旧的皮箱,向你微笑着,问你要不要巧克力,谈论你脚上的鞋自是否舒服。或许他就像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人一样。或许你忙着自己的人生,没有注意他的一切。可是他对你讲起了一个故事,一个你几乎完全不会相信的故事……   在大学里第一次看了《阿甘正传》,不是时下小孩子最爱的科幻恐怖片,也不是一般的爱情喜剧片,我想它更多是剧情文艺片,讲述人生真谛的剧情文艺片。   智商只有75 的、在别人看来是傻瓜的阿甘,带给了我们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世界。看完之后,没有疲惫的感觉,只是有点感动,对人生则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层感悟。这让我想到看过的一本书,《相约星期二》,也是讲述一个临死老人为大家上的人生哲理课。《阿甘》就像是电影版的《相约星期二》,同样地发人深省,让人感动,洗涤着我们所有观者的灵魂。   阿甘的传记,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丰富多彩,不禁让我们觉得人生的安排真是奇妙。这样的阿甘,在美国的那段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他启发了猫王跳舞,成为了橄榄球健将和越战英雄、精神领袖,受过美国几任总统的接见,还参加了中美乒乓外交。这一切看似那么离奇,却又是让人感觉那么真实。   很难忘记他不停奔跑的场景,童年的阿甘,青年的阿甘,中年的阿甘都在不停地奔跑,宣泄自己的情绪,从不能跑,到跑起来,再到越跑越快,这就是阿甘的成长,也是我们的成长。尤其是当珍妮死后,阿甘跑了那么久,直到有一天豁然开朗,那时真是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感觉充斥在我的心里,那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导演很少运用的,却的确能震撼我们的。   我很喜欢阿甘这个角色,但我也爱他的母亲,一个坚强的女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和我一样喜欢阿甘母亲的那句经典台词: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个中滋味往往出人意料。)很形象的一句话,远比哲学家来得更深刻。阿甘品尝着巧克力,同时也品尝着人生百味。天才与傻瓜其实往往在于一念之差,人生的选择也在于此。   但我也喜欢她临终时告诉阿甘的那段话: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 I didn't know it. But I was destined to be your momma. I did the best I could. 的确,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间,死亡只是生命的另一段路程,甚至是另一个开始,而对于我们生命中必须去做的那些事,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只有这样伟大的母亲,才能成全伟大的阿甘。   从最初看这部片子到现在,我们已经从20岁迈向了30岁,变得成熟,变得世故。如果说最初我们看懂了它的一半,那我想现在无疑我们已经能明白更多的涵义,而剩下我们依然无法体会的人生,将留待再一个10年、甚至20年之后让我们慢慢品味。 (何贝贝 生于1976年) 音乐之声  从第一次看《音乐之声》,我就认为它是完美的,像童话一样。完美的剧情,完美的爱情,完美的结局,一切都无可挑剔,只是让你觉得一切都是经典的、美丽的。   其实它的剧情设计并不新颖,一个美丽善良而热爱生活的修女玛利亚来到富有的冯·特 拉普家为7个孩子担任家庭教师,她热爱孩子,同时也和丧妻的男主人产生了爱情,最后过着幸福的生活。美丽的女主角,富有的男主角,循规蹈矩的爱情故事,但这一切依然吸引了我,让我把电影《音乐之声》中玛利亚和冯·特拉普上校的爱情是我从小认为的爱情典范。   或许就是因为它象征了我以及所有女孩子心目中的一些完美的东西,让我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美好。   但就在去年,我看了一篇报道,是关于《音乐之声》的,讲述的是《音乐之声》诞生的前后。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电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变的,现实中真的有冯·特拉普一家和修女玛利亚,真的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但是看过报道之后,我却发现现实和影片其实有很大的差距。影片为我们展现了最完美的一面,而真实的玛利亚其实是一个很严厉的人,而他们一家逃离祖国后也并非一帆风顺。   作为一个年过30的人来说,它打碎了我又一个梦。却又不得不让我正视这样的一个现实:现实生活总是充满了遗憾的,那样完美的生活和爱情只存在于电影和小说里。但是尽管这样,我依然希望不管现实中如何,童话仍然存在,希望每个人都仍有美丽的梦,每个人都能够幸福。 (叶子 生于1972年)   英文歌曲《雪绒花》的旋律和女主角玛丽亚开朗的笑容,让经典电影《音乐之声》深入人心,我也是先喜欢上它的音乐继而喜欢上电影的。无论是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或是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还是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这一些都成了我记忆中最值得细细回味的旋律。   还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女家庭教师玛利亚的扮演者尤丽·安德鲁,她完全把玛利亚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孩子们的感情表现了出来,把我们带进了《音乐之声》的音乐殿堂。   《音乐之声》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用音乐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纯真、善良、美丽的世界,难怪《音乐之声》还有另外一个译名,《真善美》,它所表达的也就是人类的真、善、美。《音乐之声》永远是我心目中的经典。 (Jasmine.He 生于1979年) 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   美丽活泼的巴伐利亚伊丽沙白公主“茜茜”[罗密·施奈德饰],在奥地利渡假时邂逅年轻英俊的奥地利国王法兰兹·约瑟夫[卡而海因茨·伯姆饰],两人一见钟情。而此时国王已 与茜茜的姐姐海伦定下婚约。   海伦是专制的皇太后苏菲指定的皇后人选,但国王已经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天真的茜茜,并最终违背母亲的旨意,在生日晚宴上宣布茜茜为自己未来的皇后。   《年轻的皇后》   在维也纳举行了隆重的皇家婚礼后,茜茜开始了她皇后的生活。倔强的茜茜和专制的皇太后苏菲之间的矛盾,在茜茜的女儿出生后到达了顶点。苏菲援引皇家的传统不让茜茜抚养自己的女儿,而法兰兹却顺从了母亲的旨意。   茜茜一气之下回到了娘家巴伐利亚,法兰兹也追随而至,他们合好如初。回到奥地利后发现苏菲也改变了主意,同意茜茜抚养女儿。之后,年轻的国王夫妇访问了匈牙利,他们在匈牙利人民的欢呼声中成为了奥匈帝国的国王和皇后。   《皇后的命运》   茜茜证明了自己不仅能出色的处理国家大事,也能妥善处理与婆婆的关系。但是,当她和安得生伯爵前往匈牙利安抚不原俯首称臣的贵族时,苏菲却在散布茜茜与伯爵关系不寻常的谣言。   茜茜出游时染上了严重的肺病。在母亲的帮助下茜茜才得以康复。病愈后,她陪同法兰兹访问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尽管那里的人民强烈的反对奥地利的统治,茜茜还是赢得了那里人民的心。在圣马克广场举行的隆重的欢迎仪式上,成千上万的威尼斯人民向茜茜热情欢呼。   喜欢《茜茜公主》不需要许多理由,喜欢就是喜欢了,因为它是每一个女孩的梦想。“茜茜公主三步曲”分为《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和《皇后的命运》三部电影,演绎了电影史上永不褪色的关于人间爱情和人格魅力的神话。直到《皇后的命运》结束,国王和皇后依然过着幸福的生活,童话依然是完美的结局。那位深爱茜茜公主的皇帝弗兰斯英俊潇洒,在他眼中,茜茜永远与阿尔卑斯山顶的冰雪一样纯净洁白;在他心中,茜茜始终与他脚下的辽阔疆土和万千子民一样至情至爱。英雄,原来不只要有一身正气和满腔的爱国情怀,也不只要有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灵魂,英难,更真实的首先是个普通人,仁慈的心和坚贞的爱才是滋养英雄主义的富饶土地。   罗密·施耐德扮演茜茜,她把茜茜的美貌和华贵、俏丽和开朗、亲和力和人格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现了茜茜富于传奇色彩的生活历程。她同茜茜一起以她最灿烂的笑容、最纯真的心灵、最挚热的爱情,赢得了每个人的心!说不清是因为茜茜,而迷上了罗密·施耐德;还是因为罗密·施耐德,而喜欢上了茜茜公主。   影片塑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任务形象,美丽而有魅力的茜茜、英俊深情的弗兰斯、刁蛮傲慢的皇太后苏菲、温柔传统的海伦、喜欢自由自在生活的巴伐利亚公爵夫妇、胡涂的警察先生等等。 (俞洁 生于1973年)   电影《茜茜公主》是我最爱的外国电影之一,女生嘛都比较偏爱公主、王子之类的电影。虽然长大以后,明白历史上的茜茜公主并不是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切并不如电影中描写得那样美好。茜茜与法兰兹的爱情、婚姻并不完美,茜茜多年的生活都是一个人漂流在外,没有陪伴在丈夫身边。而罗密·施耐德也非常孤独,在很年轻时就郁郁而终。但是在我的心中,我宁愿相信电影中的结局,故事就停留在那个幸福的结局,他们相爱,并且过着幸福的生活。   最后我把其中一句经典台词送给所有人,希望大家都能永远幸福生活下去。   “当你感到烦恼和忧愁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树林,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根草、每一个生灵里感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能感到安慰和力量。” (杨梅生于1978年)   看这部片子是在上小学的时候了,是在14寸的黑白电视上看的,回忆起来,仍能模糊记得那美丽的森林风光,公主穿着欧洲女子中世纪的华美的裙子,那天真明朗的笑声深深打动了人心,尽管我们当时还是孩子。去女伴家玩,和她们一起模仿丁建华的配音,变着语调嗲着声扮优雅:“哦!索-菲-娅夫人!”“哦!弗-兰-茨!”“哦-!”┅┅闭上眼睛自我陶醉一番,觉得美妙得很。 那时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很封闭,人们的文化生活仍很枯燥,一部《茜茜公主》以美丽的欧洲自然风光和动人的公主王子的纯真爱情,算是给了孩提时的我关于美与爱的最初启蒙吧。 (李晓 生于1977年生) 大话西游   这部天马行空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取材于古典小说《西游记》,但却说了一个与原作毫无关联的爱情悲剧。在初映的两年,《大话西游》遭遇票房滑铁卢,但两三年后,在90年代后期的大学校园里,周星驰和《大话西游》流行得让人难以置信,而且影响一直波及到现在。《大话西游》的碟片成了抢手货,《大话西游》式的语言也成了继《第一次亲密接触》后的又一大网络语言……有的人甚至认为,对《大话西游》的认可程度可以作为划分60年代出生的人同70年代出生的人之间的分水岭。   不经意间,我们的身边有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以一遍又一遍地温习《大话西游》为乐,开心时哈哈大笑,伤心处黯然落泪;张口就来片中的台词,一句“I服了you”、“你妈贵姓啊?”就会引来志同道合者的会心一笑;大学寝室里的“卧谈会”又多了个保留节目,对山歌似的大段大段对台词……其中的情节与经典对白,成为我们对于生活理解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可以说,70年代出生的人是“大话一族”的中坚力量。因为“70一派”在思想上处于一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状态,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和对自身弱小的迷茫交织在一起……我们嘲笑别人,又嘲笑自己,嘲笑权威和信仰,嘲笑道德和虚伪……这正是我们这一代的普遍特征。《大话西游》正是迎合了我们的这些特征,让我们寻找到一种自在和快乐。我们喜欢周星星在电影中对于一切崇高无节制的酣畅淋漓。英雄、文化、爱情、体制和传统,他一番“无哩头”庸俗化的诠释与天马行空般的夸张演绎,柔肠百转的爱情悲剧,侠肝义胆的传世英雄,彻底让矛盾的我们对于附加在外的面具、地位、财富产生质疑,统统抛开,多年正统教育的崇高、伟大与主流。   很喜欢网络上有人说的这样一段话:你在看《大话西游》的时候,如果笑得腹背抽筋,龇牙咧嘴,那么你很有幽默感。如果你看完了还笑得满地打滚,那么你其实什么都没看懂。如果你看完了《大话西游》,你忽然发现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已有泪水,你总算看懂了它的第一层了。如果你看完大话,笑也笑过了,泪也流过了,忽然怔在那里,觉得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那么你看懂第二层了。如果你看完了大话,默默的坐在那里,你感到无处可去,你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你看懂第三层了。   《大话西游》就是这样一部片子,让你一遍一遍地回味,还能每有所悟。 (Floy Zhu 生于1977年)   最早去看《大话西游》是因为听同学说它轻松搞笑,周星驰的那种无厘头的幽默是大陆电影中所没有的。抱着这样轻松的心态去看了电影,的确很幽默搞怪,展示给我完全不同以往的《西游记》的感觉,是更具有人性的一部《西游记》。   但我想,它给我的感觉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的搞笑片,在喜剧的背后还有着悲壮的色彩。正如同观音问悟空带上金箍会不会后悔时,悟空回答的那句话:生亦何苦,死亦何哀?让我也看到孙悟空的无奈。想要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人但是又必须成为救世的神,这样的矛盾,相信悟空心里也是痛苦而矛盾的。   对于白晶晶,他有愧疚;对于紫霞,他更是遗憾。因为他注定是盖世英雄,所以终究无法踏着七色的云彩来迎娶紫霞。   在影片的最后,因为孙悟空的回归,所有人在人间的命运都改变了,而对于紫霞的情也全部倾注在了那最后一吻上。 (忆雪 生于1974年)   经典台词:   唐僧:唉唉唉!大家不要生气,生气会犯了嗔戒的!悟空你也太调皮了,我跟你说过,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乱扔东西这么多……你看我还没说完呢,你把棍子又给扔掉了!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它扔掉会污染环境。唉,要是砸到小朋友呢,怎么办?就算没有砸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呀!   唐僧:你想要啊?悟空,你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悟空:大家看到啦?这个家伙没事就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叽叽歪歪,就好象整天有一只苍蝇,嗡……对不起,不是一只,是一堆苍蝇围着你呀,嗡…嗡…嗡…嗡…飞到你的耳朵里面。救命啊!救命啊!   悟空:所以呢我就抓住苍蝇挤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肠子扯出来再用它的肠子勒住它的脖子用力一拉,呵--!整条舌头都伸出来啦!我再手起刀落,哗--!整个世界清净了。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我要杀他!   画外音:当时那把剑离我的喉咙只有0.01公分,但是四分之一炷香之后,那把剑的女主人将会彻底地爱上我,因为我决定说一个谎话。虽然本人生平说了无数的谎话,但是这一个我认为是最完美的……   至尊宝:你应该这么做,我也应该死。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唐僧: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人是人他妈的,妖是妖他妈的……   唐僧:你妈贵姓啊?   唐僧:小心啊!打雷喽!下雨收衣服啊!   紫霞: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抗战老电影   地雷战   抗日战斗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饱受日寇袭击和扫荡。 为保护自己,打击敌人,武区委雷主任组织赵家庄等村庄进行民兵联防。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发动群众制造了各种土地雷,布下雷阵,使日寇受到沉重打击。日军中队长中野从青岛搬来工兵,破坏民兵的地雷阵,并攻人赵家庄烧杀抢掠。赵总结失败的教训,进一步改进地雷技术 ,制造土化学雷,再一次重创日寇。   麦收时节,日军乘民兵农忙偷袭赵家庄,掳走村民,还让这些村民在前面膛地雷,迫使民兵放下武器。赵虎将计就计,巧设雷阵,在八路军支援下经过激烈战斗,解救了群众,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闪闪的红星   儿童故事片是《闪闪的红星》,它塑造的大革命年代小英雄潘冬子形象也十分令人称道。记得当时我们小时候几乎每年“六一”都会表演那首插曲《闪闪红星》,到现在还会唱“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地道战   《地道战》和《地雷战》堪称是中国早期创作电影的经典之作。讲述日军侵华时,1942年的中国冀中平原上,民兵队长高传宝带领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开展地道战,活捉日寇的故事。   除了《地道战》的剧情吸引我们之外,还有就是“鬼子进村”的音乐堪称经典。   铁道游击队   抗日战争时期,在鲁南铁路沿线有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破坏日军铁路运输,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寡妇芳林嫂与游击队长刘洪相爱。   游击队遭到了日寇与国民党的两面夹击,他们挫败了敌人的进攻。日军欲给游击队以毁灭性打击,刘洪率部下化装成日军突出重围并消灭了敌特务队,救了芳林嫂,对逃跑的日军进行着最后的战斗。   过去看的这些老的抗战影片,可以算是对我们的一种很有用的启蒙爱国教育了。相比于最早的书本类的宣科,它更直观地让我们从故事中明白热爱国家和民族的道理。每次看到英雄们为国流血牺牲,就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时,这些人就是我们的偶像,就是我们争相学习模仿的对象。   自己小时候就很喜欢看《地雷战》,尤其是对那各种各样的地雷印象深刻。记得有什么头发丝雷,粑粑雷之类的 ,这科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小时候每次看到日本鬼子背地雷炸得四处逃窜,我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记得以前爸爸还很爱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我小时候因为一直听,所以对这部电影插曲的印象也是尤其深刻。当时很钦佩那些游击队员们,他们能够扒火车,打敌人,都是高难度的动作,所以这些游击队员也成为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还有许多当时这类电影中有很多经典对白也是我小时候许多人都会学着说的,像《红色娘子军》里的 “我南霸天又回来啦!”之类的,虽然都是坏蛋说的话,但还是令人难忘。   现在想来,这硝烟弥漫的景象离我们更遥远了,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爱看那些黑白的战争片了,我不知道我们的关于这些电影的记忆会不会成为最后的记忆。 (成峰 生于1971年)   儿时记忆库中残存的碎片,只藏得下经典和至爱。   不久前,电视上开始播放《小兵张嘎》的新拍电视剧。在偶尔的目光驻足之时,思绪却飘流到了遥远而清晰的往日时光:心中的那位“嘎子哥”依旧天真烂漫,勇敢而稳重,几代人儿时的偶像,永远的少年英雄。当然还有那句最最经典的胖翻译的话:“老子上饭馆都不给钱,就吃你两个破西瓜……”让我不知笑倒了几回。   顶荷叶、炸敌船、木枪换回真“家伙”;摸鱼、捅烟囱、和胖墩摔跤,还有屁股上不幸中枪的样子……想起小时候隔壁弄堂的玩伴们,在他们的身上,我找到了他的影子,很亲切。   我们在一遍又一遍的重温里渐渐长大,纵然影片的色调愈发暗淡,雪花愈发斑斑,还是我们永久不变的回忆。   初中、高中、大学,儿时时光已经消逝。我们也将那童年美丽的回忆,烙进了脑海。   现在的“嘎子”留给现在的小朋友,我们始终拥有自己的“嘎子”。 (翠翠 生于1973年) 东京爱情故事    从小到大,不管发生什么伤心难过的事,我还是会兴冲冲地等待第二天的到来,对我来说,明天,总是光明的。可是……可是这一回,我一想到要与你道别,我就好害怕听到时钟滴滴答答的声音。如果是三个月前,我早就一口答应了,可是现在,我想告诉三个月前的自己:你不可以到海的对岸去唷!因为你将会碰到一个很好很好的人,那个人会很爱你的,他的名字叫做……永尾完治……    ——赤名莉香   经典台词   “我爱你并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身边的时候我是谁。”   “永远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是在你难过的时候,说不定有人会因为你的笑容而爱上你。”   “不要因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它的发生而笑。”   “只因为某人不如你所愿爱你,并不意味着你不被别人所爱。”    在东京的街头,一场激烈的爱情就在那一声“再见”中落幕了。正是这样一个场景,最初我们以为是开始,现在终于明白,那其实就是结束了。爱情之中,开始与结束并没有明显的界线。那只是一种感觉,只有爱情中的角色能明白吧!   这是90年代最令自己难忘的影片,至今仍记得看完整部片子的内心无名的窒息,终不能明白的是:怎么可以有人能够拒绝一个笑的如此阳光灿烂的女子,拒绝这样一份浓烈的、赤裸的感情……那些情怀还依稀仿佛,转眼间已10余个春秋,那些曾经的懵懂与单纯在经过了岁月无情洗礼后留下的也是如同《东爱》一样的遗憾和无奈吧!   经历过很多很多事情以后终于能够体会和了解:未必完治不爱丽香,如同他曾经很无奈的说过的:“把你的将来交给我承担,太沉重”这样一个激情绚烂的女子,这样一份浓墨重彩的感情是用来欣赏的,爱,却的的确确是很多人负荷不了的,毕竟:宠爱不起……   也在很多很多年以后终于明白,爱情,从来是一个人的华美独舞,对于莉香,这么义无返顾、全身心的去爱恋,伤过痛过爱过也应该是无悔的吧!毕竟:曾经深爱过……   感谢《东爱》,感谢莉香,她用最真最纯最美的笑容谱写了一版现代童话,感动着、感染着、感悟着生活在都市丛林中迷茫的我们,让我们在这个钢筋水泥混凝土缔造的欲望都市里,依然相信还会有些东西是值得期待和令人感动的……   在东爱主题曲再次响起的时候,你是否真的能够为你心中那块柔不可及的领地建起一道巍峨的城墙,让我们在其间悠然一生……晃若隔世…… (乔捷 生于1976年) 射雕英雄传(83版)  由黄日华、翁美玲主演的83版《射雕英雄传》堪称金庸剧的经典。憨直淳厚的黄日华,娇俏动人的翁美玲,让人唏嘘不已的剧情,最酷的古装武侠片,最好的射雕版本,它是金庸原著的完美演绎。   83版《射雕英雄传》演员阵容十分强大,除了黄日华、翁美玲出任主角外,像刘德华、周星驰、赵雅芝、周润发、梁家辉、梁朝伟、刘嘉玲、刘青云、欧阳震华、郭富城、吴孟达、郑少秋等许多当时或日后的超级大牌都是作为小配角出现在片中的。   83版的《射雕》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是另一部具有非凡魅力的电视剧。憨郭靖和俏黄蓉,迷得我们痴痴癫癫,女生管自己爱慕的男生叫“×哥哥”,男生管漂亮女生都叫“×儿”。有什么事说不到一块儿了,大家就会高喊一声:“吃我一记九阴白骨爪!”   那时候,学校门口总有成排的小贩推销着各类的剧照粘纸,虽然没有现在的明星收集品做得精致,但我们都把它们当成宝贝,谁要是拥有别人都没有的剧照,那可就得意了。我们将剪切好的明星像片或是粘纸粘在粗糙的硬面笔记本上,而俏黄蓉是我们粘贴的最大热点。   当时的翁美玲就是我们的偶像和男孩的梦中情人,黄日华也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大侠。83版《射雕英雄传》在我们这代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以至于现在大陆重拍《射雕》,看了之后总觉得实在没有味道。 (宋冲 生于1977年)   看了83版的《射雕》之后,我们班里那时就刮起一阵旋风。最早的追星族开始收集黄日华和翁美玲的各种信息和照片;武打迷们开始自制《九阴真经》,都是用用过的练习本多余的纸撕下来,来回折叠成古书的样子做成的。每每下课,总有男生在摇头晃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操场上也热闹得不得了,这个练“降龙十八掌”,那个拿根棍子当洪七公,恨不得能穿越时空来个真正的“华山论剑”。   记得我最初看查大侠的武侠小说就是在这部电视剧的“教导”下看的。看完了《射雕》看《神雕》,再到后来的《倚天屠龙记》,直到把他所有的著作都看完,成为一个“金庸迷”。一开始我还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偷偷看看,到了大学就开始“明目张胆”地看了。直到现在,电视剧里的具体情节已经和小说中的模糊为一体了,但是83版的《射雕》中的人物扮相、音乐却成为永恒的经典。因为我们把它作为是一种祭奠自己青春岁月的仪式,是一种缅怀,借助于英雄美女的故事,使得自己苍白孱弱、弥漫着四环素和苞米花味道的青春期显得丰盈。就像罗大佑的歌,王朔的小说,琼瑶阿姨的孙女们。这都是一种隐性的祭奠。 (王楠 生于1975年) 十六岁花季   十多年前的《十六岁花季》在当年热播时,许多少男少女被迷得神魂颠倒,创下了当时收视率的奇迹,也曾经让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而当年正值花季雨季人为之叫好,为之感慨。从那时起,“花季”一词也开始“走俏”。   若用现在的标准来看,《十六岁花季》并不是特别突出的一部电视剧。但就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学生的生活,准确地把握了青少年心理而深受我们的喜爱。在那个连男女生正 常友谊都要扼杀的年代,它第一个迈出了这一步,在电视剧里公开讨论了我们懵懂的初恋,正视了这种朦胧的情感。在那个相对贫瘠的年代,给年少的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十六岁花季》当然是成功的,但所谓成功是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下,看惯了说教式影视剧的青少年观众,乍一接触这样一部描写一群活泼、叛逆、有个性的中学生的电视剧,被其征服并不奇怪。   它不同于现在的青春偶像剧,充满了奢华和不切实际。《十六岁花季》当时给年少的我们的感觉就像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对于70年代的我们,当年无论是已经走过花季还是正当花季,亦或是憧憬花季,都带来深深的震撼。   前一阵子,当年曾经在我们中造成很大影响的电视剧《十六岁花季》正在各大电视台播出续集。我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看了几集,实在很难寻找到当年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我的生活里已经没有了电视机,或许是因为我已经离花季很遥远,或许是因为当年的白雪、陈非儿、欧阳严严、韩小乐们也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有太多的原因都让我已经无法寻找到当年那种共鸣的感觉。   而最初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自己正是“二八年华”,那种共鸣真实是感同身受。在那个还不算开放的年代,那是一部敢于真正说出我们这些人心声的电视剧,自然受到我们的喜爱,也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我们开始真正成长。 (张静娴 生于1976年)   当时看《十六岁的花季》感觉就是在说我们自己的故事,虽然也有艺术的成分在其中,但仍然是贴近我们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十六岁也是青涩的,没有现下青少年的时髦玩意,没有这么多的偶像明星,没有眼花缭乱的各类诱惑,我们的十六岁单纯而质朴。   现在的十六岁的孩子多半早熟,早恋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他们大胆、热情,少了我们当时的羞涩,更开放。经常可以看到男生女生单独出去约会或是有亲密举动,这在我们当时是根本不可能的。男女生的好感都放在心里,朦朦胧胧的,如果传个纸条什么的,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如果按现在时髦的说法,至少三年一个代沟,那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的人和现在十六岁的孩子最少也有3个代沟了。时代就是在这样前进,每代人的十六岁都让其他年纪的人看不懂,但是无论是谁,无论什么年代的十六岁都是青春洋溢的。   不羡慕现在孩子的十六岁,我们拥有他们现在无法拥有的东西,我为我们的十六岁自豪。它是我人生最一段美好的回忆。 (孙佳琪 生于1975年)   十六岁的花季   作者: 席慕蓉     在陌生的城市里醒来   唇间仍留着你的名字   爱人我已离你千万里   我也知道   十六岁的花季只开一次   但我仍在意裙裾的洁白   在意那一切被赞美的   被宠爱与抚慰的情怀   在意那金色的梦幻的网   替我挡住异域的风霜   爱原来是一种酒   饮了就化作思念   而在陌生的城市里   我夜夜举杯   遥向着十六岁的那一年 儿时书籍   小人书   小人书、洋画片……如果你生于70年代,就一定不会对这些陌生,但是在商业气息日益 浓厚的今天,我们再也难以找到那些儿时的记忆,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就这样在如今装饰豪华的大小书店里面销声匿迹。   70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还没有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可看,电视机都不是家家拥有的;我们也没有游戏机和游戏机房,当然更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络了。但我们迫切地想要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各种故事来满足我们好奇又好学的小脑袋,所以我们开始寻找一切可以阅读的东西。   小人书替代了所有的国内外名著成为了我们的课外读物。看小人书成为70年代出生的小孩的一大乐趣。有钱的省下来买着看,没钱的借了看,那时小人书摊的生意刻红火了。   小人书用简洁的笔触、朴实的图案、清爽的色彩把一个博大的世界巧妙地融合在那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故事里。我们趴在柜台前看着它们五色斑斓的封面;我们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边嚼着芝麻糖边看故事;我们挤在一堆小伙伴中间,几近“撕扯”地争夺先看的权利。它们就是小人书,是我们70年代出生的人在懵懂年代的文化老师。   刚看小人书那个时候年龄很小,还没上学,认字不多,但就是喜欢听故事。所以总缠着大人读给自己听,然后记住故事里的情节,再一五一十地学给伙伴们听。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那时可得意了。而且我记性好,后来常听大人们夸奖我,我感兴趣的故事居然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厉害吧。   小人书陪伴了我的童年,我的文学兴趣也是那时开始培养的。看看现在,儿童读物品种多样,页面精美、色彩丰富,卡通漫画更是遍地开花。可是,当我再随手翻阅时,却品不出当年的味道了。小人书里的趣味时光只属于童年里的自己呀! (贾郦 生于1972年)   我小时候管小人书叫“娃娃书”,而看小人书则是我童年最大的爱好,那时候,所有的小人书都被我当宝贝似的捧着,藏着。那时家里条件还算不错,所以我的“藏书”也是相当丰富的,像经典的“聊斋”、“西游”、“三国”都差不多集了一套。记得我最爱的一本是“聊斋”系列中的《娇娜》,书因为我一遍遍地翻看都变得破破烂烂的。   直到后来上了中学,这些书几乎是不被允许看了,都送给了表弟表妹们,而到现在这些当年的收藏早已失去了踪影。年岁更迭,世事沧桑,虽然现在有了许多其他的娱乐,但仍然难以忘记以前看小人书的那种单纯快乐的时光,难以忘记那些包涵着大世界的小人书。 (张涛 生于1976年)   童话故事   小时候看过的童话书很多,像《365夜故事》、《意大利童话》,还有《红色童话》、《蓝色童话》等一系列的彩色童话集。不过说起童话,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故事中的公主、王子、仙女、巫婆个个都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小时候天真的我还以为童话故事都是真实的,从小就做着“白雪公主”、“灰姑娘”的美梦。那时虽然不懂爱情,不过也已经明白公主就是幸福女生的代名词,她总是很漂亮,而最后也总能赢得英俊的王子的青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长大了,知道自己做不成公主,但儿时的公主情结还是挥之不去。   那时的我们深受外国童话的熏陶,但同时,国内本土的童话故事也影响着我们。   提起国内童话,就不能不提郑渊洁,他曾经写过的《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等童话故事,都是当时我们非常喜欢的。而由他创办的《童话大王》,在我们中的知名度就相当于《奥特曼》对以后孩子知名度一样。   现在我们长大了,知道童话故事都是想象中的世界,但在潜意识里其实还是相信童话的。武侠言情等描述的其实都是简单的童话,这种种营造出来的意境,满足了我们的童话情结。   所以,在这个已过了看童话故事的年代,我们的心中还是存有一个成人的童话。因为心中有童话,就不会寂寞。 (邢洁 生于1979年) 武侠世界 古代传奇封面   记忆中的武侠   随着查大侠的书进入大陆,武侠小说一下在大陆风靡开来。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 生、温瑞安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武侠小说名家。   我们中的许多人,无论男女,都爱上了武侠小说。在校园里、公车上你经常可以看到手捧一本武侠小说的7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开口就是“华山论剑”,闭口就是“九阴真经”,我们认为最缥缈的是小龙女,最崇拜的是书中豪迈的大侠。这些都构筑了我们记忆中的武侠。   在记忆中,最早开始看的小说,不是早期的伤痕文学,也不是后来广为流行的言情小说,而是武侠小说。而且,我相信真正曾经痴迷于武侠的人,多是我们这些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了。   好像最早在图书馆翻书的时候,看到了一套四本的《射雕英雄传》,咖啡色的封面,显得有点古朴,还是宝文堂出的(现在好像都已经看不到宝文堂版本的金庸的书了)。当时感觉整本书气势恢弘,文采也非常好,从此钻入武侠文化中不可自拔。   当时应该还是80年代初期中期吧,像这种娱乐性的小说还是比较少,大多数都是严肃文学,还习惯于经常学习一些大报特约评论员所撰写的头版头条,而且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娱乐类杂志,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武侠也就成为了我的空闲时间的全部。好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完了金老夫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十四部长篇巨著,也基本上看完了古龙和梁羽生的作品。同时也看了不少到现在都已经没有什么印象的一些武侠作者(只能说是作者而已)的书。   现在回想一下,除有限的几人之外,大部分人的小说都遵循以下原则:男主角身负重托(或血海深仇,或师门嘱托等等)下山行侠仗义.奈何武功太低,屡屡不敌。幸好我神州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年人参,万年灵芝,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名山大川,边疆荒漠,风尘奇人藏龙卧虎。科学是现在的发达,可武功是上古奇人高.决定性的进步依靠武林密笈。因为不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冶金技术失传,所以宝剑宝刀的铸造技术据推算以战国时代或更早时最高。在消耗了大量白纸之后,作者终于在出版社老板的要求下,让主角成了正果,往往成为武林盟主等。当然,少不了绝色美女倾心相许,游戏风尘的高手从旁捧场(往往是丐帮长老,武功不高不低或者先高后低)。   所以,我所怀念的武侠小说,最主要的还是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等三人的作品。   梁羽生是最早写新派武侠小说的,他的小说有些像当年的鸳鸯蝴蝶派,都是才子佳人式,初期作品中主人公总是一派正气,郎才女貌,,一副武林泰斗候选人气派。他们都使剑,而且动不动就双剑合璧,威力惊人。梁的小说不大受人喜欢,人物个性的简单化是原因之一,从外貌上的英俊潇洒,才能上的文武双全,到性格上的大公无私,大仁大义,均非常人所能及。而坏人又是坏得离谱,仿佛他们是为了作恶才存在世上的,他们的恶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这显然又与事实不符。金庸的小说就要复杂得多,人物形象更是多姿多彩,好人有好人的可爱,坏人也有坏人的可恨,可怜,抑或可爱.委实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而古龙另辟蹊径,也吸引了许多读者,连拾其牙慧的温瑞安也一举成名,很是火了一把。   当时很多我的同龄人之所以会看武侠,与83版的《射雕英雄传》风靡全国不无关系。这正如当年古龙的小李飞刀拍成的电视连续剧,虽然如今看来不管从制作还是改编也好,都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当时确确实实影响了很多人。正如现在很多人把83版的《射雕英雄传》奉为经典,与其说是赞美,不如算是怀念??   《天龙八部》,这是我不得不说的一部作品,在当年我一借到手,几乎是没日没夜的一口气看完了,至今还怀念那时的感觉:为了躲避母亲的责骂,晚上蒙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孜孜不倦??相信生于70年代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首先,本书有个不同凡响的名字--天龙八部。不同于其他武侠小说那些××记、××传、××录、××剑之类的俗名。为了这个别有一番意境的怪名,作者特在单行本前言中写了一篇说明: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八个梵语名在普通读者心中仍是迷。若简简单单对号入座,也太将作者原意瞧的浅了。只不过这八种神怪虽各有神通却也有尘世的欢喜与悲苦,金庸用此来象征现世的种种悲欢离合,同时也揭示了这本书和佛学的内在联系。 武侠世界(2)   《天龙八部》的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更有甚于金庸其他任何一部小说。北至草原无   尽的辽国,南至山青水秀的江南,东北达茫茫林海雪原的女真部,西南到诸夷杂居、茶花满路的大理国,西北远至西域星宿海甚至云封雾锁的天山缥缈峰,中华大地无景不包。而其中恢宏壮观的场面及片断更是数不胜数。另外,大理崇信佛教,段誉与虚竹二人常将佛经挂在嘴边;无量山洞中奇景无数,更有一桌珍珑棋局,聪辨先生曾以此难倒天下英雄;函谷 八友更是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工艺杂学,贸迁种植各有所精……包罗万象正是金庸小说的传统优点。   总的说来,《天龙八部》是悲天悯人的一部书,但这“悲”乃是用神去传达,却不是用形来揭示,全书的语言并未故作严肃深沉。事实上,金庸的语言向来幽默风趣,这部书中笑料也颇多。书呆子段誉、“非也非也”包不同、星宿老仙及其门人都是如此。书的结局屡次出人意料。段正淳再不济,读者也不希望看到他那个下场;萧峰是全书的第一男主人公,当读者看到他痛失爱侣时已感到如观杨过断臂一般惋惜,岂料金庸又恁的忍心让他英年早逝;读者原担心段誉好不容易追到的王语嫣是自己的妹妹,不料段誉竟是段延庆之子;慕容复本已成了大恶人,读者以为必死无疑,不料却是疯了,每日对着一群讨糖果吃的小孩早朝,实在是引人回味……   《天龙八部》最别出心裁的地方还在于它的回目名。金庸填了五首词作回目名,虽谈不上很高的艺术性,但比较起一般的章回体七字对仗回目也别有一番韵味。“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狼烟举”,这是何等的气势啊,“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这又是何等的胸怀!   如今的我们,也许有了更多娱乐的方式,但是,这些书,这些人物,也还是会不经意的冒出来。 (Jason Xu 生于1977年) 大话言情(1) 蓝底白字封面   言情   70年代出生的我们可谓正赶上了言情类小说的蓬勃发展期,从最早的琼瑶阿姨(现在的女生应该已经叫琼瑶奶奶了)、岑凯伦,到后来的于晴、席娟等开创喜剧式言情的小说家, 再到后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以寄秋、古灵为代表的新生代言情写手,我们几乎看遍了所有的爱情悲欢离合。   除了上述提到的典型的言情小说家以外,我们把李碧华、梁凤仪、张小娴、三毛、亦舒等也归在这里,且看我们的大话言情。   现在经常可以在公车上看到一女生手捧一本64开的小书在细心“研读”,那可不是什么英语词典,那时现在最流行的言情小说口袋本。封面上都画了俊男美女,内容则都是浪漫而不切实际的爱情故事。   其实我也是个很迷言情小说的女生,从14岁开始初次涉猎这类故事就一直很着迷,虽然大人们都很反对,一是觉得这类小说对学习没有什么帮助,反而因这些不切实际的故事“毒害”了我的思想,二是因为当初大人们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这类言情小说都是给至少结了婚的长辈们消遣看的,因为她们不会被“毒害”了。虽然是这样,但我还是一直偷偷地买,偷偷地借,偷偷地看,一直到现在经常在网站上下载了看。   “言情小说”在我们小的时候,绝对是和不良少年、早恋等反面典型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要做好学生,就必须两耳清静,一心只读圣贤书和关心国家大事。至于言情,所有的人都说不是我们这年纪应该关心的事情,所以这在我们心中始终是高不可及的神圣,怀着期待的心情盼望长大。这就是我们的“言情”心情。   记得最初看的都是琼瑶阿姨的小说。说到言情小说,相当于查大侠在武侠小说中地位的恐怕只有琼瑶阿姨了,因为琼瑶阿姨是惟一能“毒害”3代青少年的华人女作家。去看她的小说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琼瑶影视剧的影响。《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燃烧吧火鸟》、《月朦胧,鸟朦胧》等影片当时很流行,林清霞、吕秀菱、秦汉、秦祥林等偶像席卷了内地,成为众人的偶像,女孩子纷纷效仿林清霞的中分长披肩直发,男孩子都学着琼瑶剧中男主角的说话和穿着。正是在那个少梦的年代,琼瑶阿姨点燃了我们的爱情梦想。   还记得第一次看琼瑶的小说,读的是她在大陆很轰动的《聚散两依依》。其实剧情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当时就是特别感动,一边看一边用手帕抹眼泪,那样子就像自己是琼瑶剧中的女主角一样。但是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的第一本小说《窗外》。一个朦胧的师生恋的故事,虽然笔触在现在看来还稚嫩了些,但是却完全把那种矛盾和辛酸表达了出来。尤其是看“老师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场景,真的能感受到那种亦父亦友亦爱的感觉。   到后来看《婉君》、《望夫崖》、《哑妻》、《六个梦》、《梅花三弄》、《青青河边草》都只是看过,笑过,哭过,然后漫漫淡忘了。其实对于琼瑶阿姨的小说我不是很喜欢的,因为太悲,就算是团圆的结局也是在太多的磨难之后,我不喜欢那种总是让我掉眼泪的感觉。   所以后来我迷上了席娟。那是高中时候的事了,第一次看了她的处女作《交错时光的爱恋》,一下子“惊为天人”,幽默的语言、撇开现实的情节,实在与以往辗转悱恻,悲风秋雨、赚人热泪的旧言情有太大的不同,一时间迷到不行。记得当时爸爸妈妈都不让我看这类书,我为了防止他们看到还把书包了起来悄悄藏在书包里。   席绢的文笔很好,轻松恬淡,洒脱自如。席绢的语言很有特色,行文不拖泥带水,直切主题,用十分自然和生活化的文字提炼出饶富趣味的语言,使她笔下的人物大多形象鲜明,活跃灵动。她的情节设置更是简洁,没有心电图般的情节,男女主角自相遇那一刻起便已注定了相属,男主角总是十分强悍,但对女主角一定一心一意、百依百顺、温柔体贴,四周潜伏的危险总会被他轻易解决;女主角一定美丽可爱还要多份灵动,为爱坚强;贱贱的情敌也会被女主角三言两语杀的灰溜溜的靠边站。男女主角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最后一定功成圆满,皆大欢喜。这样的喜剧才能让我们忘情大笑。悲剧已经是妈妈奶奶那个时代的东西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要求干脆明朗,言情小说作为一种调剂现代人生活的方式需要给人们希望和力量,需要让现代人从中感到轻松和愉悦。所以到最后琼瑶阿姨也不能免俗地写了《还珠格格》。   席娟后来的作品像《这个男人有点酷》、《抢来的新娘》、《雪儿姑娘》、《浪漫一生又何妨》、《罂粟的情人》等等,都被我至今收藏着。 大话言情(2)   其他的言情小说也看过不少,其中梁凤仪的经济类爱情小说也不错,只是多了份现实的沧桑。   现在的我其实早已过了少女怀春的年纪了,但是依然喜爱看言情小说。因为小说给了我很大的想象空间,无论是对爱情和生活,它都给我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界,那里有每个女生的梦想。 (路萱 生于1975年)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因为这样一句话,我喜欢上了张小娴。她相信承诺,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喜欢她的小说、散文,因为内容丰富真实、情节感人。在书中,她找寻幸福,然后发现,失望,再期待,遗憾。她让我们知道,这也是一种幸福,她教会我们,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   也是从张小娴,我开始接触这一类的女作家。亦舒是我认为这类女作家中另一个很出色的,她的笔是灰色的, 笔下的人物往往悲观又不羁,似与世间水火不容。亦舒的书很尖酸也很辛酸,似是看尽浮华人生,只是心境苍老却还又滞留着孩童般的幻想。   看不破的生与死,戒不掉的嗔与痴…… 舍不下的红尘,如同一个经历风霜的美丽女子临水照花,亦舒小说有这样入骨的寂寞和苍凉,他人是学不来的。她的文字简洁凝练,常是一语道破人情世事,却又不显刻薄,这样的机敏狡黠也是别人学不来的。     亦舒合70年代人的胃口,因为她的书像是在一个风淡云清的日子里突然传来的几声叹息因为那淡淡的笔触、平静的叙述,让我们心中有再多再浓的激情都轻轻带过,但给人我们的震撼却是加倍的。让我们一本一本地看,还是会去不断的温习。 (晶晶 生于1978年)   我喜欢另类点的女作家,所以我最爱的女作家是张爱玲、三毛和李碧华。三位作家的作品多少都有些灰暗。   张爱玲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荒凉,往往用繁华衬托着,待到繁华褪尽,尽是满目荒凉。但虽说是荒凉,但也绝对的精致、敏锐且细腻。时代、国家、革命等一切大事件都成为背景,被浓缩在家庭生活中。   张爱玲作品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人淹没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灵性,人的活力都僵死在程式化的生活里。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遇见相同的面孔,谈论相似的话题,每天往返于卧室、客厅、办公室、公交车等等,生命就这样一点点消磨下去,一天天萎缩消失。   而三毛,不用多说,她的特色就是流浪,因为三毛是属于流浪,属于沙漠的。70年代出生的我,爱上三毛的书,就是因为它的异国风情和难以言语的淡淡忧伤。   我总是还没有看她的东西就感动了,感动我的是她的人,她的故事。在我不到二十岁的时候,虽然三毛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我就爱捧着一本她的书,倚在窗前,细细品读,跟随着她的脚步,看她的故事,看那些她待过的地方。   等到了我现在的年纪,已经很少会迷什么了,但我对三毛的感觉,对她的作品依然执着。因为她在“浪漫的流浪”以外,那一份对人性的悲悯,对生活真义的看法。无论她的作品,她笔下勾画出的世界究竟是一个虚伪的世界,还是虚幻的世界,都只能让文字来证明她,来证明一切。只要她的文字的确存在于我的心中,这就足够。   至于李碧华,我爱的就是她的“毒”。总觉得李碧华的笔有点毒,但又不是锋芒毕露地毒,往往在毒药的外面还包裹了一层蜜糖。先给你一个香暖,让你微醉,不禁感叹好一支知情晓意的笔;但之后,她的字眼立马犀利起来,使人怕看又想看。刺痛人是她,安抚人也是她。凭一双慧眼,一支妙笔,把生活写得如此犀利而真实。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3位女作家,或许言情小说的影子在他它们身上已经不那么清晰,但是也摆脱不了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 (叶子 生于1972年)   从琼瑶到岑凯伦再到席绢,言情道路越走越宽,言情小说家也如雨后春笋般一代代茁壮成长。无论言情未来的路将如何发展,琼瑶、岑凯伦还有席绢,她们三人始终代表着言情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下面,我们就她们三位来作一个具体分析。   由于年代的差别,三个人的言情故事可以说都烙着时代的印痕,各自引领了自己的言情风潮。先说琼瑶,她的故事背景通常锁定在满清王朝或者民国时期,往往发生在大户人家,内容多反映门第冲突。男女主人公除了哭哭啼啼地谈恋爱以外什么都不干。   故事中女的多半是大眼睛,长相水灵;性情最好温柔,惹人怜爱;通常可以出口成章,满腹才学。而男主人公,通常出身娇贵,动不动就是王孙贵胄;英俊潇洒,风度一定要好,学识一定要高,对爱一定要执著。   通常故事的矛盾之处往往因双方的贫富悬殊而生,然后女孩子总是能够人穷志不短,忍辱负重,外柔内刚;男孩子则甘心为爱不惜和家庭决裂,抛弃万贯家业。最终,富商老爸被他们的纯真爱情所打动,灰姑娘终于修成正果,嫁入豪门。   再来说说岑凯伦。她的故事就现实得多了,基本上离不开巨商豪门的背景。爱情总是有些曲折离奇,多反映豪富之家的虚伪;情路也颇风云变幻,痴情女爱上花花公子或刚好相反;结局却是一片迷离。女主角要么是纯情女生,天真容易受骗;要么是背负恩仇,最后因恨生爱。因为故事总是圈定在富豪巨商之家,爱情也难免被视为游戏,因而总有造物弄人的感觉。 大话言情(3)   最后再来谈谈席绢。她的故事中,爱情路上的最大障碍往往不是第三者,而在于男女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差异。男的基本英俊冷漠又异常高大,全身纠结的肌肉、冷傲的面孔有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女的往往美若天仙,身体可以娇弱,但心思一定要灵动活泼,有自己的主张。男的一定非常有钱也非常自主,有绝对的能力保护心爱的女人,最后一定会包容女的,对她百般溺爱,大团圆结局。   她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可以穿越时空,也可以发生在外太空,想象力可谓极其丰富。   时光移转,听故事的人在变,说故事的也在变。现在的孩子迷恋于网络小说,所以痞子蔡、"美女作家"是他们的;我们钟情于言情书,怀念当初“少女情怀总是诗”的日子,所以琼瑶、岑凯伦、席绢是我们的,她们带给我们的回忆还将继续低吟浅唱。 (翠翠 生于1975年)   经典语录   人生总是要我们在遗憾中领略圆满。不是吗?我们从分离的思念中领略相聚的幸福。我们从背叛的痛苦中领略忠诚的可贵。我們从失恋的悲伤中领略长厢斯守的深情。   ——张小娴《面包树出走了》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张小娴《荷包里的单人床》   人们付出昂贵的代价,换取他们的理想,成功以后,随着而来的是失去自我,无限的寂寞。   ——亦舒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多少珠宝,因她没有自卑感。   ——亦舒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爱》   出名要趁早呵,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张爱玲 儿时歌曲  儿歌   曾经以为自己一定已经忘记了那些儿时的歌曲,但是一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和歌词,才发现这些记忆早就深深地刻在心里,磨灭不了。   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儿歌的黄金时代早已不复存在,甚至可以说儿歌都已经绝种了。 在这个3岁孩子都看都市言情剧的今天,说不定周杰伦已经代替了摇篮曲,或许儿歌将就此走向消亡。   与他们不同,我们这一代是听妈妈哼唱的歌曲成长的一带,虽没有磁带、唱片之类的东西,但是我们总是能够在妈妈温暖的声音中入睡。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摇篮曲就属《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了,都是那种柔美的旋律,能让孩子们安心地睡去。听得多了,自然也就会唱了,乃至后来玩过家家的时候,哄着娃娃也是唱着这些歌。   后来长辈们还会教一些弘扬中华美德的童谣,《捡到一分钱》就是其中的代表!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有拾金不昧的好品德,“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虽然后来屡屡被我们篡改歌词,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品德教育还是深入我们的心灵的。   长大了一点进了幼儿园,我们就多了两首特别经典的儿歌——《春天在哪里》和《小燕子》。记忆里每到“六一儿童节”,大家就穿上漂亮的衣服,在额头上用口红点上一点红的(这在当时是儿童当中最流行的妆容了,而且男孩女孩都适合),在舞台上唱歌跳舞,我们每个人都是“小燕子”和“小黄鹂”。记得想要把《春天在哪里》里那句“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唱清楚还真不容易。而现在再唱起《小燕子》,在对自己的晚辈说起小燕子,看到的却是一张张茫然的脸。现在的城市被污染得厉害,到处高楼大厦,孩子们很难有机会看到真的小燕子了。   等到了读小学,最常听到的就是《闪闪的红星》了,是读书以后每年 “六一”的必备节目。在那个时代,歌唱毛主席歌唱党,是所有歌曲的主题,这首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自然受到最高的推崇。现在的孩子或许知道也会唱这首歌,却少了我们当时的自豪和兴奋。 (范范 生于1978年) 流行歌曲   流行   说到流行歌曲,相信每个年龄层的人们都有许多要说的,但是作为开放初期正赶上追星年龄的“70一代”来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星,和现在孩子们追逐的完全不同吧。难怪现在的小孩子开始说我们落伍了,难怪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的人,还没有积累什么却也已经开始怀旧了,只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曾经站在流行的浪尖上的我们, 也忍不住爱回顾那些最能代表自己时代的一些东西了。   《童年》是我接触较早的流行歌曲,当然把它称之为台湾民谣也是十分正确的。当时不仅正身处童年的我在唱,就连我的叔叔阿姨们也在唱这首歌,可见它的魅力。它真实地记录了童年的悠闲时光,细腻地刻画了童年时代我们的心情:那种等待着下课、等待着玩耍的童年,那种有零食、有漫画的童年,那种心里有着懵懂情感、盼望着长大的心情却是每个时代、每个孩子都相同的。只可惜我们过去在城市里也经常能见到的田野、池塘、稻田、知了,现在也几乎在城市里绝迹了,只剩下那些钢筋水泥的森林。   小虎队也是那时我非常崇拜的偶像组合之一,那时代的乐队组合似乎都是男生,像小虎队、草蜢乐队、红孩儿都火到不行,应该不亚于先前流行的F4吧,至今还能哼那些熟悉的旋律,像《青苹果乐园》、《红蜻蜓》等等都是我喜欢的。那时候还没什么CD呢,大家都是有个小随身听(一般还不是进口的),朋友之间如果谁买了新的磁带,经常会被别人借了去翻录,歌词就自己手抄,想想现在谁还买磁带,谁还手抄歌词呢?《红蜻蜓》算是小虎队早期的代表作,和现在相比,那时的声音真的还很稚嫩。“看那红色蜻蜓飞在蓝色天空,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他的梦……” 蓝色的天空,我们的梦想,曾经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追逐。而现在,小虎队经历了离散,我们这些听歌的人都已经长大、成熟,童心渐渐消失,我们还在追逐我们的梦想吗?   “周末午夜别徘徊,快到苹果乐园来……” 过去的周末没有现在那么多“节目”,没有酒吧,没有派对,我们的夜生活是寂寞,无聊的。这首歌可以说是最早唱出我们心声,带来周末夜生活的歌曲了。年少轻狂,我们做过最疯狂的事就是十几个人聚在一起,每天在小区楼下高声唱这首歌,直唱到楼上的住户大骂我们“吵死了!”但我们就是开心,依然每天都会唱到9点多。虽然我们没有到午夜,但是在当时9点也是我们的门禁时间了。这就是当时我们的夜生活,同样丰富多彩。   最后,我还想来说说费翔和他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全国的男女老少在某一年的春节晚会上熟悉了这首歌,并从这首歌认识了那个高大的帅哥——费翔。他的穿着、外形带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他。《冬天里的一把火》在那年红遍了大江南北,也烧红了大兴安岭。虽然后来费翔远走百老汇,《冬天里的一把火》也不再火,但是带给我们的影响却直到现在。多年后看到费翔复出,重又听到《冬天里的一把火》,那种激动又把我们带回过去。   这就是我记忆深刻的流行歌曲,我缅怀的属于我们的流行时代。 (吴宇飞 生于1972年)   过去喜欢的歌手很多,不像时下娱乐圈充斥的偶像派明星,那时的歌手可都是实力派的人物。下面我就小小地来谈下我的几位偶像。   说到偶像,首推“哥哥”张国荣。或许在80或是之后的90年代出生的孩子看来,张国荣不是什么大牌,但是在我们这样年级的人的心目中,“哥哥”永远是“哥哥”。《风再起时》和《沉默是金》都是他的代表作,也就从那时起粤语歌开始被广为传唱。虽然粤语不够标准,虽然没有哥哥那样的嗓音,但是校园里几乎每个角落都可以听到别人哼唱这首歌。秋天里似黄蝶的落叶,在风再起时,那种萧瑟,那种伤感,是最美的。而“沉默是金,洒脱做人”的道理,在初听这首歌时恐怕还不懂,直到现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才能明白。   其次,说到流行歌曲不能不提的就是罗大佑的歌。他深情嘶哑的嗓音,当年带给我们的是心灵深深的震动。现在的孩子恐怕都不爱听他的歌,苦情腔,没有快节奏、没有HI-POP,但就是让我们这些人痴迷。哪怕是现在,一听到《恋曲1990》我们依然会激动,依然会伤感。我们不喜欢周杰伦、蔡依林,因为太快太吵,因为我们已经深深地被《恋曲1990》吸引,崇尚这样的经典。   还有齐秦,凭着一首《来自北方的狼》走红中国,而《大约在冬季》则是他演唱的一手首悲伤的情歌。没有豪迈、没有斯吼,只是用低低的嗓音描画着离别的悲伤。这首歌曾经打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并用来表达懵懂爱情。   此外郑智化也算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歌手了,可惜似乎只听他唱过《水手》和《星星点灯》,此后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歌曲问世了。记得当时大街小巷的音像店都放着这首歌,所有的男孩子都模仿着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仿佛这样就是真正的男儿。而所有失意的人,他的朋友为他点的最多的也是这首歌,它激励了千千万万少年。   说了这么多男歌手,其实女歌手我喜欢的也很多,其中首推齐豫和张艾嘉。“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齐豫磁性带些空灵的声音唱起这首歌,给人的感觉是忧伤和孤单。而伤感和孤单正是我们那年纪最爱的感觉。想要去流浪,想要看远方的风景,是那时最大的梦想,也铸就了现在“飘”一组的产生。但等长大后,我们才发现流浪的滋味原来并不好,故乡才是温暖的港湾,家才是心灵的寄托。   张艾嘉委婉的歌声也是真的把所有听这首歌的人的心都唱碎了。懵懂的初恋,长大的代价,引起所有人的共鸣。记得当年所有的女生都爱换上一副淡淡哀愁的神情,低低唱着《爱的代价》。伤心流泪、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也是成长的代价。 (小娴 生于1975年) 摇滚歌曲   摇滚   我一直觉得,生于70年代的摇滚迷是得天独厚的,因为我们有幸见证了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摇滚的黄金时期。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初期,我们的物质和精神都经历了从苍白匮乏向相对丰富的变革,中国的摇滚音乐也就由此产生了。   青春年少的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外国的摇滚音乐,甚至在这之前连“摇滚”为何物都不知道。但是,就从崔健发出那一声“一无所有”的怒吼之后,我们的热血因青春而沸腾了,因摇滚而沸腾了。或许许多人还不完全明白“一无所有”的含义,但是也已经被那歌中的感情感染得心潮澎湃。后来有机会看到1986年时,崔健在北京举行的为纪念86’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他唱起《一无所有》的影像——穿着一件很奇特的、颇像大清帝国时期的长褂子,身背一把破吉他,两裤脚一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当音乐起时,台下变得静悄悄;当歌曲结束时,在热烈的欢呼和掌声中,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星诞生了。   当年处于黄金时期的中国摇滚,是有着特殊时代烙印的音乐。没有外国摇滚的参照,似乎完全是时代压抑后的怒吼和释放,于是摇滚在中国一下火了起来。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的年轻人都开始唱着《一无所有》,因为“一无所有”正如同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多数人们的状况。那时的我们,经常会走在大街上哼唱着,时不时地还会突然发出“哦……你何时跟我走……”的“吼声”,引得那些年长的路人频频侧目。   在那个年代,还产生了2个特别的超级摇滚乐队,“唐朝”和“黑豹”。唐朝乐队的同名专辑 《唐朝》和黑豹乐队的同名专辑《黑豹》可以说都是国内摇滚音乐史上极具意义的经典之作。当然,如果要问我更喜欢哪个乐队,我想恐怕是“唐朝”吧。四个一米八以上的大个子,穿着皮衣皮裤,蓄着满头的长发,高唱着铿锵有力的《国际歌》,这就是“唐朝”的风格,更具个性的摇滚。可惜的是,1995年贝司手张炬在车祸中丧生之后,“唐朝”就再也超越不了过去的辉煌了。而相比于“唐朝”,黑豹乐队更像是属于摇滚音乐的中间地带,不够有强烈的音乐主张,也不像比他们更年轻的新一代乐手般放肆轻狂。不过那音乐中隐藏着的强烈的勇气和深刻的感情,对生命诚挚的热爱,对人世间感情的信赖,也曾经感染了多少年轻的心。一首《无地自容》,让我们开始向往像他们那样开着吉普车到处流浪。可惜的是,他们的起点就已经是他们的最高点了,而流浪也永远只属于他们,只存在于我的梦想中。   多年后,当“唐朝”和“黑豹”都已经成为往事,当中国的摇滚音乐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剩下的就只有我们这些七十年代出生而正巧赶上中国摇滚黄金期的乐迷的回忆了。 (陈峰 生于1972年)   记忆中,开始听摇滚是在高中时,那时还是算摇滚的鼎盛期吧。   一开始,听崔健、听唐朝、听黑豹,感受着那种毫不虚饰的天真和对自由自在的渴望,倾听着音乐中隐藏着的原始而狂野的激情。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一种低低的呐喊,一种压抑以后的释放。   后来,进入大学之后,听的摇滚也越来越多元化了。张楚、窦唯、何勇等等都是我所喜欢的。   刚进大学时,住校的生活一开始总是新鲜的,但当新鲜感过后,大家难免有些想家。有一次,熄了灯之后躺在寝室的床上,不知谁哼起了张楚的《姐姐》, “噢姐姐,我想回家,牵着我的手,我有些困了;噢姐姐,带我回家,牵着我的手,你不要害怕……”,寝室里很安静,这时才发觉,这个带着哀伤而悠扬的旋律,不经意间已经征服了我们的年轻的心。   也因为这首歌,所以一直很喜欢张楚,这个据说是中国最寂寞的歌手。或许因为自己的经历,因为他从小四处流浪,所以他的歌总是特别感伤,有点无奈和寂寞。后来也听他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但由于寝室里的那一夜,那首《姐姐》始终都是我们的最爱。   当时与张楚并称“魔岩三杰”的还有窦唯和何勇。知道窦唯的时候,他还是黑豹的主唱。后来又组建了“做梦乐队”,成立了“译”乐队,感觉窦唯的音乐历程就是在寻梦。他的那首《哦,乖》,是他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被迫我接受你的错我的梦,好难过对自己说这一切无所谓……”唱着就有些心酸,因为那是一种无奈,一种我们感同身受的无奈。   而何勇的《垃圾场》、《钟鼓楼》相信摇滚迷也应该很熟悉。感觉何勇是个很矛盾的人,或许就是因为这两首歌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让人不明白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何勇,或者两个都不是真实的。还记得《垃圾场》专辑内页中写着这样一段话:“北京的钟鼓楼上,有一只石雕的麒麟,在那儿站了几百年,默默地凝视天空、土地和人民,似乎总在等待。有一天,会有一阵大风吹过,它会随风飞起来。”难怪专辑的副标题叫“麒麟日记”,或许何勇就是那只“随风飞起来”的麒麟。 (明华 生于1975年)   我听摇滚音乐不算早,甚至可以说是在摇滚已经不那么流行的时候。同校的师兄介绍张楚、何勇、郑均、许巍,还有鲍家街43号乐队等等给我听,自此也就喜爱上了摇滚。喜欢中国摇滚中透着一种狂放、无柰和孤漠的感觉,不饰雕琢却又亲切自然,切合都市文化中涌动着的无名的失落和迷惘。   记得当时有一张摇滚的合辑特别火暴,当然名字也火,叫《中国火》。那是第一次向华语世界展示出当时中国摇滚乐绚烂的全貌,每一首歌都感人至深、每一个音乐家都才华横溢,如此多元化、如此真实诚恳的音乐,可以说是中国摇滚乐的一个里程碑。   给我印象最深的摇滚歌曲可能和别人有点不同,因为我不是一个一开始就听摇滚的人。我最喜欢郑均的《灰姑娘》。 “怎么会迷上你,我在问自己,我什么都能放弃,居然今天难 离去,你并不美丽,但是你可爱至极,哎呀灰姑娘,我的灰姑娘……”轻轻的吟唱,是对生活、事业和爱情的美好憧憬,但是现实生活总是使这样的梦想化为泡影。唱着唱着,自己也能体会到那种矛盾,总是在梦想与破灭,在希望与失望,在成就与失败之间徘徊,很贴切我们这迷茫一代的心声,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虽然现在,我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可是,偶尔听到这些以前的老歌,不经意直接,胸中的热血在慢慢的充溢…… (Colin 生于1978年) 校园民谣   校园   大学四年能记住的事情不多,最难以忘记的是在夏天的夜晚里,吟唱校园民谣时的那份浪漫与感动。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天很明净,校园的草坪就是我们的舞台,拿着吉他,唱着歌儿,那就是我们的天下。   喜欢音乐,但是对那些缺少感情的情歌总是难以深爱;也喜欢摇滚,但摇滚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精神,生活毕竟是平淡的,激情过后还是要回归平淡。所以爱了民谣,爱上了那份只属于心情的简洁与淡泊。   尤其对于处于90年代的我们的青春时光,大陆校园民谣的创作和出版一时间风行起来。高晓松是这个时期的一个代表,他的《同桌的你》让无数少男少女痴迷,那一段十分幼稚的少年情怀,付出的却是一种最纯的真情。“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将它丢在风里?”后来的成长就是这样无情地将朦朦胧胧的少年情怀送进了历史。正如“我也会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一样——我们都不是孩子了!这种舍弃是一种必然,我们都无法选择。但是在内心深处,这种情感是一种多么值得牵挂和诊视的东西啊!可以说,校园民谣中最好的一些歌都是产生于一只脚踏进成人社会时对青春的回望。在那里,轻快的眼泪变成了沉重的叹息,轻快的眼泪是少年的眼泪,少年不识愁滋味,却有那么多无由的感伤,当我们能够最深的体会青春的珍贵和美好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青春依然是那么真真切切,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校园民谣Ⅰ》中金立的《那天》、沈庆的《没有想法》和《青春》、郁冬的《老屋》,也都多少和高晓松的歌一样,站在迈进成人的门槛上,慨叹青春、少年、校园时代的最终离去。在《校园民谣》中,最喜欢高晓松《冬季校园》、《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流浪歌手的情人》、《模范情书》以及沈庆的《青春》等,这些歌总让人回想起单纯浪漫的学生时光。 (张涛 生于1977年)   听的第一首校园民谣是沈庆的《青春》,“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总是觉得带着点淡淡的忧伤,排遣不开,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不知道那是为了什么?更不明白我为什么会莫名的忧伤?也是这就是歌里的青春吧!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最快乐的时光还是四年的大学时光。虽然也曾彷徨,虽然也曾颓废,但却始终难以忘怀。校园里的夜是妩媚的,夏夜的风也是柔的。曾经坐在绿色的草地上,面对着校园的礼堂,弹起心爱的吉他,唱着哀伤的歌,心都醉了。随着朋友的应和,轻轻的拨动琴弦,弹的不只是音乐,更是一种心情,快乐也好,悲伤也罢,所有的情感从口中和指见轻轻流淌出来。没有撕心的呐喊,没有抵死的缠绵,有的只是灵魂深处的欢笑与哭泣。   回想起来有一年的寒假,同寝室的同学都收拾行礼回家去了,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苦苦看着GRE,嘴里轻轻哼着《冬季校园》,不知不觉已经很多年。直到如今,每次怀念起校园的时光,我还是会忍不住轻轻哼起这首歌,不合时宜的吟唱。   青春总是这样匆匆即逝,那种青春自身的悸动,无边无际的梦想,不知来由的忧愁,单纯的浪漫再也不会有了。“我们年少时不经心许下的愿,再提起时依然多温暖,也曾约定彼此经常见面,相见时已多年!长的心情短的命,长长短短谁也说不清……”抬起头,回首逝去的岁月,早已泪流满面!   校园民谣曾经在我们值得怀念的学生时代,记录了当时的喜怒哀乐,现在每每回想起来,有几丝甜蜜,也有几丝惆怅,但更多的是伤感,毕竟那些美好的回忆都一去不返了,但那些记录青春的歌声却真实而又悠扬的在我的所有日子里激荡。 也许长大以后,只有这些民谣才让我回忆起我曾经拥有的青春时代吧,我怀念??   在九十年代初期,也是我们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个人群处于青年,在校园和社会的夹缝中还摇摆不定的时候,校园民谣的出现,深深的影响了我们。   后来才听了高晓松和老狼的一些歌曲,从当年最红的《同桌的你》,还有《模范情书》,《青春无悔》,一直到后来的《恋恋风尘》,总感觉这些歌曲最懂我们的心事,唱出了我们那个青春年代的点点滴滴。 (Jimmy Zhu 生于1977年) 经典色彩  小时候的生活条件还挺艰苦的,物质产品很匮乏,我们的一切生活所需都是计划配给的。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力士、飘柔,没有DVD、电脑,我们过着简单的生活,现在的小孩子不会理解我们那时的困难,但当时就是有钱我们也买不到东西。   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东西多得让你挑花眼,可是我们却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我们的食品种类多了,营养却少了;我们的住房越来越好,脾气却越来越糟;我们不断聚敛物质财 富,却逐渐丢失了自我价值……   我们是70出生的新一代,追赶着潮流,追赶着越来越好的生活。只希望在休闲的午后,你也能捧一杯热茶,回忆一下过去单纯而开心的生活,想想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心中流淌着温暖的感觉。   那时候的我们,物质生活很淳朴,流行也很简单。尽管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那段岁月有点青涩,但偏又一直不能忘记……   童年中,出现最多的颜色就是蓝、白、红了,蓝色的线裤,白色的衬衫和球鞋,红色的红领巾,这些主色调构成了我们的童年。70年代出生的孩子,小时候穿得最多的衣服就是蓝裤子、白衬衣和白球鞋,这就相当是那时的校服了,利用率绝对高。所以集体活动的统一服装就是“二白一蓝”。   蓝线裤和白衬衫、白球鞋是当时所有学生都必备的装扮,几乎所有的集体活动都会要求着装统一。开队会要穿,升国旗要穿,歌咏比赛要穿,踏青扫墓也要穿。记得女生几乎都穿那种叫“芭蕾舞鞋”的鞋子,没有鞋带,是用橡皮筋扣着的,穿起来特别简单。   加入少先队的那天,记忆里是阳光灿烂的,男生穿着这样的蓝裤子和白衬衫,女生则穿着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和蓝色背带裙,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精神抖擞的面对队旗宣誓——时刻准备着!这可能是我们最早的理想信念了。在当时,带红领巾就像现在的入团一样,是分批的,能够第一批戴上红领巾是一种荣誉,是好学生的象征。 (梁雯雯 生于1978年)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一段时间,衣服通常也只有蓝、白、黑、灰、军绿这些颜色,穿了花衣、花裙就是天大的罪过,连戴个蝴蝶结都不敢招摇。刚懂事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个世界几乎是黑白的,大家都穿着白、黑、灰、青之类颜色的衣服,同样的款式,同样的发型,差不多的颜色,乍一眼看上去觉得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后来世界渐渐变得多姿多彩,我们可以穿上白衬衫配上蓝色或红色的背带裙,头上加个大大的红蝴蝶结,世界一下因为有了红色而变得精彩。记得当时我们的蝴蝶结都是自己做的,最常见的是那种红飘带,梳好了辫子之后绑上就好。还有一种很大很吸引人目光的是我们用红色的绸围巾做的,一个人拿着,按顺序绕在另一个人的十指上,中间一扎,再整理一下就是一个大大美美的头花了。这在当时可是很流行的,几乎每个女孩子都戴过这种头花。   慢慢地,人们开始尝试穿些其他颜色的衣服。最典型的就是当时红极一时的香槟衫。那种大红、大绿、大紫的几种颜色放在一起,下边配上一样超级流行的踏脚裤,满大街都是穿成这样的各年龄妇女。现在看来其实真的很土,但当时就是这样流行。   到了90年代后期,各类的流行咨讯开始充斥我们的大脑和感官,人们能够紧跟世界的脚步,穿着开始往个性化发展,蓝、白、红依然经典,但各种奇奇怪怪地颜色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任菲 生于1974年) 喇叭裤   80年代,大街上忽然流行起喇叭裤,喇叭裤的特征就是小腿部分上小下大,裤管像喇叭,美感的重点在于喇叭的大小。当时的年轻人几乎每人都要做一条小喇叭裤,略肥大的裤角张扬着招摇过市,那就是时尚。喇叭裤的裤角须盖住鞋跟,由于接近到地面,看上去像无数条扫帚在辛勤地工作,喇叭裤过处,街道似乎干净了许多。风靡一时之后,沉寂多年,前几年经过改良,重新流行。   在喇叭裤重新复出之后,有一种改良款式,就是特大喇叭裤。裤管大得没话说,还直拖到地上,都是些80或90年代生的孩子在穿。和我们过去穿的小喇叭裤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顺带提一句,在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还经历了一次喇叭袖的流行。那种袖子很长,在袖口处接了一块布料,做成喇叭状,当时特流行。满大街的女孩子都穿这种袖子的衬衫。 (Dora Huang 生于1977年)   前些时候,在街上看到一位时髦母亲领着一个打扮得美美的女儿。看着她们,忍不住想起自己小时候,以前妈妈也是年轻时髦的,又爱替我打扮,完全也是这样一幅时髦母亲和可爱女儿的组合,同样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   妈妈心灵手巧,外边流行什么,就会自己动手做,甚至做衣服多下的布料还会替我缝个头花什么的。记得刚流行喇叭裤那会,妈妈就买了布给我和她都做了一条。记得很清楚,那条小喇叭裤是深浅绿色格子的,当时我高兴地穿去学校,结果被同学和老师说是不正经的打扮,吓得我再也不敢穿出去。后来喇叭裤流行开来,大家都能接受了,但是那条小喇叭裤我却穿不上了。虽然以后妈妈又给我做了两条,但总有些遗憾。   在喇叭裤、瘦脚裤和筒裤之后,太子裤又成为了流行的新宠。太子裤裤腿肥大,很受男生的欢迎。70年代生的我们那时正值青春,当仁不让成为太子裤流行推广的主角。   当时的太子裤多为化纤面料的,薄薄的带点飘荡感的质地。配上名牌运动鞋,立马就有了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等到太子裤不再流行,所有人都发现原来太子裤真的没有美感。   流行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一会蜂拥而上,一会消声灭迹,回过头来看看,曾经的追逐是这么可笑。现在的社会开放了,每个人都讲究张扬个性,可惜我们年少的时光留在了不能那么张扬的年代。 (Jasmine He 生于1979年) 牛仔装   自从二十几年前,牛仔装传入中国,经过这些年的“磨练”,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在最初,牛仔装被认为是不良少年的标准配备;而后流行至今,成为休闲的经典。现在,无论是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还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都可以穿上牛仔装酷上一把。而年轻人有几条牛仔裤也根本是必备的。牛仔装给中国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牛仔装,而是一种休闲的理念,一种打破传统的新鲜感。   最早进入中国的牛仔服品牌是威鹏和苹果,此后像Lee、Levi’s等世界品牌也相继进入了中国。牛仔裤在中国最早的流行款式是萝卜裤,裤腿肥肥大大的,就现在的审美眼光看来是绝对没有美感的,但当时就是许多人穿着这样的裤子满街跑。后来又相继有了直筒裤、喇叭裤等款式,因为体现的穿者的线条,流行至今。   一开始的牛仔装都比较传统,深色或浅色的蓝,厚厚的牛仔布。但随着流行它也在不断地改变,磨白的、水洗的,颜色可以是多变的,可以厚也可以薄,但无论如何改良,都逃不过“牛仔”这个概念。 (忆雪 生于1974年)   刚上中学那会,牛仔装开始铺天盖地地流行。大家都以能有一条威鹏或苹果的牛仔裤为荣。当时我就非常羡慕班里一个女孩子,她有一套深蓝色的牛仔装,穿着看上去特神气。我那时已经有一条深蓝色的牛仔裤了,但是没有上衣,所以我就老吵着要妈妈给我买。一直到过年,妈妈才遂了我的心愿,替我买了件淡蓝色的牛仔衣,上衣两个口袋的地方还有粉红色的电脑绣花。   那一整个过年,我就穿着一身牛仔装去走亲访友,大人们都夸我这身帅气,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孩子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我自然也得意,虽然上衣和裤子不是一整套的,但丝毫不影响我的得意之情。后来萝卜裤不流行了,就再也没有穿过;而上衣则是被当作“革命传家宝”送给了表妹,然后是另一个表妹,在千僖年才正式“下岗”,总算没有带入新世纪呀! (刘菁 生于1977年) 零食   爆米花算是小时候很普通的零食,不像现在用玉米和高压锅爆的,而是用一个黑黑的炉子(姑且叫它炉子)放进大米做的,可以称为最早的膨化食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爆米花也是十分令我们珍惜的。每次听到“嘭”一声,我们就知道那是爆米花的人来了,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急忙盛上一罐米(有时还会自己带上点砂糖),派家里人带着盛爆米花的大铁锅去排队。虽然只是爆米花,但是每个人都很兴奋。看着做爆米花的人摇动着那个黑黑的炉子,摇到一定程度时他会让我们退后,然后打开炉子, “嘭”一声之后,原先放进去的一小 罐米就变大了,从连着黑炉子的黑布袋里倒到自己的锅里有满满一锅。如果自己带了砂糖,而且做爆米花的师傅有空,你还可以要求把爆米花加糖做成一块块的草米糖,那样吃起来也特别带劲。 (林雅雯 生于1972年)   小时候是特别爱爆米花的,每次做爆米花的人来,我总是急急忙忙地拿了米和锅就冲出去,好几次连钱也忘记带。我特别爱看爆米花制作的过程,觉得特别神奇,把米放进去摇啊摇就变成了爆米花,像变魔术似的。但那时胆子小,特别害怕听那“嘭”的一声巨响,每次看到有“动静”就连忙塞起耳朵,可心里却是紧张而兴奋的。希望快点轮到我,能快点吃上香甜的爆米花。   等每次我心满意足地捧着一锅子的爆米花回到家,妈妈总是会先拿出一些给我吃,然后盖上盖子藏在厨房里。那时没有什么零食吃,所以我总是每次只偷偷拿一点点来吃,特别珍惜,但是嘴也特别馋,吃了一点总忍不住再偷偷拿一点,还为自己再心里找个理由说是怕爆米花放久了变软了会不好吃。   长大了,虽然零食也多了,路边也经常有卖玉米爆的爆米花,但总觉得记忆中的爆米花才是最香最甜的。 (汪珏 生于1971年)   动物饼干,顾名思义就是制作成各种动物形状的饼干。受到《西岳奇童》中做成牛和老虎形状、吃了就有“九牛二虎”之力的馒头的启发,一夜之间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由于过去的食品不像现在这么讲究造型和美观,所以动物饼干非常受孩子的喜欢,并在以后带动了许多食品的造型风,例如动物巧克力等。很怀念过去的动物饼干啊。   有人喜欢一开始就把最喜欢的东西吃掉,因为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吃到自己喜欢的。但我吃东西的习惯却是把自己最喜欢的留到最后吃,仿佛那样才能好好品尝它的滋味。因为这个习惯,小时候吃动物饼干就常常遇到“麻烦”。我一般会先把每个动物造型都挑一个出来放在一边,留到以后吃。等其余的都吃完了,我会拿出事先留下的这些,考虑先吃哪一个。像老虎、小猪、猴子之类不受我喜爱的会先吃;等只剩下小鸟、小兔子之类可爱小动物时,我就总是拿不定主意了,爸爸妈妈为此经常笑我。最后我想到的办法就是这次把小白兔留到最后,拿下次就把小鸟留到最后。   现在会想起小时候这种举动真还是挺傻的,现在的小孩子见过的、吃过的远比我们过去多,但是相比于他们,我们也多了分珍惜。 (庄东强 生于1977年)   我是一个特“贪心”的女孩子,按照老古话说就是标准的“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小时候动物饼干是孩子们零食中的上品,家长给上一毛钱,就能买一两装上一小兜儿。一下午,甚至一天,就沉浸在小猫、小狗的幸福中了……我最爱的动物饼干的造型就是小马和大象,每次总是留到最后再吃,但等到只剩这两个动物时我总是很难选择先吃哪一个。小马是我的生肖属相,我很喜欢;但是和大象比起来,我总是咬咬牙先吃小马饼干。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大象是所有动物饼干中最大的,所以每次我都要留到最后细细品尝。大家看了不要笑哦,据我所知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把大象留到最后的,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呢? (王艾琳 生于1978年)   很小的时候喜欢桔子棒冰,等上小学了,雪糕也渐渐盛行起来。我最爱的品种有鸳鸯雪糕(也叫香蕉棒冰)、娃娃雪糕和冰砖。相信大家对鸳鸯雪糕都还记忆犹新,香蕉口味,这可是当时的主流产品,最经济实惠。买来的雪糕是两支连在一起,可以一分为二两个人吃。有了零用钱就经常会轮流买了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娃娃雪糕则是做成卡通脸型的雪糕,耳朵和眼睛是巧克力色的,其他都是奶油口味的。吃起来总是先咬“耳朵”,然后慢慢地舔着吃,因为在那时这可属于挺奢侈地享受了。   冰砖相信不用我说了,大家都知道。记得当时最早的牌子叫“金鸡牌”,把外包装撕开,冰砖放进碗里,用汤匙一口口挖了吃。恶心一点还会等着它慢慢融化再喝了吃。 (许雯婷 生于1977年)   冰棍算是很老式的冷饮,在那个牛奶都是计划供应的年代里,雪糕都是不多的,更不要说是制作得美轮美奂、让人舍不得吃的冰淇淋了。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没有吃过,但在当时却是我们度过盛夏的圣品。最常见的是赤豆的、盐水的以及桔子口味的,当时最受我们欢迎的是桔子冰棍,口味很好,就是色素多了点,吃完以后舌头都是黄黄的。   当时卖冰棍的小店不多,还是以走街串巷流动贩卖的形式卖的。一辆自行车,后座放一个大木箱,上面盖着棉被。卖冰棍的人都备有一块长方形的木块,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用木块敲打大木箱叫卖。  记得过去大型国企也都有很好的福利,夏天高温的时候厂里通常会自己生产冰霜或是盐汽水之类的降温产品。爸爸妈妈通常都会带个保温桶把冰霜带回来。每次我都会吃得很开心,我觉得这比外面买的冰棍好吃。碎碎的冰在口中慢慢化开,不会冻坏牙齿,口味也很多,我最爱的是菠萝口味的,当时外面可买不到这个口味。 (何贝贝 生于1976年)   妈妈是做医生的,所以从小对我的卫生习惯很讲究。像外面的零食,尤其是现卖现做的 ,妈妈认为特别脏,是绝对不许我买了吃的。可每次看到别的同学开心的吃着棉花糖,那种开心真让我羡慕不已。可是妈妈一再告诫我,所以小时候我是和棉花糖无缘的。   长大了,记忆中的棉花糖渐渐褪色。但有一次,下班路上很凑巧看到有卖棉花糖的小贩,当时就忍不住心动。不管自己穿着职业装,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掏钱就买了一团。舔一口真的是甜到发腻,不是我喜欢的味道。结果只吃了一点就扔了,不过总算是偿了自己从小的心愿。   想想似乎挺傻的,现在的孩子肯定也不会理解,但是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心愿,能美美地吃上一次棉花糖。 (佳佳 生于1972年)   在一个圆圆的机器里倒进一些砂糖,利用温度使糖融化,变成糖丝,包围在一根小木棒周围,像一团棉絮,所以称为棉花糖。棉花糖很甜,吃起来还经常会碰在脸上,每次吃完脸上也总是粘粘的。以前是1毛钱一大团,现在是1元钱,但也已经很少见。   现在超市中也有卖一种袋装的“棉花糖”,样子已经不像棉絮,是一种软糖,口味多了,但是却变难吃,像肥肉。   记忆中的棉花糖又松又甜,学校门口也是1毛钱一大团。吃过几次已经记不得了,因为学校门口这类小贩特别多,小时候也嘴馋,经常买了吃。有一次学校组织秋游,是去公园。在公园里看到有卖棉花糖,自然忍不住买了。嘴里吃着甜甜的棉花糖,躺在草地上,天空很蓝,而一朵朵白云就像是一团团棉花糖。吃着棉花糖、望着那么多“棉花糖”,真的是享受啊!   后来看了《大话西游》,猪八戒曾经指着孙悟空的筋斗云叫:“好大一块棉花糖哦!”才知道原来不只我把白云幻想成棉花糖。 (陈怡 生于1975年)   啫哩粉果冻和现在的果冻有点不同,没有蒟蒻、没有椰果,是完全由自己做的。买上各种口味的啫哩粉,加水调匀,倒进自己喜欢的小容器里,放进冰箱的冷藏柜,几个小时后就变成果冻了。最多见的是苹果、菠萝、桔子和草莓口味的,透明的绿色、黄色、红色很诱人。它从水质变成果冻的过程很神奇,当时很受孩子的欢迎,但现在基本买不到了。   小时候我就特别爱吃果冻,自己用啫哩粉做的也不少。特别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进不同的容器里,做出不同的形状,真是很神奇也很有成就感。我记得做过最成功的一个艺术果冻是3层的,3种不同的颜色像交通信号灯,红、黄、绿集合在一个高脚杯里。这个果冻是要分3层做的,在第一层变成固态之后,才能倒进第二层,这样做一个至少得要等上半天。做成之后我都舍不得吃掉,觉得看着就是一种享受啊!   现在得孩子只知道喜之郎、华元如果等牌子,只知道蒟蒻和小椰果,但都没有经历过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或许这也是我们70年代生的幸运吧! (李晓 生于1978年) 票证   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那时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我们过着所有物资都按计划分配的生活。80年代中后期生的孩子都已经没有经历过那种物资匮乏的生活,而我们对各种票证却是记忆犹新。   买米买面粉要用购粮证,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还有肥皂票、火柴票、点心票、电视机票……零零总总一大堆,只要是买东西,都要凭票,那时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这种日 子是现在孩子不能想象的。孩子爱吃的糖或瓜子、花生之类都是只有在过年才有卖的,而且也要凭票购买,买了糖就不能买花生,总之能买到的东西是少得可怜。   当时的粮票可以算是另一种货币了,全国粮票比地方粮票更好,你几乎可以用粮票换到任何你需要的票证。   各类票证在我家前十几年的生活中占了绝对重要的地位。话说爸爸妈妈快要结婚那会儿,爷爷奶奶好不容易弄来了两张热水瓶票和一张脸盆票。于是爸爸妈妈就在一个星期天起了个大早,去市中心的百货商店买热水瓶和脸盆。到了那里还要排队,货品每天都是限量供应的,还好爸爸妈妈去得比较早,顺利买到了,否则等下一批货还不知到什么时候呢!   后来爸爸妈妈生下我,我是一个特别爱喝牛奶的孩子,当时牛奶也是限量供应的,除非是重病或者是家里有婴幼儿,才能一天有一瓶的量,而对我来说一瓶是不够的。所以妈妈就用粮票去和小孩不爱喝牛奶的人家换,保证了我的“茁壮成长”。   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过了几年,有了彩色电视机这样东西。爸爸妈妈是托亲戚、找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想弄到一张彩色电视机的电视机票。后来还是伯父有门路,有个朋友在电视机厂工作,搞到一张电视机票。可以想象当时捧回电视机时的全家的兴奋之情。再后来我家的红灯牌收音机,也是这样凭关系得到票然后买的。以致于有一阵我特别想长大后去电视机厂做工人,也有办法替亲戚和朋友弄到电视机票。 (Henlen Zhen 生于1979年)   我生下来时正赶上11界3中全会,可算是真正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票证是也见过不少,印象也深,也吃过计划供应的不少苦头,但真正最困难的时候还是父母辈的小时候。   我姑姑生在3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算是最困难的时期了。奶奶有5个孩子,好在爷爷奶奶都是工厂职工,每月还有固定的工资,但是养活5个孩子还是困难的。听爸爸说,3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他们都是吃粗粮面粉,喝粥过来的,能这样还是不错的了。想想我小时候的那点苦,的确就不算什么了。   姑姑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布票了,当时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每个人每年得到的布票都是有限的,都是好几张布票彩能做一件衣服或一条裤子。所以都是大家轮着做新衣,而基本上弟弟妹妹都是穿哥哥姐姐穿下来的衣服。要是遇到像爸爸结婚这样的大事情,全家就把布票省下来给她一人用,而且往往还不够。   唉,过去的票证就是这样重要,深深渗透进大家的生活。 (奕文 生于1972年) 童年游戏   童年游戏之丢沙包   丢沙包是非常训练敏捷性的一种游戏,要三个人玩。两人各守一边,向中间的人丢沙包。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只能算白打,必须继续游戏,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换先前丢沙包的一人。丢沙包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志斗勇。   还有一种叫“打野鸭”(也叫 “打老虎”)的游戏,是学校里体育课经常玩的,和丢沙包差不多。一群人分成两半,一半人围成一个圈,做“猎人”;另一半站在圈内做“野鸭”。游戏开始之后,“猎人”要用手里的皮球尽力丢中圈内的人,无论是身体哪个部位中“弹”,圈内的人就被淘汰。以前我们玩的都是时间制,在规定时间内,哪队的人在做“野鸭”时剩的人数多就胜利,而输的人往往会被老师象征性地惩罚做几个俯卧撑。 (陈宇 生于1976年)   我不是一个丢沙包的高手,每每总是被丢中而输掉。但可能因为是女孩子,我却是偏爱自己动手做沙包的。问家里人要来一些花花绿绿的碎布,只要够裁出一个十来厘米宽的长方形就可以。把布片对折成正方形,缝上两条边,装上米或豆子(黄沙太容易从针脚漏出来了)再缝合起来。记得当时我是特别爱漂亮的,对于自己做的沙包也决不含糊,总是在装进米或豆子之前把布片翻过来,把丑陋的针脚留在沙包的里面。   不过小时候的针线功夫真的不怎么样,沙包总是在丢了几次之后就开口了。再到后来,由于我总是每天都要缝上一个甚至几个“米包”,被奶奶列为家里的“浪费大户”,不准我再进行这项工作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有空我还是会拿些布片缝上几个小口袋,然后趁奶奶在午睡的时候悄悄跑进厨房,从米缸里偷出一些米装在口袋里,再缝起来。可惜,做的沙包是越来越多,针线工夫却没有丝毫长进。   奶奶拗不过我,替我缝了两个漂亮的沙包,针脚缝得密密的,里面装满了米粒。当时拥有这样漂亮沙包的我自然成为众多小伙伴羡慕的对象,让我好不得意。这两个沙包一直陪伴了我一年多,这可是我前所未有的记录了。 (乔捷 生于1976年)   童年游戏之打弹珠   打弹珠就是打玻璃珠,算是最糟蹋裤子的一种游戏了。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是不是有点像高尔夫呢?   小学时放学后我通常是不回家得,先趴在教室得窗台上匆匆做完作业(那时的作业多是把某某课的生词或课文抄N遍),就和同学们开始打弹珠,不打到天黑得看不见了是不会回去的!回到家时,妈妈一问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就会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让我们在学校打扫卫生!害得妈妈老感慨老师的心狠,天天让这么小的小孩打扫卫生!   记得那时经常是按照“打老虎洞”的规则打的,一开始技术不行,家里跳棋里的弹子都被我糟蹋光了;后来就自己用零花钱买,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最原始的动量定理就是这时候学的。 (Colin 生于1978年)   小时候打弹珠的珠子是分等级的。最差最不值钱的是那种普通弹珠,就是我们过去下跳棋里的那种玻璃弹珠。然后是普通摩砂弹珠,里面还是普通弹珠,但是外面有一层摩砂效果。再往上就是彩弹了,那时一种透明的彩色玻璃弹珠,都呈一色,绿的我们教森林弹,蓝的叫海洋弹,白的叫水晶弹,这类彩弹的价钱往往都是上1毛的,刚出来时特别稀罕。   这些弹珠一开始都是自己买的,普通弹珠一般都是拿家里跳棋里的。后来不知道谁发明了自己用普通弹珠做摩砂弹珠,一时间人人都在磨弹珠了。其实做摩砂弹珠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拿个普通弹珠在水门汀的地板上磨,那时啊,整个教室一下课就听见弹珠摩擦地板的声音了。   当时的磨弹珠也是中乐趣啊 ,现在的孩子肯定想不通,而且也没这条件了,现在基本走哪都有地砖了,找水门汀也难了。 (王磊 生于1975年)   童年游戏之过家家   这是一个我们最早玩的RPG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虽然很简单,但我们都玩得很开心,而且往往是记忆最深刻、最爱玩的游戏。规则应该不用说,并没有输赢,但是经常会有一个“领导式”的孩子来决定扮演什么故事并分配角色。故事类型大致有几类:夫妻式、母子式、医生和病人以及老师和学生等几种。   对于一个娃娃式的过家家我是最有经验的,因为家里没有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而爸爸妈妈也不太放心我一整天在外面,所以大多时候是一个人玩。我有一个表姐传给我的大娃娃,塑料的,没有现在的这么漂亮。但娃娃身上有一套妈妈替它做的小衣服,穿上了可是不同凡响的。小的时候人矮,娃娃就显得特别巨大,但我总还是充当它“妈妈”的角色。   当时没有什么其他玩具,家里的许多东西都是我过家家时必备的。每次玩的“剧情”似乎都差不多:早上起来,我用毛巾给娃娃洗脸,然后替它穿衣服,接着再用汤匙“喂”它吃早饭。经常一边喂还会一边些“你要乖乖吃饭,不要乱跑”之类教育的话,现在想想,那都是妈妈对我说的。吃完饭,当然要抱着它在房间里到处散步,拍它哄它“睡觉”,然后轻轻地把它放在床上,盖上毛巾。如果娃娃“不乖”,我还会打它屁股,就像妈妈打我一样,不过总是娃娃不痛但我的手都红了。 (Fiona Lin 生于1975年)  小时候,家附近有一条被填平的河浜,在上面种了一些矮矮的一丛丛的植物(现在仍然随处可见,可就是叫不出名字)和一些树,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那里算是我们的秘密基地,下午经常在那里玩耍。我们把一丛丛的植物作为沙发,有一些石头被我们垒起来,大石头作为桌子。我们常字那里玩过家家。   在过家家的玩具刚出现之后,我就嚷着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套烧饭的和一套医生用具 。这在当时是很稀奇的东西了,所以我自然就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凡是要玩过家家的都会带上我。有的人拿着听筒做医生,有的做护士给娃娃们打针、量体温,还有的在“家里做饭”,而我总享有优先选择权。   当时我最喜欢的是针筒和炒菜的小锅。我喜欢用针筒来给娃娃打针,就像真的护士阿姨一样,一边打针一边说:“放松,一点都不疼,不哭哦……”而我的那个锅大约小碗的大小,有一个黑色的盖子,真的可以放进几片菜叶来拨弄几下。记得有一次,我们真的逼者一个男孩子吃我烧的菜,虽然是当场就吐了出来,但是他以后还敢和我们玩过家家,当时我们觉得他是特别有男孩子气概的。   那时的这类玩具都是塑料的,但后来就有了金属的和陶瓷的,再后来又有了像现在芭比娃娃之类超级精致的了。而且仿真的小道具品种也越来越多,类似医生的听筒、烧饭的锅都不稀奇了,房子之类的、可以拆卸的全都出现了。记得妹妹后来有一套金属的烧饭的东西和一套粉粉的陶瓷小茶具,在我稍大的时候也会和妹妹一起玩过家家,顺便过过瘾。 (刘悦 生于1979年)   扮演老师是我上学之后最爱玩的游戏之一,因为老师就是权威的代表,当时谁都争着要做老师,希望过把干瘾,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没有学生,都是老师,反正有许多科目的老师呢。具体怎么上课我已经记不清了,无非就是夹了本书进教室喊“上课”,然后把白墙当黑板,给娃娃或小伙伴上课。这个游戏似乎永远很受欢迎,在当了姐姐之后我还总是陪弟弟妹妹们玩。   当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棒”。那时的老师还是每个人都有一根木头的教棒,下面说话时可以敲讲台要求安静,也可以点在黑板上的现在讲的内容。为了逼真,玩过家家的时候也是有教棒的。我们的教棒就是那时收音机或电视机的天线,可以收缩的那种。那时就觉得这个特别有老师的派头,拉到最长,对着墙上的挂历指指点点,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语的。 (SISI 生于1975年) 铁臂阿童木   1951年的一天,手冢治虫收到一封信,《少年》杂志编辑部约他连载漫画。经过商议策划,以科学为话题的漫画《阿童木大使》从1952年开始连载。约一年后,《少年》杂志编辑部提议:把阿童木由漫画故事的配角改为主角。1952年4月,《铁臂阿童木》开始长篇连载,直至1968年3月,历时16年。 《铁臂阿童木》问世时,也是美国米老鼠走红的年代。 从阿童木的身上可以看到不少米老鼠的痕迹。米老鼠头上有两只大耳朵,阿童木脑袋上用头发做出两只角;米老鼠上身不穿衣,阿童木也是光膀子;最早的米老鼠穿短裤,阿童木就穿裤衩;米老鼠有4个手指,最早的阿童木也是4个手指,因读者反对改成5个手指。手塚自己也承认,阿童木的形象设计深受米老鼠的影响。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载体,米老鼠凭借动画片,阿童木依靠杂志。手冢治虫认为动画片更利于漫画走向世界,他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于1963年推出日本国产第一部电视动画片《铁臂阿童木》。   当时看了这个动画片,阿童木一夜之间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除暴安良的故事还是为我们所念念不忘,并津津乐道。小时候的玩具、用粮票换来的塑料小盆、文具盒、橡皮、直尺上都会出现这个英雄的身影。后来家里还买过一个阿童木的塑料娃娃,他的发型尖得怕人,所以我从不搂它睡觉。   “越过辽阔天空,啦啦啦飞向遥远群星,来吧!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穿过广阔大地,啦啦啦潜入深深海洋,来吧!阿童木,爱和平的好少年。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歌是这么唱的,故事也是这样说的。阿童木就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英雄。   《铁臂阿童木》不仅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很大,对我国动画影响也十分深远。当年看了《铁臂阿童木》后,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立志要加入动画行列。 (俞洁 生于1973年)   阿童木是当年我们70一代最熟悉的动画作品。那个纯真、善良、勇敢的日本机器娃娃,曾经陪伴很多人度过快乐的童年。 大鼻子茶水博士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拟人类机器人阿童木,用来对付邪恶的机器人和恶势力,在当时乃至以后的动漫界都堪称经典。阿童木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让我们久久感怀。故事里除对阿童木的除暴安良的描述外,设立的幻想世界的架构对机器人世界的和人类社会并存的探讨。 “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的旋律不光是娱乐匮乏年代的珍贵记忆,更称得上是一种科学幻想的启蒙--从此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科技的种子,因为帮助阿童木飞翔的不是云和翅膀,而是可以喷火的设计。阿童木是一个拥有自我心灵意识的机器人,他在艺术、时尚领域的回归似乎代表着新的未来希望,一种真正的电脑乐观主义。 阿童木成为人类正义与和平的守护者。带着自身无法成为人类的遗憾,继续着与邪恶势力的战斗。那时候阿童木是我心中的小英雄。 (冰冰 生于1972年) 聪明的一休  当时公认的最聪明的小孩。聪明的一休、善良的小叶子、鲁莽的新佑卫门、和蔼的长老、贪心的桔梗店老板和小姐、骄傲的将军以他们鲜明的个性和充满哲理的动人故事深深影响了我们一代人。那时的孩子们纷纷以一休作为自己的榜样,这部卡通片为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温馨的回忆。   记得他一累了就会说“哎,休息,休息一下”,在结束时会说“就到这里,再见啦!” 后来更是在小孩子之中产生了一阵风潮:只要一动脑筋,就会用两个食指在脑袋上画圈。   小时候只要一听到“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咯叽……”的音乐,我就会立刻放下手里的玩具坐到电视机前,等待《聪明的一休》动画片的开始。后来听得多了,自己就会唱“一休”的主题歌了,虽然不明白日语唱得是什么,但就是会跟着唱。那时我还会学着小叶子的语气音调喊:“一休哥……”,大家都夸我学得像,是个可爱的小叶子。   那时在我们当中还特别流行学一休动脑筋时的动作,功课做不出了就会盘腿坐下,用两个食指在头上画圆圈,想到办法之后就说:“有了”。记得我们还为了争当聪明孩子经常玩“提问——回答”的游戏。一群人总是玩得不亦乐乎。   印象最深的一集讲的是将军要一休捉住画在屏风上的老虎,而一休很聪明的答应并做好准备,最后要让将军把老虎从屏风上赶下来,结果让将军企图惩罚一休的阴谋没有得逞。当时就很佩服一休的聪明才智,哎,自己是绝对想不出这办法的。 (翠翠 生于1973年)   记忆中是在这部动画片里认识了日本的晴天娃娃(好像是叫这个名字吧),就是一休小和尚的妈妈为他缝制的那个白色的圆脑袋娃娃,在动画片里可是经常出现的哦。印象中它和我们所说的娃娃不那么相像,因为它不是那么漂亮,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在《聪明的一休》中这个娃娃可是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每次一休想妈妈的时候,娃娃仿佛就是他的妈妈,能倾听他的心事。   小时候就对这个娃娃印象深刻,所以做了幼儿园老师之后,我也教我的学生宝宝们做过这个娃娃。一块白手绢,一个乒乓球,一点线,一支笔,一个娃娃很容易就完成了。我也对他们说了娃娃的含义,望着他们一张张似懂非懂的小脸,我想只要他们明白这个娃娃寓意着美好生活就行了。 (程芳 生于1972年) 花仙子   整部动画片就讲述了漂亮、善良的小蓓为了寻找“七色花”不断努力,最终成功并获得幸福的故事。《花仙子》可以算是最深受女孩子们的喜爱的动画,无论主题歌还是经典台词都流传甚广。当时的女孩子都羡慕她能用“花钥匙”的魔力变幻各种难以想象的漂亮衣服,所以拥有一把花钥匙是多少女孩子的梦想啊。   主题曲也非常好听,让我们至今难忘,“Lululu…,美丽七色花儿带给我们幸福和欢乐,究竟在哪里花儿静悄悄开放,我们到处寻找,寻找那美丽的信心和希望。”   第一次接触日本少女漫画风格的作品就是《花仙子》。 “呼啦……呼啦……”小蓓变身时的咒语在当时是很风靡的,经常有像我这样的傻姑娘拿了家里的一把钥匙对着楼下的小野花,猛喊“呼啦……呼啦……”,期待自己也变成花仙子,不停地有各类漂亮的衣服穿。   另外每一集都有一种花的花语,还有会说话的咪咪、莱福,反面角色波奇大黑伞一转,也可以变成不同的样子,唯一藏不住的是它的大尾巴,娜娜小姐厉害的花粉风可以刮来各种东西……对波奇的感冒式的鼻音尤其记忆深刻:“唉呦喂……娜娜小姐唉……”。当然,还有那很嗲的台湾配音和把“法国”念成“发(第四声)国”的流行。   但是,这些都不是我的最爱,我当时最喜欢的是到处送人花种的李嘉文。一身蓝衣,一顶蓝色的帽子,一个背包,现在看起来很平常,但那时就是为之倾倒。可能我比较早熟,虽然还小,但就是觉得他好帅啊,简直就是完美。我总是气恼他和小蓓每一次的相见都是偶遇,每一次的离别都是没有“再见”的消失;总盼望着那个帅气的李嘉文能快些赶上小蓓,陪她共同实现梦想。在那个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里,这就是懵懂的我认为的爱情典范。 (月月 生于1975年)   小时候看《花仙子》,总是对小蓓的花钥匙念念不忘。因为她每次只要把花钥匙对准一朵花,念着咒语,就立刻会换上漂亮的衣服,过程也是浪漫而美丽。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拥有一把花钥匙,每天都可以换上不同的漂亮衣服,打扮得美美的。   长大了,反而希望能拥有娜娜小姐的花粉风。食指指天,狂风大作,那种威风、那种肆意似乎更和现代人的口味。大胆而直接,想要什么就直接用花粉风刮来,甚至有些许为所欲为的感觉。   《花仙子》见证了我的成长,花钥匙和花粉风就像是童年的纯真和成年的现实的代表。因为年纪不同,想要的也不同。现在想来,这或许就是我成长的代价。 (Joy Kuang 生于1978年) 黑猫警长   《黑猫警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国产长篇动画片,讲述了黑猫警长维护森林和平的一系列故事。那时,只要听到熟悉的音乐,就会立刻赶到电视机前等着看。 还有那令人难以忘记的“啪、啪、啪、啪”四声枪响,然后就出现了“请看下集”四个大字。   动画片中最出名的坏蛋就是“一只耳”,被黑猫警长打掉了一只耳朵还继续作恶,最后被黑猫警长惩之以法。那时《黑猫警长》是大家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话题,所有人都佩服黑猫警长的聪明才智。   记忆里《黑猫警长》中出现过好几个坏蛋,像“一只耳”、“一只耳”的舅舅、大秃鹰等等。我映像最深刻的是讲抓捕大秃鹰的那集。大秃鹰在森林里到处抓小动物吃,后来黑猫警长就派白鸽警探去跟踪它,但被发现,白鸽警探也负伤了。最后黑猫警长想了个用直升机把大秃鹰的羽毛都剃掉的方法,终于捉住了它。每次看到大秃鹰被剃得光溜溜的,我总是忍不住直笑。 (刘悦 生于1979年)   小时候看动画片还是能学到许多东西的。《黑猫警长》里就常常教给我们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常识。记得有一集是讲螳螂夫妇新婚,但是新娘把新郎给吃了,森林里的动物都指责螳螂新娘。后来才知道螳螂为了繁殖后代保持精力,母螳螂都会把公螳螂吃掉,这是自然界的定律。像这样就给小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寓教于乐多好。 (张雁琳 生于1976年) 同学情感   走进21世纪,现代年轻人讲究的是个性和张扬,凡事都要求效率,最喜欢速食爱情和闪婚。现代人对爱情和性越来越开放,爱情观也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中学生可以公然在大街上手牵手,有甚之可以搂搂抱抱。当我们在对他们的行为摇头的时候,忍不住会想起我们过去的情形。   我们那个时候,感情是懵懂而单纯的,没有太多的杂质。在走廊上遇到都会脸红,每天 只能把不敢说出口的感觉偷偷地写在日记里。我们听从师长的教导:以后的路还长,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早恋上。但长大以后才发现,宝贵的时间不拿来早恋才是一种浪费。现在的我们,工作太忙,空闲太少,结婚只能无限期推后。   就是这样的,作为七十年代生人,我们在本该洒脱时沉重,在不该懦弱时羞怯,我们没有一点点正儿八经地关于爱情的启蒙和教育,无人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感情,分析感情,把握感情,我们像一只只不识途的甚至于被蒙蔽了双眼的小兔子,肆意奔突,一切全凭了天意和个性。   一曲《同桌的你》曾勾起我们无限美好的回忆。我们小学的时候,一直都是男女同桌,成绩好的女同学旁边总是会安排调皮的男生,这就叫做“一帮一”。聪明乖巧的女孩子就自然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但是效果其实并不特别好。   我小时候就属于调皮的一类,但学习成绩还算中等,我的同桌是我们班的中队委员,严肃得就像一个小老师。我那时候就喜欢惹她,总是抓点小虫之类蠕动的东东,放在她的铅笔盒里或者书包里,有的时候常常还会偷偷拔她头发或是突然之间抽掉她的椅子,在她的背后贴纸条等等一类恶作剧的事情来。所以我们俩总是打打闹闹,追追逃逃。我们俩课桌上的“三八线”是从一年级开始就有的,同桌总是“严令”我的手或者文具超越这条线,我是从不听她的,经常还故意占据一大块的“地盘”,惹得她变得更加“凶狠”。记得因为各种原因把她惹哭也不只一次,最厉害的一次是把她的长辫子绑在了椅背上,等老师叫“下课,起立!”她站起来的时候因为扯住了辫子,疼得她直哭。   后来就近安排初中,我又有幸和她分在一个班。还是喜欢欺负她,但后来有一次看到一篇报导说:男孩子之所以爱欺负某个女生是因为喜欢她!这篇报导在我们班里广泛传阅,男孩子再也没有欺负女孩子了。懵懂的感情在男女生的心中慢慢发酵。我们开始偷偷注意一些异性,看到对方的时候会脸红。班主任也似乎突然发现了某些不可公示于天下的惊天大秘密,于是在全班范围内大动干戈,更换座位,把原先的男女搭配,换成了单座,或者同性搭配。并且义正严辞地要求男女生只能保持正常的友谊。对于早恋,学校明令禁止,家长也反对,视为洪水猛兽。我和我的同桌具体进展是没有,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就是一种有些酸又有些甜的感觉。 (叶海洋 生于1977年)   70年代的人的恋爱应是特有风味的。上中学时,男女生刚刚懂事,基本上都不说话,和异性说话都会脸红,特别腼腆。如果对某个异性有些特别的好感,通常我们会传小纸条,用最简单质朴的方式传达心意。   那时我们传小纸条自然没有当今的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来得方便安全。男生往往会在教室门口或放学路上“伏击”,胆小的送了个纸叠起来的小鸟就跑了,胆大的会送上一封信,还会和女生说上几句话。心灵手巧的女生有时还会回送一瓶幸运星或是手工编织的幸运环来传情达意。当时还有一种挺老土但是还满实用的方法,就是男生故意去问女生借书或作业本,然后偷偷在书或作业本里夹上表达自己心意的小纸条。这样即可以避免直接塞纸条的尴尬,又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当然,最危险的就是女生自己没有发现,而被她的家长发现,那到时男生必定要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后来老师们似乎看出一些苗头,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什么现在谈恋爱是没有什结果的,大家应该好好学习,以后的机会还很多之类的话。当时,简直就是苦口婆心。师长们还会特别注意我们的行动,生怕有什么事情发生。其实,那时的我们都很纯朴,也就只会干干递小纸条的事情。毕竟民风也不开化嘛! (魏婕燕 生于1973年)   现在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学生骑自行车,他的车后架上还带着一个女孩子,宽阔的路上、微暗的天空下两个人在风中快乐地向前。我不禁会又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因为那个时代的恋爱简直可以称为“脚踏车时代的爱恋”。   那时我们学骑车的热情就像现在学生学开车,经常可以看到一两个男孩精力充沛地骑着自己的车在球场上兜兜圈。   一晃已是多年,年少轻狂的我们终于安静下来,都忙着自己的事儿。我们上班打车,出游租车,赚钱买车,四轮驱动已经成为我们的出行必备。现在的脚踏车已经成为我们健身的用具而非必要的交通工具。 (贺仪伟 生于1971年)   长久以来,我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都让我们将学生谈恋爱与“道德败坏”、“坏孩子”联系起来。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的书信、小纸条,或者偷偷出去玩,就会被别人认为是在“早恋”,是个“坏孩子”。所以我们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用一种自认为很光明正大的方式和异性来往;所以我们非常地敏感,甚至于有些神经质   或许也是因为师长们看得太紧,我们容易莫名地喜欢一个人,也会突然地心生瞒怨,以至于从此不再和他好气说一句话。现在想来,也实在可笑。   爱与不爱对我们来说没有80年代出生的人来得洒脱,我们有些传统、有些拘束;但相比于过去的青年,我们又相对开放。成年后,我们依然羁绊太多,不能不管不顾,开释自我。爱与不爱依然让我们分不清,当我们年龄合适、事业合适的时候,我们还是不能做出爱与不 爱的决定。 (邵邵 生于1975年) 手写的温柔   70年代生的人很多都能写一手好字。那时特别流行交笔友、抄格言、抄歌词,手写、手抄的东西也特别多。现在翻看起来,那些稚嫩的字迹,那些亲切的字迹,记录着我们的纯真年代,珍藏着我们的烈火青春。   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迈入了21世纪,迈入了信息时代。看多了那些冷硬的标准体的铅字,渐渐地遗忘了曾经的那些手写的温柔。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 远,生活中充斥着冷硬的印刷品,看得最多的是电脑屏幕。我们的十指可以在键盘上飞舞,却经常遇上不会写的汉字。   都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没有时间再拿起笔给远方的朋友写信,任何现代的通讯方式都比写信来得快。长途电话越来越便宜,移动电话越来越普及,电子邮件越来越快捷,我们逐渐不需要书写,信纸、手写变得落伍,但就在我们享受高科技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我们又失去了什么呢?   前几天在家整理房间,找出了许多以前同学送的贺卡,现在翻看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有自己画的,有买的(凡是买的都有淡淡的香味),有带错别字的,还有祝词没写完的……仔细看看,发现同学们的字大都写得不错,尤其是女生,贺卡上得字写得漂亮极了。再看看自己的字,真是羞愧啊!   记得读高中那会儿特流行练字,尤其是谁能写上一首漂亮的英文花体,那可别提有多令人羡慕了。每到圣诞节或是同学生日,很多人都会找他代笔。想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还邮寄贺卡了,大家都选择寄电子贺卡,或者是发条短信表示问候贺祝福,既快又方便。但是人与人之间的通讯是方便了,但心的距离却远了。以前看贺卡时心情最好了,单单是那些五颜六色的信封就让人觉得温馨,不像现在的电子贺卡,虽然也能带去祝福,但再也闻不到淡淡的香味、看不到亲笔写的祝福了……总觉得是以前那样写信、写贺卡才见真心,那些存在网络、硬盘里的东西都太冷硬了。 (季飞 生于1976年)   我们读书那阵很流行交笔友,那时的笔友就像现在的网友一样普及。每当生活委员发信时,谁要是被叫到名字就会特别得意。要是谁有个再大城市或是部队里的笔友,那可就更叫人羡慕了。   一般大家都不会选用那种正式的双条信纸给笔友写信,那是老土的象征。所以学校门口小店里那种印着花卉或可爱卡通人物的漂亮信纸生意特别好。我当时就有一个在北京的笔友,我们每个星期都会通信,我也总是挖空心思每次都用不同的信纸,用许多种不同的信纸叠法,还有配合信纸的信封。那时,写信等信成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拿着信的感觉就是兴奋。写信就是充满想象力的行为,决不是鼠标和键盘所能完成的。只可惜七十年代的人现在几乎也只发邮件不写信了,当年的信就和当年的人一样,渐渐失落在光阴的风尘里。   记得邮票的贴法也是有讲究的,但就是太讲究了以至于我现在还是分不清邮票正贴、倒贴、倾斜45度分别代表的含义。每次信寄出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回信。每天都希望邮递员叔叔快点来,每天都会催生活委员去看信,有时还会自告奋勇去替她拿信,日子就是这样偷偷溜走。   算起来我也有很久没有通过邮局寄信了。现在的生活节奏那么快,有什么事情要沟通协调,E-mail、MSN都行,甚至连电话都省了,有什么东西要转交,那就找快递,邮票、信纸真的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退出了。网络正在入侵我们的生活,现在连老人、小孩子都会上网、都有网友,天南海北的陌生人都可以在一起聊天,快捷而无需等待,谁在线就和谁聊。   曾经有一度也很爱上网聊天,认识很多很多的网友,但是后来发现我对每个人都说差不多的话,今天遇到他,明天遇到别人。没有固定性,也没有期待。 (小茹 生于1974年)   以前老师总是对我们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应该抄笔记、写日记。我曾经有两本厚厚的手抄本,一本是抄格言、诗歌、美文之类的,另一本是抄歌词、做报刊文摘的,两本硬面抄抄得满满的,翻看起来特别有成就感。那时做得很用心,还会贴些粘纸、画些彩图之类的美观一下。   那时没什么钱,谁买了盒歌星的卡带,都是大家一起听。歌词只有一份,大家都会拿了本子来抄,听着卡带、看着自己抄的歌词,特有感觉。   现在很多东西网上都可以下载到,然后就能打印,根本不需要像我们当时那样辛苦。日记也不写了,要写可以保存在电脑里,也可以挂在网上。总之,要自己动笔的时候是越来越少,触摸键盘的就会是越来越多。但是,我还是喜欢用自己的笔去记录一些情感,总觉得手写的东西比起铅字或是屏幕更带有温度和个性,更带有人情味,更让人觉得贴心。 (夏夏 生于1975年) 经典口号   讲口号   教育与时代往往同步,我们刚读书那会儿,做什么都讲口号,连唱歌都像喊口号。口号是我们学习的动力,硬邦邦的口号充斥着我们的回忆,灌输进我们的行为准则。   现在,我们这些出生于70年代的人,最小的都已经25岁了,最大的已经34岁,我们面对 的是人性化的和风细雨式的励志文化,当下最流行的是“心灵鸡汤”和“奶酪文化”。口号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当时,叫得最多的口号当属毛主席提出的口号,据说父辈们都是背着“毛主席语录”长大成人的,甚至乘车背“毛主席语录”可以不要钱,结婚办证之前也必须背“毛主席语录”。我们是没有这样的经历,但类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话我们还是烂熟于心的。   当我们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为了能够彻底贯彻时时刻刻学习的目的,我们不遗余力的把所有可以接触到的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的用语翻译成为英语。当时,最最经典的就是——Good Good Study, Up Up Everyday。这一句经典口号成为学习英语过程中的经典笑话。我们想到了翻译这句话,而不是其他,足以说明这句口号的深入人心。   当然,在现在提倡“七不规范”的年代,我们还得提一提那句耳熟能详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口号。“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即“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在当时,“五讲四美三热爱”就是衡量我们是否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件、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标准。直到现在,学生的练习本背后还详细地罗列了这些好学生的必要条件。从我们读书时到现在,这条口号已经红了20余年。 (萧萧 生于1978年)    经典口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习雷峰,做好事不留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天才来自99%的汗水和1%的灵感!   只有从小学好知识,长大才有出息。 学习生活(1)   童年学习生活之我要读书   我们到了六七岁的样子,就被父母送到了学校。开始读书上学识字了,于是人生悲欢始。   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的竞争意识那么超前,我们根本就没有太在意自己未来的发展, 有许多孩子甚至都没有读过幼儿园,基本上就近进入了小学,开始了“人生识字忧患始”的读书人的生活。上学了,我们好奇;放学了,我们快乐。学习与玩耍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童年。   我们小时候,上幼儿园之类是不那么“流行”的,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没有去过。但我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家里也没有老人带,所以就一直待在爸爸单位的职工幼儿园。   那时候,爸爸每天骑自行车带着我,先把我送到幼儿园,再自己去上班。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每天一进幼儿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卫生老师“检查”,有没有带手帕啊,(当时餐巾纸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大家都是用手帕的,小朋友都用别针把手帕一折四别在胸前,所以那时我有很多漂亮的手帕。)指甲是不是干净啊,然后卫生老师会发给你一个塑料牌子,表示你今天的卫生情况,然后小朋友就可以把这块牌子交给自己的幼儿园阿姨,由阿姨放到教室门口和你名字相辅的小格子里。   然后在幼儿园里就是玩啊吃啊的,不过像10以内加减法、系鞋带、用筷子之类还都是在幼儿园里学的。说了我的幼儿园生活,来说说我的读书生涯。   到了六七岁的年纪,就要开始报名上小学了。那时都是就近入学的,不会特地为了学校教育质量而舍近求远。刚开始上学的日子总让人觉得好奇又兴奋,当我手里拿着新书的那一刻,心里激动得无法形容,就自以为长大了,从那一刻起就是大人了。但很快我就又会对上学读书失去兴趣,开始期待下课,期待放学。   放学之后,我没有后来孩子必须参加的晚托班或是补习班,早早的下午三点钟就像没有无忧无虑的小鸟可以到处飞奔,寻找自己的空间。有的时候学校为了不让我们闯祸,会安排一些兴趣小组,美术、音乐、科技、自然等等,每个星期就有那么一天的下午,大家像是纷飞的小鸟,快乐的跑向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这样的情景对70年代出生的孩子是那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段童年回忆。(Vivian Liu 生于1974年)   从小到大,我最爱逛的就是书店和文具店。看着现在令人眼花缭乱、功能越来越多各类文具,心底还真有些羡慕现在的孩子。   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开学前爸爸妈妈也特地给我买了新书包和文具。那时的书包文具和现在不能比,书包是红色帆布的,式样简单得很,没有发展到现在有那么多口袋,也没有考虑到保健的因素;铅笔盒当时最流行塑料的,印着很多漂亮的卡通图案,正面用吸铁石封口,好用也漂亮;文具也就几支木头铅笔、一块橡皮再加一跟钢皮直尺。   每天晚上,爸爸都会为我后一天的学习做好准备,把每支铅笔都削好,把文具都整理好。到现在我都觉得爸爸削铅笔的本事无人可比,比卷笔刀好多了。   在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常掉些小文具,橡皮是从来没有一块能用过一半的,铅笔也差不多,所以爸爸妈妈也就一直跟在后面不停地买。我自己也喜欢买,到现在抽屉里还能翻出些各式各样外型的加了很多香精的橡皮,其实这种并不好用,只是图个漂亮吧。   圆珠笔和活动铅我是到小学三年级才拥有的,那时这些东西还挺贵,基本都舍不得用的。到了上初中的时候,基本大家也都不用那种塑料材质的铅笔盒了,都换成了铁皮的铅笔盒,再到后来就流行笔袋了。   到现在逛文具店,我也常被那些精致漂亮的东西吸引,常常莫名地买些漂亮本子和圆珠笔,回到家才发现其实都用不上,平时只要包里有支笔,有本便笺就够了,哪有时间展示自己美美的文具呀,年纪大了还要被人说幼稚。   但现在买总觉得是弥补了自己儿时的遗憾,自己不用看看也心情不错的,至少也不用老抱怨自己以前怎么什么都没有了。 (冰冰 生于1972年)   我的童年学习生活和玩耍是分不开的,爸爸妈妈并不是特别刻意要求孩子的家长,一般只要考试成绩不错、作业自觉认真完成,我的游戏时间还是不少的。   小时候城市里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多的是6层的楼房和矮平房,很多地方还有农田和田野。我家后面就有一大片的田野,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奶牛场。夏天早早吃完晚饭,我经常会溜到田野里去玩耍。现在的孩子看来可能不可想象,但是当时采些狗尾巴草扎个小动物什么的就已经很满足了。   最喜欢的是春夏交接时下雨之后,我会穿上套鞋去,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泥水潭里捉小蝌蚪。每次捉了小蝌蚪都会用玻璃瓶带些回家养着,然后快养到变成青蛙了再丢回田野里,每年都乐此不疲。   这就是我的童年,它留在田野里,留在教室里,留在我的心里。 (谢伟峰 生于1979年)   ……   童年学习生活之校园健身   我想姑且称下面要讲到的这些活动为“校园健身”,因为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涵盖这些过去我们熟悉的活动。 学习生活(2)  眼保健操   “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相信直到现在,一听到这熟悉的话语和旋律,我们还是会反射性地闭上眼睛,开始做眼保健操。“为革命”是一种传承,而“保护视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刚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总是会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做眼保健操,怎样才可以找到正确的穴位。老师也总是会反反复复地要求大家不要睁开眼睛,要把眼睛闭上。后来为了加强效果,甚至让大家在做好眼保健操之后再闭目休息半分钟。   但到了中学以后,我们就很少会主动地做过完整的一套眼保健操了。我们总是不以为然,喜欢偷偷地睁开眼睛四处张望,再后来干脆就自顾自做着自己的事情。于是老师就还要安排好学生监督员,为每个班级评分。回想起来,也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老师一直盯着我们做眼保健操的关系,我们那会的近视比例明显比现在的孩子低,度数也没有那么深。就在我们羡慕他们出生再这样一个好时代,物质生活这么丰富的时候,看看他们个个鼻梁上的小眼镜,不得不感叹,每一代都有各自不同的烦恼啊!   查字典比赛   就是查《新华字典》的比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时的《新华字典》就像是课本一样,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都是必备的。刚上学,老师就会教我们如何查字典,这样就算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可以自学了。   查字典比赛还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比赛谁比较快地查找到老师列出的字的位置并且确定正确的意思。这项活动挺有用的,让我们熟悉字典的规律,训练了速度,以后查英文字典也没有问题。这算是我们读书时少数的几项锻炼我们自学能力的活动了。   抓虱子   现在的广告里一天到晚再说,要和头屑说bye bye,有头屑是一件非常尴尬不礼貌的事情。但是,在这些日用品进入中国之前,我们所头疼的根本不是头皮屑,而是虱子。   学校里经常会开展大规模的查找虱子的活动,卫生老师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查过来,被查出来的学生,当然是无比尴尬。被老师命令用什么药水洗头,如果没有那种药水好像高梁酒也可以,然后还要用一种特殊的很密的梳子来梳头,可以把虱子梳下来。   这是我想得到的校园健身,相信这些活动都是每一个“70派”都经历过的生活。 (Fina lin 生于1975年)   童年学习生活之信息时代   这是一个“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时代,我们推动时代的发展,而时代同时也在推动我们的前行。不能一刻停歇,否则就会被时代毫不留情地淘汰。   就在我们还不太明白的时候,我们飞速进入了新时代——信息时代。原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都变成了可能。我们可以躲在屏幕后和陌生人聊天,我们可以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视频通话,我们可以轻轻敲击键盘几秒钟就完成过去需要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工作……我们可以做得太多,只因为我们身在信息时代。   我们生产更多的电脑用于存储更多的信息和制造更多的拷贝,而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却越来越少。我们拥有的是数量,缺乏的是质量。   这是一个快餐食品和消化迟缓相伴的时代;一个体格高大和性格病态并存的时代;一个追名逐利和人情冷漠相生的时代。 (Joy Kuang 生于1978年)   为了配合计算机知识和文字输入的学习,当时曾经刮过一阵学打字的热潮。记得当时为了增强大家学习打字的积极性,老师还动员大家每人买一台打字机,学校里还特地开班进行培训。为此,我家购置了一台飞鱼牌的打字机,当时还算是价格不菲。但是直到今天打字机上的色带还是当年的原配,除了一开始练了一阵,我几乎后来再也没有使用过。我爸妈说我是“3分钟热度”,但这个实在淘汰得太快了。打字训练并没有让我的输入速度提高多少,自然也没有能够达到考级的水平。   后来,为了熟悉计算机键盘,我还特地买过一张键盘表。那是一张和真键盘一般大小、印着计算机键盘分布的硬卡纸。当时家里没有计算机,这在我们当中是很流行的。   不过,我的打字速度还是后来上网聊天的时候练出来的。当时很新鲜,就喜欢去公共聊天室找人聊天,而且还喜欢同时和好几个人一块聊。所以久而久之,速度一下提高不少。 (杨梅 生于1978年)   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话,所以和同学们的联系都是通过面对面。而小纸条或者信件是不敢随便送的,谁知道会不会落入神通广大的老师手中?不过我们也交笔友,也写信等信。   90年代初的时候,上海的电话普及率还不高,初装费很贵,大概要3000元,后来还曾飞涨到4000多,再后来就又一点点回落下来了,到现在根本就不需要初装费了。有了电话,成为当时同学之间最好的交流工具。逐渐地,同学们家里都装上了电话。   后来,等我们大约20岁的时候,BP机开始盛行。此时的70年代人正处于最爱追随潮流的时候,我们拥有了数字机,用一串串“5201314”之类的“密电码”表达自己的心意;没过多久,数字机不稀奇了,有钱的、业务繁忙的立刻换上了中文机,我们不再需要背那一长串的数字,我们可以用文字表达了。一时间,BP机的“嘟嘟嘟嘟”声充斥了整个世界。 学习生活(3)   在我们庆幸世界上有BP机这样先进的通讯工具时,我们已经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了可以砸死人的大哥大。等到了1999年的时候,我们周围也开始有第一批的人拥有手机了。仿佛在一年之间,已经再也没有什么人用BP机了,而手机也开始成为了必备品。   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它已经发展到我们过去从未想到过的境地。而就在我们手机换了又换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过去我们认为的奢侈品、高档品,现在已经是连小学生 都必备的了。我们感叹这个时代的发展是多么的迅速,迅速到让人快要看不懂了。 (张娜 生于1973年)   童年学习生活之未来的选择   我们是理想教育下的一代。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写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当时我总是写道:我要当一名科学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实不只我这样,从小,我们在作文中表达的理想就是长大要当科学家、艺术家、外交家……举凡理想都是“××家”,不似现在的孩子都要当“××星”。因为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讲述科学家成功的故事,父母也总是教导我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天才来自99%的汗水和1%的灵感”之类的道理,所以我想的就是要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但踏上社会才发现,许多事情都与我们被教导的不同,我们离理想越来越远,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始模糊,长久以来形成的理想观开始慢慢瓦解。虽然我现在也在忙忙碌碌地工作,是辛苦上班族的一员,但每天每天都重复着相似的生活,让我觉得茫然。 (孙飞 生于1976年)   学英雄   我们出生在一个英雄层出不穷的年代,有一串闪光的名字陪我们度过了求学生涯,作文中,每当写到我们做错事时,我们就会这样写“……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伟大的身影,啊,那是雷锋……”;而“时代楷模”张海迪则真正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   我们的学习榜样树立了一个又一个。雷锋、赖宁、张海迪、陈景润都是我们很早就熟悉的名字,他们的故事是我们这一代每个人必定聆听过并为之感动过的,几乎可以倒背如流。团结友爱、反帝反侵略反霸权,是我们的政治思想,助人为乐、不怕困难是我们的道德要求。我们70年代的人是重情、爱国、有毅力、敢于向困难和恶势力挑战和追求完美的人。   都说是“时世造英雄”,我们那个年代的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们生在那个年代。那是一个缺乏英雄的年代,人们需要一个坐标来指明未来的生活方向,急切需要“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英雄。   而现在,在这个e时代,“英雄”这个词似乎已渐渐离我们远去,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崇尚个性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太需要英雄,人们开始明确了自己的方向,知道应该到哪里去,通过什么途径去。   把雷锋放在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的人所学英雄的第一位绝对当之无愧。从刚懂事开始我们就不停听说他的事迹,从他童年的遭遇,到后来成为光荣解放军后类似送老大妈回家、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但把钱省下给困难战友的帮助别人的故事,再到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因公殉职,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来。助人为乐、勤俭节约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雷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后来毛主席题词要我们向雷锋学习,于是每年的3月5日,我们都要大张旗鼓地做一阵好事。而平时,我们更是把做好事不留名作为一项作业来完成的,我们每天都睁大眼睛像小贼一样四处搜寻,看有没有老大娘拿不动包袱了,盲人要过马路了,阿姨抱不动小孩了或是在车上有老弱病残孕没有座位……然后迅速出击,跑上前去,央求着要替人家帮忙。而最后只要别人夸我们一句“真像雷锋”我们就心满意足了,以后有类似的情况也会忙不迭的冲过去帮忙。   当时,军队当中还有许多要我们学习的英雄,像集体主义的英雄--邱少云、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榜样--黄继光也同样是常挂在我们嘴边的榜样。 (叶炎 生于1978年)   小时候学赖宁,总是听老师讲赖宁的故事。他是和我们同龄的小英雄,一个小小少年,为了挽救国家财产,为了实践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行为准则,在扑救一场森林火灾的过程中,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老师还说他热爱科学,不顾艰险去采矿石,去掏马蜂窝被蛰得满头包,还有就是为了挽救国家财产而奋不顾身扑救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当时特崇拜他,觉得他够勇敢。后来慢慢长大了,就开始思考“生命价值如何衡量”,开始怀疑他这样做是不是值得。   到了90年代,赖宁精神也就不常提起了。现在再给90年代出生的孩子讲赖宁的故事,就会发现他们带点轻蔑的神情。他们会说赖宁傻,说他不动脑子。我们认为赖宁勇于探索科学的那些举动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调皮孩子的淘气举动。一个人怎么可能扑灭森林大火?别人都已经把他就出火场了,他还要跳下卡车,不听劝告冲进火场,那不是白白送死吗?听着这样的话,我似乎找不出话来反驳。   想想现在的小孩子说得也有道理,但当时我们就是没有怀疑地把他作为榜样。 (Jerry zhe 生于1979年) 国庆阅兵   作为国庆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开国大阅兵到国庆50周年阅兵,13次庄严的检阅,把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程浓缩成铿锵的足音,留在了天安门广场上。从开国大典上的“万国牌”、“骡马队”,到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的国产新武器、新装备,一条阅兵路,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这一切都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 提高的大好形势,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努力、满怀豪情迈向新世纪的精神风貌。   1984年的那次阅兵,我还在读小学。具体的景象也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当时特自豪,就觉得中国从此站起来了。心里想的、口里喊的,都是周总理读书时的那句话:“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5年后我踏上了工作岗位,开始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小时候的那种雄心壮志已经找不到踪影,科学家、艺术家的梦也已经破碎,安安分分做个小人物,过一般人的生活。那年正巧是祖国建国50周年,我又再次经历了国庆阅兵。   那时候没有在北京的70年代生人则更多地从电视中感受天安门广场的狂欢气氛。虽然我也只是从电视里看到阅兵的情形,但是心里涌动的热情却是久久不能平息,感觉儿时的那种激情又回来了。看到那么多先进的国产装备、那么多激情洋溢的人民,感觉还是自豪。建国50周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中国真的发生太多的变化,虽然离儿时赶超英美的梦想还有距离,但是中国是真真正正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了。中国,我为你欢呼,我为你自豪!  (周清 生于1976年)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是继1959年国庆后第一次盛大的国庆阅兵。那时候,在首都北京的70年代生人,已经融入到那盛大的欢庆游行队伍中去了……而我,这个生长在北京的孩子,也有幸在当时目睹了整个过程。现在想来,依然是心潮澎湃的。   1984年10月1日上午10时,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国庆阅兵总指挥秦基伟陪同下,乘敞篷车检阅了受阅部队,并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讲话。之后,阅兵分列式开始。在这金色的十月,火红的国庆,我们每个当时的红领巾都是欢欣鼓舞的。   70年代出生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的过程,经历了祖国35、40、45、50、55周年大庆,我们还将见证祖国60、70、80、90甚至100年国庆。   就拿国庆50周年大阅兵来说,它创下了新中国阅兵史上兵种最多、方队和车辆最多、二炮导弹亮相最多等多个“之最”。这样的骄人成绩,这样的坚实国防,这样的雄厚国力,都深深震撼着我们一代人。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为祖国做出的贡献而自豪。 (李贺 生于1971年)   说到国庆,真是一个让所有中华儿女兴奋自豪的日子。或许以前还觉得国庆只是一个国家诞生的日子,但当你在看过了国庆阅兵之后,我想每个人都会切身感受到国家的存在,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强大给其国民所带来的自豪和震撼。   记得99年的国庆正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国庆,正值建国50周年,趁着假期就和朋友一起去了北京。说当时首都“戒备森严”真不为过,因为要举行这样一个盛大的集会。不过无论你走在首都的哪个角落,你都能感受到国庆的欢乐气息。尤其是在国庆当天,许多人,来自祖国各地的人都赶去天安门看升旗。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只感觉到心里有一种不能言语的感情,只觉得这国旗是多么鲜艳动人。   后来的国庆阅兵,我和朋友也加入到了欢庆的人群中,大家只是欢呼,只是被一种情绪感动。 (杨萌婷 生于1977年) 我们的奥运   1984年,当新中国派出225名运动员,首次全面进军奥运会,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夏季奥运盛会时,中国健儿们以自己的非凡气概和卓越表演,震撼了国际体坛。中国神枪手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打响了第一炮,以566环夺得冠军。这既是该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随后,洛杉矶奥运会金牌榜上不断增添中国运动员的名字: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 栾菊杰、李宁、中国女排……中国体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容志行、朱建华、郎平、聂卫平等,都是我们当时学习的榜样。   在此后的20年里,中国队在夏季奥运会上的战绩越来越辉煌,奥运金牌越拿越多,终于,在20年后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拿到了重返奥运大家庭后的第100枚奥运金牌。世界震惊了,中国沸腾了!   我们7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和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奥运会就像我们的节日,我们关心着中国的赛事赛绩,关心着中国的体育明星。那段时间,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奥运,夏季奥运会九像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纵坐标,它标志着我们的不同阶段,让我们可以轻易的找到成长的足迹和回忆。   我们的奥运之奥运冠军   奥运冠军回顾   奥运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小的梦想,那些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运动员,也成为我们年少记忆中的关键字。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我们70年代出生的人记忆中的奥运冠军吧!   中国女排。1984年,中国女排首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不仅获得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而且完成了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的三连冠。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女排6次参加奥运会,2次夺得冠军,一次获得亚军。2004年8月29日,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颠!她们夺得了中国女排的第二个奥运会冠军。我们在观众席上看到了郎平,在教练席上看到了作为助理教练的赖亚文。   说到中国女排,一定不能不说郎平。没有一个7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在整个80年代,她几乎成为中国女排的代名词。1981年,中国女排首获“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此后,连续五届蝉联冠军。“铁榔头”郎平成为当时意志坚强的典范。对于中国排球而言,她就是技术、人文的新典范。   “体操王子”李宁。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他一人独得三枚体操金牌,迄今还保持着中国选手一届奥运会夺金之最。   邓亚萍。在第25、26届奥运会上蝉联乒乓球女子单打金牌,还和队友乔红两获女双桂冠,她的霸气和必胜的信心让中国人骄傲。如此卓著战绩,在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尚无第二人,难怪萨马兰奇会为她亲自颁奖。   伏明霞。14岁就站到了世界的面前,从1992年到2000年,在第25、26、27三届奥运会上均有金牌进帐;其中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独得女子跳板、跳台两枚金牌。她还是中国唯一一位连续在三届奥运会上夺得冠军的运动员。   王义夫。这位已经参加了6届奥运会的老将,是中国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选手。自从我们开始关注夏季奥运会,每一届奥运会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看看周围的选手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他依然笑傲射击场。他终于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拿到了金牌。真是太不容易了!   “五朵金花”。庄泳,杨文意,陆莉,乐靖宜,还有谁啦?记不得了。仿佛一夜之间,我们的游泳队成为了一支强劲的队伍。但自从她们之后,中国游泳队就一直处于低潮。   刘翔。这个80年代出生的“中国飞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震惊了全世界。虽说是我们这些70年代出生人的小弟弟,但是是我们心目中最新的奥运英雄。   中国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那年,我是从家里那台14寸黑白电视机里,看到中国奥运健儿的英姿的。虽然有些模糊,但是那些模糊的身影就是我们当时学习、崇拜的偶像。很清楚地记得,当中国女排获得那一届奥运会冠军的之后,有人放鞭炮以示庆祝。   后来的四届夏季奥运会,中国除1988年汉城奥运会成绩不尽人意,获5金外,其他三届均保持了高水平。1992年巴塞罗那、1996年亚特兰大两届均有16金进帐,位居奖牌榜第四。2000年悉尼奥运会,则猛掠28金,力压德国,跃至奖牌榜第三。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更是保持了第一军团的地位,金牌数也突破了30枚。奥运比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的运动员,从比我大的叔叔阿姨辈,哥哥姐姐辈,逐渐的变成了和我们一样大的同龄人,现在已经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都是80年代的弟弟妹妹辈了。而我,看着奥运会,也从孩童成长为少年,继而变成青年。 (吴纬 生于1973年)   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我才刚进大学。那时大家都是热血青年,挺冲动的,特别关心这类大事。那天晚上,因为住校,我和寝室同学是挤在床上听收音机了解实况的。在最后一轮结果出来前,我们都觉得中国太有希望了,刚听了结果就开始欢呼,后来才发现听错了,是悉尼最后胜出。听到这里,我和同学当即就把参与投票的奥委会官员痛骂一顿,说他们收受贿赂等等,最后一整夜都辗转反侧,第二天都变成“熊猫”。   2001年投票时,我已经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没有大学时的那种激情,没有再刻意等结果出来,只是在第二天的早新闻里听到这个消息。虽然还是心潮澎湃了一下,但真没过去那样热血沸腾了。   这8年里,我们真的变了很多。 (俞强 生于1976年) 我们的节日   中国人对节日的概念特别重,举凡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等都要庆祝一番,来个举家团圆。我们出生于70年代的这一代人,小时候生活不太富裕,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或是新衣服也都是为节日准备的,所以每逢节日,尤其是春节到来时总是特别开心,对下一个节日也是特别期待。   节日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目中就是新衣服、好吃的的代名词,珍藏了我们许多快乐、幸 福的童年回忆。现在,中国的节日正在走向世界,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过外国节日,节日过得花样越来越多。但是我们70年代出生人小时候过节又是怎样的呢?   春节   把春节放在第一个,相信绝对没有人会有异议。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人一年一度团圆、平安、幸福、吉祥的象征,是辞旧迎新的时刻,也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的一个节日。   我们这些生于70年代的人,小时候还是过着不太富裕的生活,但新年也是过得绝对不含糊的,正因为这一段时光大不同于一年中的其他时刻,所以过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前要过年才能满足的愿望现在每天都可以实现,365天天天都像过春节,过春节的味道正慢慢在变淡和变异。以至于7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这个节日的观念、认识、衣食住行和其他一些东西成为了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   冬天,是最没有机会外出玩的时节,天寒地冻让人受不了。但这并不是说我不快乐了,相反,这是我小时候最最盼望的时节。因为,冬天来了,那过年还会远吗?!   7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都知道,一般而言,一年之中,是没有新衣服穿的,只有过年,才会有新衣服、新帽子、新鞋、新袜子……还有就是想了几个月的那顿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了,而且一吃就得吃好多天。吃完了年夜饭,就有压岁钱,虽然数目不大,但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到要睡觉时,爸爸会把压岁钱都放在我的枕头下,说这就是“压岁”。   到了第二天一觉醒来,就是新的一年了。穿上新衣新鞋,去给长辈们拜年,有时给他们磕个头还有额外得“好处”。这段时间总是家人聚得最齐的时候,平时见不到的亲戚都能碰上面。我们几个难得碰上的孩子也能聚在一起玩。我们最喜欢去捡前一天晚上别人放鞭炮时掉下来的没有引爆的鞭炮,还要比谁捡得多,然后再引燃了玩,特别开心。 (方玮 生于1978年)   过年了,一身新衣服是孩子们尤其女孩子们格外惦记的事,记忆中,只有到了三十儿或初一早上,才被允许穿上,新衣上身的高兴劲,是现在几千元一件的皮衣也找不到的感觉,那时过年不讲究旅游度假,都是大人牵着孩子,拎着点心匣子,大概现在普通鞋盒大小,里面装着蛋糕、桃酥、萨其玛等几样当家点心。各家亲戚朋友相互拜年,大人们会给孩子压岁钱,一元、两元最常见;五元少见;十元便罕见了,在几个回合的扭捏推脱中,终于家长默许的眼神让钱入了口袋。没上学的小小孩儿的压岁钱一般情况下由大人们代为保管了,而上了学的学生们运气好了一些,被允许自己攒到过春节开学时,交学杂费用。而现在还在流行“压岁钱”,数目也早已涨到了百元以上:一、二百一般般、四五百不少见、一千元也没什么,而孩子们大多都有了自己的“小存折”,一个年过下来,最少也在千元,足够七十年代末期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一年的总收入了。 (陈虹 生于1974年)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确的说元宵还算是过年,只有过了元宵才算整个年过完。过去的元宵也是很隆重的,因为有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的习俗。但是小孩子对元宵节的记忆,绝对是因为拉兔子灯的关系。   以前的元宵节小孩子都要出去拉兔子灯。我们小时候的兔子灯都是家里人或自己用纸和藤条自己扎的,中间放截小蜡烛就好了,拉着特别开心。但是这种兔子灯也特别容易坏,只要路上轻轻一颠,蜡烛倒了,兔子灯就会被烧着了。我以前的兔子灯绝对是一次性的,因为爱拉着兔子灯跑,所以每次总是很快就坏掉。   后来我的弟弟妹妹们就有了塑料制的兔子灯,里面有一个小灯泡,没有了烧毁的危险。到了90年代末,又有了各种各样式样的塑料灯,虽然灯的式样多了,但元宵节拉兔子灯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了。挺为现在的孩子可惜的,少了这样的乐趣。 (如沙 生于1974年)   中秋   中秋是现在被炒作得挺热门的一个传统节日,人月两团圆是快节奏现代人的一大心愿。对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在庭院里赏月,品着自家制的月饼,过去中秋节的味道比现在来得更纯正。   因为爷爷以前是酒楼里的厨师,所以每到中秋节都是爷爷自己制作月饼的。家里还有做广式月饼的模子,我爱吃甜,所以爷爷做得最多的豆沙馅的月饼。等到了晚上,一家人聚坐在庭院里,吃爷爷做的月饼,感受天伦之乐。   但现在的中秋节是越过越让人“胆战心惊”,月饼的礼盒越来越贵重,花样越来越多,送礼的味道越来越浓厚。很少再有人爱吃甜腻的月饼,节日变得纯商业化。 (春华 生于1977年) 国庆   国庆是新中国建立的日子,对于我们这些红旗下出生的孩子,国庆也是令我们自豪的日子。以前国庆节只有一天的休假,但现在我们有了黄金周,有了假日旅游,所以国庆的感觉和小时候已经有太大的不同。   小时候觉得国庆节不像节日,学校在国庆节之前总会组织一些打扫类的活动,而国庆节当天也没什么特别的庆祝方式,就像平时普通的休息日。   但现在就不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假日自然也多了。国庆节有3天公休,前前后后加上有一周的休息时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现在的国庆节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一段休假,是对忙碌生活的一段修整。 (林路 生于1978年) 香港回归   以前,那么遥远而不可及的1997,现在早就远去。   以前,那么遥远而不可及的香港,现在已经回归。   而我们的梦想继续向前。   小时候感到1997还很遥远,算算要到我们20岁左右的时候。那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只是在作文、日记里不只一次地展望那个似乎遥不可及的1997。那个时候,说起长大以后的一个愿望就是,到香港去看看,长大了点后,对那个美丽的城市,那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更加向往,想要零距离接触那个精彩的世界和购物天堂。等到了1997,到了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我们才发现时间过得这么快,香港已经离我们这么近了。   小时候,喜欢收藏香港的影视歌作品、明星卡片之类的东西,我对那个城市充满了好奇和好感,就盼望着1997快点到来。后来,上了历史课,知道香港割让给英国的那段历史,期盼香港回归的心就多了个理由。   时间过得飞快,终于1997年到了,这个时候发现当初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现今都是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千禧年已变成了过去式,香港回归也已经7年多了,我们去香港当模特的梦可能圆不了,但是我们已经非常方便地把香港作为自己购物的天堂,有时间就往那里跑。我们这些当时守在电视机前等1997年7月1日零时钟声敲响,等1999年12月20日第一屡曙光的大学生,现在都已经被社会、被工作打磨掉了许多曾经的热情。 (凌雪 生于1975年)   或许一个伟人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他的一些决定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是个回沪知青的孩子,生于1978年,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我才能跟随爸爸妈妈回到上海,生活在上海。否则,我很难上大学,这会儿还不知道在东北干什么呢。   上小学之前,民族、国家在我心目中没有特殊的含义,但是就在我上小学的那年,中英两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收回香港,而且听长辈们谈论说,中国在谈判中获得很大的成功,几乎所有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霎时间,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出现在我的心中,感觉中国终于强大起来了,终于有能力屹立于世界了。   我们算是真正从懂事就受到改革开放温暖的第一代人,从小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对于打小印象深刻的“香港回归”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憧憬。96年高三毕业的时候,我平生第一次去了北京,特地在天安门“香港回归”倒记时电子牌前留了影。那时就盼望着97年能快点到来,自己有一天能亲身踏上香港的土地。   后来进了大学,就感觉校园里的迎回归气氛特别浓厚。几乎在食堂、教学楼、寝室楼各个门口都挂着香港回归倒记时牌,最厉害的甚至精确到秒。所有的人在经过倒记时电子牌时都会抬头看看还剩几天。或许就是因为我们这整整一代人都是怀揣着对香港回归的憧憬,从懂事开始,它就占据了我们爱国情绪的“半壁江山”,它已经在我们的心中扎根,对于香港回归的热情让我们热血沸腾。   等到了97年的2月,那位可以说改变我一生命运的伟人却突然辞世了。他最终没有能实现想要去香港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那时离香港正式回归祖国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了。心中有点难受和遗憾,因为回归真的就近在眼前了。   随着那一天的临近,寝室里开始贴满了迎接香港回归的照片和海报,墙上挂的月历也被我们涂满了红叉叉,我们一起倒数着那一天,班级、年级、学院、学校几乎都组织了各类的活动,平时没什么机会表现的爱国热情都在那一段时间汹涌而出,民族自豪感也在那一段时间空前高涨。   而就在这种憧憬着、难受着的复杂情绪中,我们把香港迎回了祖国的怀抱。记得6月30日时,我们寝室就特别花了心思,在寝室门口贴了2月时买的伟人邓小平的相片海报,还特地在门口放了束鲜花缅怀他。下午开始就聚在一起看电视台的实况转播,一起等待那对于我们整整一代人来说都十分重要的一刻。整个交接仪式庄严而神圣,在升起国旗的那一刹那,就觉得自己无比自豪。   虽然97离我们现在已经有7年多了,但它永远在我们这代人的生命中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承载着我们年少的憧憬,镌刻着我们儿时的印记。05年的1月,我第一次去了香港,虽然没有心潮澎湃,但激动总是有的。因为“香港回归”的感情已经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难以消失。 (杨梅 生于1978年) ╭════════════════╮ ║ ¤╭⌒╮ ╭⌒╮欢迎光临 ║ ║ ╱◥██◣ ╭╭ ⌒派派txt文学 ║ ╭═══════┤ ︱田︱田田| ╰-------------- ├═══════╮ ║ ║ ╬╬╬╬╬╬╬╬╬╬╬╬╬╬╬ ║ ║ ║ ║ http://www.paipaitxt.com ║ ║ ║ ║ http://www.paipaitxt.com ║ ║ ║ ╰════════════════╯ ║ ║ zzZ ^﹋ ﹏ ║ ╱◥█◣^^╪ 携起手来,共创美好未来 ● -○- ║ ︱田︱田︱  /█∨█\ ║ -------- 我们会做得更好 ! ∏ ∏ ║ ║ EMAIL:luogan100@163.com ║ ║ ║ ║ ║ ║ 电子E书,经典原创,另你回味无穷,祝你天天好心情! ║ ║ ║ ║ ╔┯╗╔┯╗╔┯╗╔┯╗^^╔┯╗╔┯╗╔┯╗╔┯╗ ║ ╰════┠精┨┠典┨┠小┨┠说┨︱┠欢┨┠乐┨┠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