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子以外 作者: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 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 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 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 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 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铁纱窗以外,话可不就在这里了。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 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 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 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 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 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 榆叶梅横出风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 的创痕,还捲着一点焦黄的边; 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 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 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 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 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 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哌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 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你站起来,穿上不能算太贵的鞋袜,但这 双鞋和袜的价钱也就比——想它做什么,反正有人每月的工资,一定只有这价钱的一半 乃至于更少。你出去雇洋车了,拉车的嘴里所讨的价钱当然是要比例价高得多,难道你 就傻子似地答应下来?不,不,三十二子,拉就拉,不拉,拉倒!心里也明白,如果真 要充内行,你就该说,二十六子,拉就拉——但是你好意思争! 车开始辗动了,世界仍然在你窗子以外。 长长的一条胡同,一个个大门紧紧地关着。就是有开的,那也只是露出一角,隐约 可以看到里面有南瓜棚子,底下一个女的,坐在小凳上缝缝做做的;另一个,抓住还不 能走路的小孩子,伸出头来喊那过路卖白菜的。至于白菜是多少钱一斤,那你是听不见 了,车子早已拉得老远,并且你也无需乎知道的。在你每月费用之中,伙食是一定占去 若干的。在那一笔伙食费里,白菜又是多么小的一个数。难道你知道了门口卖的白菜多 少钱一斤,你真把你哭丧着脸的厨子叫来申斥一顿,告诉他每一斤白菜他多开了你一个 “大子儿”? 车越走越远了,前面正碰着粪车,立刻你拿出手绢来,皱着眉,把鼻子蒙得紧紧地, 心里不知怨谁好。怨天做的事太古怪;好好的美丽的稻麦却需要粪来浇!怨乡下人太不 怕臭,不怕脏,发明那么两个篮子,放在鼻前手车上,推着慢慢走!你怨市里行政人员 不认真办事,如此脏臭不卫生的旧习不能改良,十余年来对这粪车难道真无办法?为着 强烈的臭气隔着你窗子还不够远,因此你想到社会卫生事业如何还办不好。 路渐渐好起来,前面墙高高的是个大衙门。这里你简直不止隔个窗子,这一带高高 的墙是不通风的。你不懂里面有多少办事员,办的都是什么事;多少浓眉大眼的,对着 乡下人做买卖的吆喝诈取;多少个又是脸黄黄的可怜虫,混半碗饭分给一家子吃。自欺 欺人,里面天天演的到底是什么把戏?但是如果里面真有两三个人拼了命在那里奋斗, 为许多人争一点便利和公道,你也无从知道! 到了热闹的大街了,你仍然像在特别包厢里看戏一样,本身不会,也不必参加那齣 戏;倚在栏杆上,你在审美的领略,你有的是一片闲暇。 但是如果这里洋车夫问你在哪里下来,你会吃一惊,仓卒不知所答。生活所最必需 的你并不缺乏什么,你这出来就也是不必需的活动。 偶一抬头,看到街心和对街铺子前面那些人,他们都是急急忙忙地,在时间金钱的 限制下採办他们生活所必需的。 两个女人手忙脚乱地在监督着店里的伙计秤秤。二斤四两,二斤四两的什么东西, 且不必去管,反正由那两个女人的认真的神气上面看去,必是非同小可,性命交关的货 物。并且如果秤得少一点时,那两个女人为那点吃亏的分量必定感到重大的痛苦;如果 秤得多时,那伙计又知道这年头那损失在东家方面真不能算小。于是那两边的争持是热 烈的,必需的,大家声音都高一点;女人脸上呈块红色,头发披下了一缕,又用手抓上 去;伙计则维持着客气,口里嚷着:错不了,错不了! 热烈的,必需的,在车马纷纭的街心里,忽然由你车边冲出来两个人;男的,女的, 各各提起两脚快跑。这又是干什么的,你心想,电车正在拐大弯。那两人原就追着电车, 由轨道旁边擦过去,一边追着,一边向电车上卖票的说话。电车是不容易赶的,你在洋 车上真不禁替那街心里奔走赶车的担心。但是你也知道如果这趟没赶上,他们就可以在 街旁站个半点来钟,那些宁可盼穿秋水不雇洋车的人,也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而必需计 较和节省到洋车同电车价钱上那相差的数目。 此刻洋车跑得很快,你心里继续着疑问你出来的目的,到底採办一些什么必需的货 物。眼看着男男女女挤在市场里面,门首出来一个进去一个,手里都是持着包包裹, 里边虽然不会全是他们当日所必需的,但是如果当中夹着一盒稍微奢侈的物品,则亦必 是他们生活中间闪着亮光的一个愉快!你不是听见那人说么?里面草帽,一块八毛五, 贵倒贵点,可是“真不赖”!他提一提帽盒向着打招呼的朋友,他摸一摸他那剃得光整 的脑袋,微笑充满了他全个脸。那时那一点迸射着光闪的愉快,当然的归属于他享受, 没有一点疑问,因为天知道,这一年中他多少次地克己省俭,使他赚来这一次美满的, 大胆的奢侈! 那点子奢侈在那人身上所发生的喜悦,在你身上却完全失掉作用,没有闪一星星亮 光的希望!你想,整年整月你所花费的,和你那窗子以外的周围生活程度一比较,严格 算来,可不都是非常靡费的用途?每奢侈一次,你心上只有多难过一次,所以车子经过 的那些玻璃窗口,只有使你更惶恐,更空洞,更怀疑,前后徬徨不着边际。并且看了店 里那些形形色色的货物,除非你真是傻子,难道不晓得它们多半是由那一国工厂里制造 出来的!奢侈是不能给你愉快的,它只有要加增你的戒惧烦恼。每一尺好看点的纱料, 每一件新鲜点的工艺品! 你诅咒着城市生活,不自然的城市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 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 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 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 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那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 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 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 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 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 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 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洋鬼子们的一些浅薄,千万学不得。 你是仍然坐在窗子以内的,不是火车的窗子,汽车的窗子,就是客栈逆旅的窗子, 再不然就是你自己无形中习惯的窗子,把你搁在里面。接触和认识实在谈不到,得天独 厚的闲暇生活先不容你。一样是旅行,如果你背上掮的不是照相机而是一点做买卖的小 血本,你就需要全副的精神来走路:你得留神投宿的地方;你得计算一路上每吃一次烧 饼和几颗莎果的钱;遇着同行的战战兢兢的打招呼,互相捧出诚意,遇着困难时好互相 关照帮忙,到了一个地方你是真带着整个血肉的身体到处碰运气,紧张的境遇不容你不 奋斗,不与其他奋斗的血和肉的接触,直到经验使得你认识。 前日公共汽车里一列辛苦的脸,那些谈话,里面就有很多生活的分量。 陕西过来作生意的老头和那旁坐的一股客气,是不得已的;由交城下车的客人执着 红粉包纸烟递到汽车行管事手里也是有多少理由的,穿棉背心的老太婆默默地挟住一个 蓝布包袱,一个钱包,是在用尽她的全副本领的,果然到了冀村,她错过站头,还亏别 个客人替她要求车夫,将汽车退行两里路,她还不大相信地望着那村站,口里噜苏着这 地方和上次如何两样了。开车的一面发牢骚一面爬到车顶替老太婆拿行李,经验使得他 有一种涵养,行旅中少不了有认不得路的老太太,这个道理全世界是一样的,伦敦警察 之所以特别和蔼,也是从迷路的老太太孩子们身上得来的。 话说了这许多,你仍然在廊子底下坐着,窗外送来溪流的喧响,兰花烟气味早已消 失,四个乡下人这时候当已到了上流“庆和义”磨坊前面。昨天那里磨坊的伙计很好笑 的满脸挂着麦粉,让你看着磨坊的构造;坊下的木轮,屋里旋转着的石碾,又在高低的 院落里,来回看你所不经见的农具在日影下列着。院中一棵老槐、一丛鲜艳的杂花、一 条曲曲折折引水的沟渠,伙计和气地说闲话。他用着山西口音,告诉你,那里一年可出 五千多包的麦粉,每包的价钱约略两块多钱。又说这十几年来,这一带因为山水忽然少 了,磨坊关闭了多少家,外国人都把那些磨坊租去作他们避暑的别墅。惭愧的你说,你 就是住在一个磨坊里面,他脸上堆起微笑,让麦粉一星星在日光下映着,说认得认得, 原来你所租的磨坊主人,一个外国牧师,待这村子极和气,乡下人和他还都有好感情。 这真是难得了,并且好感的由来还有实证。就是那一天早上你无意中出去探古寻胜, 这一省山明水秀,古刹寺院,动不动就是宋辽的原物,走到山上一个小村的关帝庙里, 看到一个铁铎,刻着万历年号,原来是万历赐这村里庆成王的后人的,不知怎样流落到 卖古董的手里。七年前让这牧师买去,晚上打着玩,嘹亮的钟声被村人听到,急忙赶来 打听,要凑原价买回,情辞恳切。说起这是他们吕姓的祖传宝物,决不能让它流落出境, 这牧师于是真个把铁铎还了他们,从此便在关帝庙神前供着。 这样一来你的窗子前面便展开了一张浪漫的图画,打动了你的好奇,管它是隔一层 或两层窗子,你也忍不住要打听点底细,怎么明庆成王的后人会姓吕!这下子文章便长 了。 如果你的祖宗是皇帝的嫡亲弟弟,你是不会,也不愿,忘掉的。据说庆成王是永乐 的弟弟,这赵庄村里的人都是他的后代。不过就是因为他们记得太清楚了,另一朝的皇 帝都有些老大不放心,雍正间诏命他们改姓,由姓朱改为姓吕,但是他们还有用二十字 排行的方法,使得他们不会弄错他们是这一派子孙。 这样一来你就有点心跳了,昨天你雇来那打水洗衣服的不也是赵庄村来的,并且还 姓吕!果然那土头土脑圆脸大眼的少年是个皇裔贵族,真是有失尊敬了。那么这村子一 定穷不了,但事实上则不见得。 田亩一片,年年收成也不坏。家家户户门口有特种围墙,像个小小堡垒——当时防 匪用的。屋子里面有大漆衣柜衣箱,柜门上白铜擦得亮亮;炕上棉被红红绿绿也颇鲜艳。 可是据说关帝庙里已有四年没有唱戏了,虽然戏台还高巍巍的对着正殿。村子这几年穷 了,有一位王孙告诉你,唱戏太花钱,尤其是上边使钱。这里到底是隔个窗子,你不懂 了,一样年年好收成,为什么这几年村子穷了,只模模糊糊听到什么军队驻了三年多等, 更不懂是,村子向上一年辛苦后的娱乐,关帝庙里唱唱戏,得上面使钱?既然隔个窗子 听不明白,你就通气点别尽管问了。 隔着一个窗子你还想明白多少事?昨天雇来吕姓倒水,今天又学洋鬼子东逛西逛, 跑到下面养有鸡羊,上面挂有武魁匾额的人家,让他们用你不懂得的乡音招呼你吃菜, 炕上坐,坐了半天出到门口,和那送客的女人周旋客气了一回,才恍然大悟,她就是替 你倒脏水洗衣裳的吕姓王孙的妈,前晚上还送饼到你家来过! 这里你迷糊了。算了算了!你简直老老实实地坐在你窗子里得了,窗子以外的事, 你看了多少也是枉然,大半你是不明白,也不会明白的。 原载1934年9月5日 <大公报.文艺副刊> ——完——   *** 【文学视界(http://www.white-collar.net)编辑整理】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今天是你走脱这世界的四周年!朋友,我们这次拿什么来纪念你?前两次 的用香花感伤的围上你的照片,抑住嗓子底下叹息和悲哽,朋友和朋友无聊的对望 着,完成一种纪念的形式,俨然是愚蠢的失败。因为那时那种近于伤感,而又不够 宗教庄严的举动,除却点明了你和我们中间的距离,生和死的间隔外,实在没有别 的成效;几乎完全不能达到任何真实纪念的意义。 去年今日我意外的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 凝望着那幽黯的站台,默的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 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我想起你的: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 过山,过水,过…… 如果那时候我的眼泪曾不自主的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你应 当相信我不会向悲哀投降,什么时候我都相信倔强的忠于生的,即使人生如你底下 所说: 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 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赘! 就在那时候我记得火车慢慢的由站台拖出一程一程的前进,我也随着酸怆 的诗意,那“车的呻吟”,“过荒野,过池塘,……过噤口的村庄”。到了第二站─ ─我的一半家乡。 今年又轮到今天这一个日子!世界仍旧一团糟,多少地方是黑云布满粗着 筋络望理想的反面猛进,我并不在瞎说,当我写: 信仰只一细炷香, 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 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朋友,你自己说,如果是你现在坐在我这位子上,迎着这一窗太阳:眼看 着菊花影在墙上描画作态;手臂下倚着两叠今早的报纸;耳朵里不时隐隐的听着朝 阳门外“打靶”的枪弹声;意识的,潜意识的,要明白这生和死的谜,你又该写成 怎样一首诗来,纪念一个死别的朋友? 此时,我却是完全的一个糊涂!习惯上我说,每桩事都像是造物的意旨, 归根都是运命,但我明知道每桩事都像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在里面烙印着!我也知道 每一个日子是多少机缘巧合凑拢来拼成的图案,但我也疑问其间的排布谁是主宰。 据我看来: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 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 悲哀。日子一天一天向前转,昨日和昨日堆垒起来混成一片不可避脱的背景,做成 我们周遭的墙壁或气氲,那么结实又那么飘缈,使我们每一个人站在每一天的每一 个时候里都是那么主要,又是那么渺小无能为! 此刻我几乎找不出一句话来说,因为,真的,我只是个完全的糊涂;感到 生和死一样的不可解,不可懂。 但是我却要告诉你,虽然四年了你脱离去我们这共同活动的世界,本身停 掉参加牵引事体变迁的主力,可是谁也不能否认,你仍立在我们烟涛渺茫的背景里, 间接的是一种力量,尤其是在文艺创造的努力和信仰方面。间接的你任凭自然的音 韵,颜色,不时的风轻月白,人的无定律的一切情感,悠断悠续的仍然在我们中间 继续着生,仍然与我们共同交织着这生的纠纷,继续着生的理想。你并不离我们太 远。你的身影永远挂在这里那里,同你生前一样的心旋转。 说到您的诗,朋友,我正要正经的同你再说一些话。你不要不耐烦,这话 迟早我们总要说清的。人说盖棺定论,前者早巳成了事实,这后者在这四年中,说 来叫人难受,我还未曾谈到一篇中肯或诚实的论评,虽然对你的赞美和攻讦由你去 世后一两周间,就纷纷开始了。但是他们每人手里拿的都不像纯文艺的天秤;有的 喜欢你的为人;有的疑问你私人的道德;有的单单尊崇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哲学, 有的仅喜爱那些软弱的细致的句子,有的每发议论必须牵涉到你的个人生活之合乎 规矩方圆,或断言你是轻薄,或引证你是浮奢豪侈!朋友,我知道你从不介意过这 些,许多人的浅陋老实或刻薄处你早就领略过一堆,你不止未曾 生过气,并且常常表示怜悯同原谅;你的心情永远是那么洁净;头老抬得那么高; 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老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但是现在的情形与 以前却稍稍不同,你自己既已不在这里,做你朋友的,眼看着你被误解,曲解,乃 至于谩骂,有时真忍不住替你不平。 但你可别误会我心眼儿窄,把不相干的看成重要,我也知道误解曲解谩骂, 都是不相干的,但是朋友,我们谁都需要有人了解我们的时候,真了解了我们,即 使是痛下针砭,骂着了我们的弱处错处,那整个的我们却因而更增添了意义,一个 作家文艺的总成绩更需要一种就文论文,就艺术论艺术的和平判断。 你在《猛虎集》序中说“世界上再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你却并未说明为 什么写诗是一桩惨事,现在让我来个注脚好不好?我看一个人一生为着一个愚诚的 倾向,把所感受到的复杂的情绪尝味到的生活,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 炼成几句悠扬铿锵的语言,(那怕是几声小唱),来满足他自己本能的艺术的冲动, 这本来是个极寻常的事,那一个地方那一个时代,都不断有这种人。轮着做这种人 的多半是为着他情感来的比寻常人浓富敏锐,而为着这情感而发生的冲动更是非实 际的──或不全是实际的──追求。而需要那种艺术的满足而已。说起来写诗的人 的动机多么简单可怜,正是如你序里所说“我们都是受支配的善良的生灵”!虽然 有些诗人因为他们的成绩特别高厚旷阔包括了多数人,或整个时代的艺术和思想的 冲动,从此便在人中间披上神秘的光圈,使“诗人”两字无形中挂着崇高的色彩。 这样使一般努力于用韵文表现或描画人在自然万物相交错的情绪思想的,便被人的 成见看作夸大狂的旗帜需要同时代人的极冷酷的讥讪和不信任来扑灭它,以挽救人 类的尊严和健康。 我承认写诗是惨淡经营,孤立在人中挣扎的勾当,但是因为我知道太清楚 了。你在这上面单纯的信仰和诚恳的尝试,为同业者奋斗,卫护他们情感的愚诚, 称扬他们艺术的创造自己从未曾求过虚荣,我觉得你始终是很逍遥舒畅的。如你自 己所说“满头血水”你“仍不曾低头”,你自己相信“一点性灵还在那里挣扎”,“还 想在实际生活的重重压迫下透出一些声响来”。 简单的说,朋友,你这写诗的动机是坦白不由自主的,你写诗的态度是诚 实,勇敢,而倔强的。这在讨论你诗的时候,谁都先得明了的。 至于你诗的技巧问题,艺术上的造诣,在几乎没有一定的定义时代,转入 这讨论外形内容,以至于音节韵脚章句意象组织等艺术技巧问题的时期,即是根据 着对这方面努力尝试过的那一些诗,你的头两个诗集子就是供给这些讨论见解最多 材料的根据。外国的土话说“马总得放在马车的前面”,不是?没有一些尝试的成 绩放在那里,理论家是不能老在那里发一堆空头支票的,不是? 你自己一向不止在那里倔强的尝试用功,你还曾用尽你所有活泼的热心鼓 励别人尝试,鼓励“时代”起来尝试,──这种工作是最犯风头嫌疑的,也只有你 胆子大头皮硬顶得下来!我还记得你要印诗集子时我替你捏一把汗,老实说还替你 在有文采的老前辈中间难为情过,我也记得我初听到人家找你办晨副时我的焦急, 但你居然板起个脸抓起两把鼓锤子为文艺吹打开路乃至于扫地,铺鲜花,不顾旧势 力的非难,新势力的怀疑,你干你的事“事在人为,做了再说”那股子劲,以后别 处也还很少见。 现在你走了这些事渐渐在人的记忆中模糊下来,你的诗和文也散漫在各小 本集予里压在有极新鲜的封皮的新书后面,谁说起你来,不是麻麻糊糊的承认你是 过去中一个势力,就是拿能够挑剔看轻你的诗为本事(散文人家很少提到,或许“散 文家”没有诗人那么光荣不值得注意)朋友,这是没法子的事,我却一点不为此灰 心,因为我有我的信仰。 我认为我们这写诗的动机既如前边所说那么简单愚诚;因在某一时,或某 一刻敏锐的接触到生活上的锋芒,或偶然的触遇到理想峰巅上云彩星霞,不由得不 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 去追求超实际的真美,读诗者的反应一定有一大半也和我们这写诗的一样诚实天 真,仅想在我们句子中间由音乐性的愉悦,接触到一些生活的底蕴渗合着美丽的憧 憬;把我们的情绪给他们的情绪搭起一座浮桥,把我们的灵感,给他们生活添些新 鲜;把我们的痛苦伤心再揉成他们自己忧郁的安慰! 我们的作品会不会长存下去,也就看它们会不会活在那一些我们从不认识 的人,我们作品的读者,散在各时,各处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的,这种事 它自己有自己的定律,并不需要我们的关心的。你的诗据我所知道的,它们仍旧在 这里浮沉流落,你的影子也就浓淡参差的系在那些诗句中,另一端印在许多不相识 人的心里。朋友,你不要过于看轻这种间接的生存,许多热情的人他们会为着你的 存在,而加增了生的意识的。伤心的仅是那些你最亲热的朋友们和同兴趣的努力者, 你不在他们中间的事实,将要永远是个不能填补的空虚。 你走后大家就提议要为你设立一个“志摩奖金”来继续你鼓励人家努力诗 文的素志,勉强象征你那种对于文艺创造拥护的热心,使不及认得你的青年人永远 对你保存着亲热。如果这事你不觉到太寒伧不够热气,我希望你原谅你这些朋友们 的苦心,在冥冥之中笑着给我们勇气来做这一蠢诚的事吧。 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北平。 蛛 丝 和 梅 花 真真地就是那么两根蛛丝,由门框边轻轻地牵到一枝梅花上。就是那么两 根细丝,迎着太阳光发亮……再多了,那还像样么。一个摩登家庭如何能容蛛网在 光天白日里作怪,管它有多美丽,多玄妙,多细致,够你对着它联想到一切自然造 物的神工和不可思议处;这两根丝本来就该使人脸红,且在冬天够多特别!可是亮 亮的,细细的,倒有点像银,也有点像玻璃制的细丝,委实不算讨厌,尤其是它们 那么洒脱风雅,偏偏那样有意无意地斜着搭在梅花的枝梢上。 你向着那丝看,冬天的太阳照满了屋内,窗明几净,每朵含苞的,开透的, 半开的梅花在那里挺秀吐香,情绪不禁迷茫缥缈地充溢心胸,在那刹那的时间中振 荡。同蛛丝一样的细弱,和不必需,思想开始抛引出去;由过去牵到将来,意识的, 非意识的,由门框梅花牵出宇宙,浮云沧波踪迹不定。是人性,艺术,还是哲学, 你也无暇计较,你不能制止你情绪的充溢,思想的驰骋,蛛丝梅花竟然是瞬息可以 千里! 好比你是蜘蛛,你的周围也有你自织的蛛网,细致地牵引着天地,不怕多少次 风雨来吹断它,你不会停止了这生命上基本的活动。此刻……“一枝斜好,幽香不 知甚处,”…… 拿梅花来说吧,一串串丹红的结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最可爱,最可赏, 等半绽将开地错落在老技上时,你便会心跳!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索性残 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炉火都能成了一种温存的凄清。 记起了,也就是说到梅花,玉兰。初是有个朋友说起初恋时玉兰刚开完, 天气每天的暖,住在湖旁,每夜跑到湖边林子里走路,又静坐幽僻石上看隔岸灯火, 感到好像仅有如此虔诚的孤对一片泓碧寒星远市,才能把心里情绪抓紧了,放在最 可靠最纯净的一撮思想里,始不至亵渎了或是惊着那“寤寐思服”的人儿。那是极 年轻的男子初恋的情景,──对象渺茫高远,反而近求“自我的”郁结深浅──他 问起少女的情绪。 就在这里,忽记起梅花。一枝两枝,老枝细枝,横着,虬着,描着影子, 喷着细香;太阳淡淡金色地铺在地板上:四壁琳琅,书架上的书和书签都像在发出 言语;墙上小对联记不得是谁的集句;中条是东坡的诗。你敛住气,简直不敢喘息, 巅起脚,细小的身形嵌在书房中间,看残照当窗,花影摇曳,你像失落了什么,有 点迷惘。又像“怪东风着意相寻”,有点儿没主意!浪漫,极端的浪漫。“飞花满地 谁为扫?”你问,情绪风似地吹动,卷过,停留在惜花上面。再回头看看,花依旧 嫣然不语。“如此娉婷,谁人解看花意,”你更沉默,几乎热情地感到花的寂寞,开 始怜花,把同情统统诗意地交给了花心! 这不是初恋,是未恋,正自觉“解看花意”的时代。情绪的不同,不止是 男子和女子有分别,东方和西方也甚有差异。情绪即使根本相同,情绪的象征,情 绪所寄托,所栖止的事物却常常不同。水和星子同西方情绪的联系,早就成了习惯。 一颗星子在蓝天里闪,一流冷涧倾泄一片幽愁的平静,便激起他们诗情的波涌,心 里甜蜜地,热情地便唱着由那些鹅羽的笔锋散下来的“她的眼如同星子在暮天里 闪”,或是“明丽如同单独的那颗星,照着晚来的天”,或“多少次了,在一流碧水 旁边,忧愁倚下她低垂的脸” 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 此外年龄还有尺寸,一样是愁,却跃跃似喜,十六岁时的,微风零乱,不 颓废,不空虚,踮着理想的脚充满希望,东方和西方却一样。人老了脉脉烟雨,愁 吟或牢骚多折损诗的活泼。大家如香山,稼轩,东坡,放翁的白发华发,很少不梗 在诗里,至少是令人不快。话说远了,刚说是惜花,东方老少都免不了这嗜好,这 倒不论老的雪鬓曳杖,深闺里也就攒眉千度。 最叫人惜的花是海棠一类的“春红”,那样娇嫩明艳,开过了残红满地,太 招惹同情和伤感。但在西方即使也有我们同样的花,也还缺乏我们的廊庑庭院。有 了“庭院深缮缮几许”才有一种庭院里特有的情绪。如果李易安的“斜风细雨”底 下不是“重门须闭”也就不“萧条”得那样深沉可爱;李后主的“终日谁来”也一 样的别有寂寞滋味。看花更须庭院,常常锁在里面认识,不时还得有轩窗栏杆,给 你一点凭藉,虽然也用不着十二栏杆倚遍,那么慵弱无聊。 当然旧诗里伤愁太多:一首诗竟像一张美的证券,可以照着市价去兑现! 所以庭花,乱红,黄昏,寂寞太滥,时常失却诚实。西洋诗,恋爱总站在前头,或 是“忘掉”,或是“记起”,月是为爱,花也是为爱,只使全是真情,也未尝不太腻 味。就以两边好的来讲。拿他们的月光同我们的月色比,似乎是月色滋味深长得多。 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花“不是预备采下缀成花球,或花冠献给恋人的”,却是一 树一树绰约的,个性的,自己立在情人的地位上接受恋歌的。 所以未恋时的对象最自然的是花,不是因为花而起的感慨,──十六岁时 无所谓感慨,──仅是刚说过的自觉解花的情绪。寄托在那清丽无语的上边,你心 折它绝韵孤高,你为花动了感情,实说你同花恋爱,也未尝不可,──那惊讶狂喜 也不减于初恋。还有那凝望,那沉思…… 一根蛛丝!记忆也同一根蛛丝,搭在梅花上就由梅花枝上牵引出去,虽未 织成密网,这诗意的前后,也就是相隔十几年的情绪的联络。 午后的阳光仍然斜照,庭院阒然,离离疏影,房里窗棂和梅花依然伴和成 为图案,两根蛛丝在冬天还可以算为奇迹,你望着它看,真有点像银,也有点像玻 璃,偏偏那么斜挂在梅花的枝梢上。 二十五年新年漫记 (选自1936年2月2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太太客厅”及其他   我曾从某本书上看到一个也许不正确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治理中国的最大失误是一个不留地消灭了中国历代遗留下来的贵族。那天与斑竹斜茧饮茶时,两人恰好谈到贵族这个话题。民国时期那些文人才子大都出身世家望族,既有钱也有文化,个个学贯中西,家家佣人数名,出则马褂洋车,入则品茗小酌,工作时笔耕不辍,周末聚在一起海阔天空。我们认为,这些人就属于中国的贵族阶层。别看他们神聊一气,中国的文化不知不觉就在他们的神聊中进步着。中共建政后,贵族没有了,文化进程也就步履维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在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批“新贵族”,却是公子哥儿式的人物,他们拼命洗劫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且挥霍无度,只嫌洗钱不够,遑论发展文化?看来,“贵族”必也正名了。   在中世纪和近代的西欧,如英、法、荷等国,其贵族的情形也与中国民国时期差不多。记不清是哥德或叔本华,或是其他什么人了,自幼即随母亲参加许许多多上流社会的贵族沙龙,其文学细胞和兴趣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民国时期的贵族也是这样,林徽因北京家中的“太太客厅”就是个著名的贵族文艺沙龙。   布总胡同三号四合院,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北京的家。每逢周末,总会迎来一批文艺圈子中的好朋友,大家聚在客厅中海阔天空地神聊,因此,他们的客厅在当时北京很有名气,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太太客厅”——由此亦可知,在朋友们的眼光中,林徽因的比重比梁思成要大得多。座上客人中,主要有两类,一是爱慕林徽因的朋友,如罗辑学家金岳霖、诗人徐志摩、美国佬费正清(夫妇)、著名作家沈从文等,二是纯粹的文艺爱好者,如胡适博士、诗人梁宗岱、作家凌叔华夫妇、后来成为作家的萧乾等。林徽因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她聪明机智,性格开朗,往往能将冰冷的话题引致大家热烈的讨论。她自己也喜欢争论,对在座各位的新作指点江山。可能因为受宠的缘故吧,经常会有得理不饶人的言行,当然最后都是大家让她的多。有一次,因一首诗林徽因与梁宗岱争得面红耳赤,都离座站了起来,看到这个情形,第一次参加这个沙龙的小弟弟萧乾很担心,要沈从文劝架,沈摆摆手说:“在这儿吵,很正常,你不要管他们,让他们尽兴地吵,越热闹越好。”争吵的结果是梁大诗人哈哈大笑,大家也哈哈大笑,林徽因笑得最响,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这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气氛,在今天已经很少见到了。在北京上学时,我也看到过大批年轻的博士们在一起神侃的情景,但除了对时局发表一通各自的“高见”外,对学术文化很少谈及,有时干脆开展激烈的方城大战,散场时还得加上“他妈的,真没劲!”这不能怪他们,因为,当他们的生活还无着落之时,哪里还有心思讨论学问?   参加贵族沙龙应该有两个条件:一是大家都有这个文化素质,二是大家的物质生活无忧无虑,而且这两个条件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素质越高,其待遇也应该相应高些;待遇越高,其研究文化的条件也就越好。在民国时期,一个大学教授可以养活一家,生活条件可达到:一幢小洋楼,一辆汽车(或出入租洋包车,相当于现在的的士),几个仆人,孩子随意出国,购物买书随愿等等。反观我们现在的教授,其物质待遇是怎样的让人心惊?北大硕果仅存的张岱年老教授,他在一本书的序言中说,他住的是两间半房子(另半间与一同事共用),书堆得到处都是,家里一片狼藉。再如南开大学郑天挺教授,死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汽车及时送往医院,而那辆汽车则停在车棚等一位副校长出门。著名老学者尚且如此,青年教师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难怪张岱年、季羡林等要靠当“顾问”、“主编”来提高生活水平了,像钱锺书那样淡泊人生的人是毕竟是少数。   是否政府大方到给每位教授加薪十倍、百倍就能培养出一批贵族呢?回答是否定的,贵族的培养并非能一蹴而就,而是要花费几代人的努力,道理大家明白,不再裹这块布了。 *** 【文学视界编辑整理】                   林徽因与徐志摩   新龙门客栈burden (无尘道长), 1999.8.22   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林徽因”这三个字似乎因“徐志摩”这三个字而存在,而响亮。我是因为读徐志摩而认识林徽因,然后再因林徽因而认识梁思成的,相信很大部分读者也跟我一样。这样说来,梁思成的头上也就笼罩着某种悲剧色彩,让我产生些许同情。(事实上,作为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是1949年后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当代最著名的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就是由梁思成创办的。但因为他不搞文学,他的名字少为人知,这跟李四光不如钱锺书有名是一样的道理。)   徐志摩也出身望族,按现在的说法是资本家家庭。他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硖山镇巨富,经营银行,是有名的银行家。按照父亲的意愿,徐志摩应该子传父业,因此,到西方留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系。但不久他就觉得经济学与他无缘,他经常与文学家交往,渐渐荒疏了经济学,不久即辍学到欧美各国游历。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当即坠入爱河,且为后世文学史研究者们提供了更多一个研究课题。   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大哥哥辈的人物了。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在徐志摩发动多次猛烈攻势之后,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线最后决了堤,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徐申如听说儿子如此对待妻子,气愤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并停止供粮,且将银行业务及财产交由张幼仪主管。此后这位徐家大公子就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张幼仪的大哥叫张君劢,是民国初政坛风云人物,二哥张嘉敖则是当时政府中央银行总裁)林徽因就这样当了第三者,这一插足后果比较严重。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同意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浑忘了自己已经把掌上明珠许配了梁家大公子。   然而,林、徐好景不长,因为不久后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她只得随父亲归国,等徐志摩赶回国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还能做什么呢?但在遇到陆小曼之前徐一直怀念着林,且总是梁、林家里的常客。   梁、林到美国留学后经常有矛盾,激烈的时候,林就给国内的徐志摩写信,因为这样,徐志摩对林一直心存幻想。梁、林学成归国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后因林身体欠佳,曾在北京西山养病一段时间,梁未在身边。这一时期,徐经常去西山看望林。因为这样一段经历,后世研究者总以为徐、林之间的关系已经越过雷池了,然而谁也拿不出证据来。因此,徐、林的感情到底到了哪一步,至今恐怕是个悬案。不久,徐在北京的舞会上认识了有夫之妇陆小曼,徐再次插足并与陆结婚。徐婚后并不幸福,甚至很不幸福,又常向朋友倾诉,对象主要是胡适、林徽因和凌叔华等,直到1931年遇难身忘。林在1931年和1934年分别写过两篇纪念徐的文章,真情流露。   应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徐志摩,林徽因是不会搞文学的。还在伦敦刚相识之时,徐就经常写诗给林看,林的儿子梁从诫在《林徽因文集》中说到,林徽因曾对子女们亲口讲过,徐写过很多诗送给林,最有名的是《偶然》,但是,我们现在看《偶然》这首诗,怎么都不像是写给林的,因为徐对林的存在从来没有这么洒脱过。当然,如果没有徐的影响,林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也许要大得多,她兴趣大广,无论在哪方面都未能留下传世之作。 *** 【文学视界编辑整理】